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8746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3分)A濠梁(ho)鲦鱼(tio) 嘉肴(ji)讲信修睦(m)B弗食(f) 鲲鹏(kn) 盗窃(qi) 教学相长(chng)C骈死(pin) 槽枥(l) 怒号(ho) 矜寡孤独(gun) D挂罥(jun) 突兀(w) 伐薪(xn) 选贤与能(y)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抟扶摇而上者(盘旋飞翔)请循其本(追溯) B虽有至道(道路) 不知其善也(好)C讲信修睦(培养) 才美不外见(同“现”) D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 系向

2、牛头充炭直(价钱)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3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兑命曰“学学半”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策之不以其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马之千里者”相同的一项是(A)(3分)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子之不知鱼之乐C大道之行也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安知我/不知鱼之乐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货/恶其弃于地也6默写。(6分)(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4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5)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7综合性学习。(8分)小明同学找到三则关于“诚信”的材料。【材料一】近日,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课老师苏湛发来的警示邮件:有22名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文章抄袭,相关选修课成绩被判为零分。邮件强调:“此分不可更改。”(节选自现代教育报2018年9月19日A3版)【材料二】_本报讯江苏省首批诚信示范街区名单近日公布,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榜上有名。昨日上午,记者走访夫子庙发现,带有“诚信”

4、元素的灯笼、剪纸、窗棂、中国结等宣传载体随处可见,与景区徽派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滚动晒出商家诚信经营“红黑榜”。大厅中,一部厚厚的夫子庙街区商户诚信经营档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本档案记录了商家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级、失信惩罚等情况,并且这些信息都可以上网查询。”秦淮风光带管委会综合处副处长王传瑞介绍,夫子庙景区能够创成省级诚信示范街区,得益于日常监管的强化、商户参与的广泛、景区环境的优化、志愿服务的覆盖等多措并举。(节选自南京日报2018年9月28日A4版,有删改)【材料三】(选自互联网)(1)为材料二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夫子庙景区入选江

5、苏首批诚信示范街区(要包含“主语”和“事件”)(2)仿照示例,按类别对材料一、材料三进行概括。(2分)材料一:治学之信(或:学术之信,考试之信)材料二:经商之信材料三:问诊之信(或:求医之信,看病之信) (3)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至少写出两点)(4分)示例:个人方面,诚信缺失会影响个人声誉,影响成绩、学业,还会影响个人就诊看病;社会方面,诚信缺失的商家会遭受惩罚,诚信缺失会破坏风气。(源自材料并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理解(40分)(一)(8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

6、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请赏析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的表达效果。(3分)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对作者茅屋的破坏,并为下面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惨状蓄足情势。9发挥联想和想象,将下面诗句的内容用散文体语句记叙或描写出来。(3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7、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提示:这几句诗写作者年老体衰,眼见着茅草被顽童抱去无法收回的无可奈何之态。可抓住诗人当时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即可。10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2分)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二)(9分)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

8、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2)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尚且想跟平常的马等同(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13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2分)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14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吗

9、?请谈谈理由。(3分)示例一:不同意。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主动展示才能,并不断完善自己。示例二:同意。如果“伯乐”没有慧眼,“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三)(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10、(味美)(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思)(3)非问无以广识(增加)(4)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可能)16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教/然后知困(2)君子之学/必好问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18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甲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乙文论述了问与学的关系。甲文对你的学习的启发是:实践出真知(或教与学互相促进)。乙文的启发是: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参考译文】(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

11、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还怎么解决呢?(四)(11分)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12、。”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无主后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注】脔(lun):切割成小块。穴舟窒袽(r):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蹙(c):逼近。主后:此处指继承人。去一锸(ch):挖走一锹土。几希:很少。醢(hi):将人

13、剁成肉酱的酷刑。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2分)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解析】寇,侵犯。2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化 人 坛 四 面 皆 水 断 前 后 两 桥 则 死 地 矣 盍 诱 倭 入?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2)仓卒之际,救死不暇

14、,乃欲全桑梓之乡。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22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2分)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三、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管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要有信心和勇气,我们会在广阔的天空下奔跑,在浩瀚的大海中遨游;无论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不要颓丧和放弃,我们会创造美好的未来,谱写辉煌的人生。请以“永远在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成长、奋斗、收获、快乐、希望等;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