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6874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机依靠调查汇报总结 一)导言:调查目标: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靠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调查意义: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大家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效的不停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靠程度逐年攀升,为何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全部比较高的群体,为何仍然会出现“手机依靠症”这一社会逐步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她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经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靠症的发生现实状况及其不良影响,为以后开展对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加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多种

2、问题的原因,达成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主动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标。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是什么造成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靠性;手机依靠性的影响;怎样降低对手机的依靠性。调查人员:xxx(二)问卷调查方法1.文件回顾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所以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一样时期有关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件资料和相关汇报。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一

3、般百姓的日常物。伴随手机的普及,有关手机的研究也逐步兴起。为了能吸引消费者,我国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置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家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伴随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步提升,大家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具体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不过,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发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略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新世纪至今,

4、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输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2.研究假设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靠性。基础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觉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很高;其次是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手机含有依靠性。3.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小组自主设计问卷,一部分印发400分问卷给各院各级同学,另一部分将其上传至问卷调查网站,搜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4.样本及抽样以我校和周围大学拥有手机的同学作为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终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经微机处理分析和网上数据统计得出调查结果。(三)调查和分析1.有关“手机依靠症”“手机依靠症”能够说是一个对手机产生病理性

5、依靠的综合症,因为某种原因过渡用手机而造成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标准关键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时,常常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会感觉到焦虑,担心,必需要找到自己的手机。即使现在,我国外尚无手机使用时长的科学标准,但通常认为,过分频繁地使用手机,如天天发短信或打电话10次或娱乐超出5小时以上即是使用时间过长。2.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5张,回收率89%。从问卷情况上看,我们能够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靠性较重。如问卷第8题,假如离开手机,%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

6、%选了一天,过半的人对手机严重依靠,假如忘记了拿手机,%的人感到焦虑不安,%的人感到不适应,心理上这已经影响到她们的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到她们的行为,手机成了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们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了就魂不守舍。(四)讨论和小结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靠的原因主观原因: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伴随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家的消费不但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个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依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个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

7、迷。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经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觉对手机依程度和自制能力反相关。大学和其它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分。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因此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以上全部是内因,外因也有两点:第一是对外的诱惑。不但包含大学中玩手机的气氛的影响,手机本身功效不停完善愈加丰富。大学里课程少,大家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电子技术的优秀性。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大学生易于接收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手机娱乐功效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大学生是处于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8、。“蚁族”、“蜗居”这些全部成为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的难题。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加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际间的沟通经过手机来完成,手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的人际直接沟通。或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经过游戏聊天来排遣。2、手机的过分依靠造成的影响“手机依靠”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1)大学生消费观造成了偏差,盲目从众,用手机在虚拟世界排遣无聊和空虚这些全部值得我们深思。(2)不利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会对皮肤有刺激。手机辐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可能少使用手机,降低手机

9、辐射对身体的伤害。(3)相比生理健康影响,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部分对手机依靠性严重的人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假如没带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它事情。当长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常常担心手机没电,会出现幻听。焦躁不安、抑郁、脾气会变得急躁长时间没精神等。3、处理对策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手机的依靠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针对手机依性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提议:大学生本身:(1)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素质和认知水平,充实社会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保持主动乐观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2)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多参与主动的课外活动来不停充实自己加

10、强和人的直接交流,增强自信心。学校及社会方面:(1)加强“手机依靠危害”的宣传教育。对其有相关依靠性的学生较强心理教导工作。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克服对手机的依靠心理。(2)营造良好校园气氛,创立校园文化。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主动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多种趣味活动,以展现大学生团体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其课余生活。4.小结:大学生是含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群体,应该理性思索、主动调整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制订使用手机计划,同时多和人沟通,学习和娱乐结合、拓宽视野,做到全方面发展自己。在问卷的派发和回收、整理的过程中,同时也发觉了部分有待改善的不足之处,下面是我们小组对这次调查的失误总结和反馈。1、题目不够创新,不能够很好的更深入剖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靠性;2、题目标排序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部分题目标选项中有关范围的划分较狭隘,轻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结果出现;3、被调查者的年纪、及年级跨度没有一个较显著的区分,因为组内人力资源、信息等有限,造成被调查者相对集中在大一这一个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