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8749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4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目 录1 前言32 系统建设目标42.1 目标定位的原则42.2 系统总体目标53 系统建设原则54 系统总体设计74.1 技术设计依据74.2 系统技术路线74.2.1 操作系统74.2.2 GIS软件平台84.2.3 数据库平台104.2.4 系统运行环境104.3 系统实施方法124.3.1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124.3.2 协调关系,统一安排124.3.3 重视数据库建立工作124.3.4 标准化问题124.3.5 要具有长期规划134.3.6 数据结构的合理性134.4 系统总体设计134.4.1 系统运行模

2、式134.4.2 网络结构144.4.3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体系结构144.4.4 WebGIS构建154.5 用户界面设计175 数据结构设计175.1 数据来源175.1.1基础地形数据175.1.2管线数据175.2 数据的分层185.3 数据的编码185.4 数据库结构185.5 数据建库流程216系统功能226.1 数据输入226.2 地图管理236.3 管网数据管理266.4 管线设计更新326.5 管线综合分析396.6 地形管理466.7 服务器管理功能476.8 信息发布子系统481 前言管线是企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企事业

3、正常运转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化步伐的加快,单位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单位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也越来越庞大、密集;面对日益繁杂的地下综合管线,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机制和手段来进行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的地下综合管线进行探测,建立地形及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和严格执行动态更新机制是企事业单位对地下综合管线进行高效管理的唯一办法。近年来,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认识到必须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而彻底改变地下管网图形、属性及资料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一个集地下管线基础资料输入、编辑、管理、分析于一体,能快速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地下管线资料,并能实现

4、快速检索、管网分析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为地下管线的日常规划、设计施工、统计分析、发展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字化又是信息化的基础,伴随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管线的建设工程也越来越现实地走进企事业发展建设的日程中。通过建立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信息更新机制,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共享,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和对综合管线的管理要求,特编制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2 系统建设目标本项目集基础地形数据和地下管线及相关设施数据管理于一体,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5、工作之一,也是“数字管线”建设的基础。本项目建设不仅能提高企业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将为各部门提供基础、权威、及时和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满足各类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特别是能为专题数据信息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地理属性。在为企业提供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的同时,还能为领导各类科学决策提供支持。2.1 目标定位的原则我们认为在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时,应遵照下列原则:1) 功能:既是实用的,又有发展后劲;2) 技术:既是可行的,又有一定的超前;3) 时间:既能短期见效,又有中长期规划。功能上的实用、技术上可行和时间上短期见效,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即明确规定了系统建设的前期目标是:建成一个紧贴管理业务,

6、在技术条件、数据准备及投资规模等方面可行的,经过努力在短时间内能初见成效的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功能上有发展后劲、技术上有一定的超前和有中长期规划三者也是一脉相承的,即要求在建立管线信息系统平台时,应在基础平台选择、数据规范、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考虑和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之能随着前期目标的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的数据采集和建库工作,不断增加系统功能和扩大应用范围,使系统逐步演进成一个更高层次的信息管理系统。2.2 系统总体目标根据对地下管线管理的需求,以及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l 建立地下综合管线及设施数据库及基础地形

7、数据库,实现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l 建立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汇集地下综合管线及设施和基础地理信息,实现数据输入、数据编辑、属性查询、数据统计、综合分析、资料输出、管线管理、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l 实现管线及相关设施、基础地理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规划、建设及各有关部门提供服务,为管线规划、抢险、改扩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l 建立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使系统数据的更新维护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保证系统数据的现势性。3 系统建设原则运用国内外成熟、先进的GIS及计算机技术,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充分兼顾目前的使用需求及对未来发展的要求进行系统开发。系统建设还要遵

8、循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标准性、可靠性、开放性、扩展性等原则。1) 先进性系统采用先进的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Windows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以确保系统运行的高效率。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组件化技术,方便今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基于这些基础建立的系统,不仅保证在现阶段技术的领先地位,而且为今后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2) 实用性系统要以满足管线及相关设施管理需求为原则,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应采用成熟和高效的GIS技术,采用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一切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贴身定制,确保系统能够尽快地投入实际应用。系统界面设计友好、便捷,系统的各项操作简便、灵活

9、,使用方便。3) 标准性系统严格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开发和数据生产。系统建立按照统一的数据编码与规范,实现数据格式标准化。在信息的收集、处理、汇总和传递过程中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保证各层次之间形成高效规范的体系,确保对各种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利用,建立科学的平台数据采集与更新规范,最终达到与其它应用系统的资源共享。4) 开放性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提供多种数据格式间的转换接口,保证各层次之间形成高效规范的体系,确保对各种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利用,从而实现数据来源的多样化选择,系统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放在商用数据库中,并能进行空间海量数据的管理,最终达到与其它应用系统的资源

10、共享。5) 安全性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极为重要,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其查询、修改等操作必须经过相应的授权才能进行。系统的网络配置和用户权限管理要充分考虑各种数据与资料的保密与安全。在系统中专门定制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权限控制和数据访问控制。由系统管理员按照用户的管理需求,分配多种级别的权限,相应权限的用户,只能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实现数据的检索或维护操作。6) 可靠性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承担着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任务,所以要求系统必须安全可靠地运行。在系统操作时,将确保在意外故障或重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要做好数据入库的审核工作,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7) 扩展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具有扩充升级的余

11、地,保护以往的投资,能够适应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使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具有长期维护使用能力,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更加方便。考虑在用户的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之后,会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系统建设充分考虑扩展性,以满足发展的需要。4 系统总体设计4.1 技术设计依据(1) 1:500、1:1000、1:2000地形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4804-93)(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7929-87)(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2、规范(CJJ100-2004)(5) 国家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J271-200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9)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2003年3月3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19号令发布)(10)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1992年12月22日国家测绘局第5号令)(11) 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 第5号)(12)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6号)(13)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90号)4.2 系统技术路线4.2.1 操作系统 建设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考虑到系统专业服务的开展,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操作系统选型上,根据性能价格比和实际需求,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选用Microsoft的系列产品Microsoft Windows XP/2000/2003。4.2.2 GIS软件平台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是GIS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领域,建立这样的系统对于底层的GIS技术,有其特殊的要求,关键技术的优劣,关系到系统运行的效率、功能和可扩展性。不同的GIS软件平台有不同的特性和优势。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GIS软件朝着

14、实用化方向迅速发展。商品化的GIS软件已达一百多种。不同的GIS软件平台,对软、硬件配置要求不同,对使用及维护人员要求也不同,客户在选择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硬件资源,以及资金安排情况,选择相应的GIS软件平台,不一定选择大的GIS软件平台就能管理的更好,满足需要就可,要注重其实用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对综合管线管理的要求,我们将在SuperMap平台上为定制开发综合管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SuperMap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国产优秀GIS平台,是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集数字制图、空间分析、影像处理、数据库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它可对数字、

15、文字、地图、遥感图像、航片、GPS实时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一体化管理、综合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化表示。该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大型软件系统,能将传统的地图制图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数据分析软件功能汇集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从而为多源数据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本项目从数据生产、属性数据录入、图像处理、输出图集以及建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全过程都选用性能优良的SuperMap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平台,可以极大的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程序、降低了建库成本。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已有软件功能的基础上,为客户量身定制式的开发,使最终为客户配置的软件应用系统更具实用性。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保证客户使用的持续性。4.2.2.1 SuperMap平台的主要特点1) SuperMap支持空间数据库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数据管理方式,特别是其空间数据库引擎(SDE)支持空间拓扑,具有数据冗余小,检索快速的特点。2) SuperMap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 NT、WINDOWS 2000、W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