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668807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栓治疗兼顾亚洲人种差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栓治疗 兼顾亚洲人种差异在心血管领域,指导患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一 直是医生们最头痛的事情,药用多了会出血,放弃用药则疾 病风险令人难以安心;现有的推荐药量大多是根据欧美人群 研究结果制定的,亚洲人种与他们的明显差异该如何考量; 还有纷繁复杂的个体差异等。为在这一片混沌中尽量作出合 理的临床决策,本文作者整理了近期针对亚洲人群进行的研 究得到的最新临床证据。因噎废食 亚洲放弃治疗更普遍 在西方国家,具有抗栓治疗适应症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普遍 接受抗栓治疗,而在亚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明显不足。日本的一项小样本注册研究显示, 年龄85岁的房颤患 者仅有 36% 进行了抗栓治疗,年龄 7

2、584 岁的房颤患者抗 栓治疗率也仅为 61% 。中国 2004 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仅 2.7% 的房颤患者在进行口服抗凝药治疗,即便现在,具 有适应症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亦不高于 10% 。 治疗不足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与欧美人群相比,亚洲人群房 颤患病率相对较低;其二是有证据显示亚洲人群抗栓过程中 出血风险可能更高,如亚洲人与高加索人相比,华法林相关 颅内出血风险分别为 1.75 100 人年和 0.34 100 人年。然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同为房颤患者,亚洲人群卒 中风险为欧美人群的 6 倍。可见, 就房颤而言, 我们的患者 少、用药风险高,但不用药风险更高。 与此类似

3、的是,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亚洲抗血小板药物应 用不足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同样是担心出血风险。 与欧美人群相比,亚洲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为常见。因而, 用药后两组人群胃肠道溃疡的风险具有显著差异。对此,减 小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是可选的方案之一,已有证据显示小 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 75mg 天 同 300mg 天相比,可降低 40% 出血风险;同 150mg 天 相比,可降低 30% 出血风险。然而,亚洲人群最佳阿司匹林 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应对房颤 低强度抗凝更为安全 对亚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替代华法林、 低强度抗凝是否更为合理一直存在争议。 两药对

4、比研究目前得到的初步结论是:阿司匹林在非瓣膜病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劣于华法林。一项日本的前瞻性、 随机、多中心研究入选 871 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随机分为 阿司匹林治疗组( 150200mg 天) 和不抗栓治疗。 该研究 因阿司匹林组优于不治疗组的可能性很低、严重出血风险却 有增加趋势而提前终止。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随机试验对 比了阿司匹林 150160mg 天与剂量调整的华法林 (INR2.03.0 )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平均随访 19 个月后, 同样证实阿司匹林组死亡或缺血性卒中显著增高。与此同时, 日本仍有 31% 的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抗栓, 另有国际性前 瞻性注册研究也得出了类

5、似结果。 近年,新型口服抗凝药陆续进入临床应用。新型抗凝药相关 卒中、体循环栓塞和出血风险在亚洲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与国 际研究结果一致。然而,新型抗凝药在亚洲人群应用中也存 在不足之处,尤其在未应用过华法林的患者。此外,新型抗 凝药昂贵的价格将成为其在很多资源有限的东方国家广泛 推广的重要障碍。支架置入后,多药联合未见更好 目前普遍认为,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 氯吡格雷) 是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指南也推荐, 对于低出血风险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双联抗血小 板药物需至少服用 12 个月。然而,双联抗血小板最佳的服 用时限和风险获益比目前尚不明确。韩国的一项研究入选

6、了 2701 名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患者, 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 12 个月并且无主要心脏不良事 件、脑血管事件和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 为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族和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跟踪两 年后发现,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长期 ( 12个月)双联抗 血小板无更多获益。西洛他唑在一些东亚国家一直被视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不 少学者认为,对血小板抵抗患者,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西 洛他唑可强化对血小板活性的抑制。支架术后三联抗血小板 与双联抗血小板相比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心脏性 死亡的风险。然而,近期发表的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 (CILON-T )6 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三

7、联与标准双联抗血小 板药物在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事件的发生率上 无显著差异。尽管离体试验证实三联抗血小板可显著降低血 小板活性,但在降低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中,三联 抗血小板并无额外获益。未来几年,亚洲国家正在进行的几项研究可能引起全球的广 泛关注。其中,日本一级预防计划( JPPP )最具希望。由 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这 项入选 14466 名患者的研究旨在评价 6085 岁高血压、脂 代谢紊乱或糖尿病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风险获 益比。其他研究也很值得期待,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在 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将解决重要的临床问题。 摘自健康报 马长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