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8794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黑泉镇永丰小学、实施背景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 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 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 了 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 各班级也建立了 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 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 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 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二)现实需要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 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 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

3、实力的必 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 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 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 现代化。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 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 服务和各类信息。2. 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 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3.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 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 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 展创造

4、相应的条件。(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 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 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教研活动。2. 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 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 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 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 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 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 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 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4.

5、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 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 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 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 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能力。3.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信息素养。四、工作过程(一)条件保障1. 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 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

6、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 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1. 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 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 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 和管理理念,培训结束回学校后组织教师参加进行信息技术普及 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设备使用与维护等。通过整体 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 了进一步的提高。2. 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教育能手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 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五、体会与思考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最好,只有 更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黑泉镇中心、小学将继续完善教 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更好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 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