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668735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7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疾控系统岗位大练兵试题第一章 传染病控制与应急处理一、简答题: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的规定什么?是指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定期的追踪调查,以获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过程。2、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1)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如:麻疹、白喉(2)消化道:水、食物、苍蝇。如:伤寒、痢疾(3)接触传播。如:狂犬病、痢疾(4)虫媒传播。如:疟疾、斑疹伤害(5)血液、体液、血制品。如:乙肝、艾滋病(6)土壤:如破伤风、炭疽3、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定义?(1)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

2、,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2)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所占的病例。4、在日常审核、浏览中发现本辖区传染病出现异常波动、聚集性暴发、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等,应如何处理?日常审核、浏览中发现本辖区传染病出现异常波动、聚集性暴发的情况时,要及时与下级进行电话核实,如情况属实的话,要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中心领导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事件在行政部门的要求下进行网络报告,并及时上传进程和结案报告。发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等,经核实,要在2个小时内通知相关科室、中心领导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事件级别有哪

3、几级?未分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6、艾滋病专报系统报告卡审核(1)审核内容审核内容为确认符合报告标准,剔除误报、重报信息,信息的逻辑性核对,应特别注意是否符合报告标准或重报,还应注意参照附卡中 “接触史”的内容来审核“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判断是否正确。(2)审核之前是否查重在审核艾滋病病人的报告卡前,应先查重,尤其是发现直报用户标明的由已报告过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审核前必须查重。(3)如果需要查重,查重的时间、删除重卡的原则、操作单位。每个工作日对辖区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一次查重。删除的原则是“先报保留、补全资料、删除后报”。报告地以及现住址所在县CDC及其上级地区、省、国家可以删除

4、辖区内的重卡。7、改造后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1)抗病毒治疗表格有哪几类?成人抗病毒治疗病人管理系统:基本情况及用药表、治疗随访及用药表、治疗情况附加表。儿童抗病毒治疗病人管理系统:儿童基本情况及用药表、儿童治疗随访及用药表、儿童治疗情况附加表。(2)哪些表格需上报服务器端?除治疗情况附加表外,均需上报服务器端。(3)这些表格的填写时间?基本情况及用药表在病人启动抗病毒治疗时填写,每个成人和儿童病人在各自数据库中只能有一张基本情况及用药表,儿童病人由于年满15周岁转入成人治疗时,需填写成人基本情况及用药表。治疗随访及用药表按病人每次实际随访领药频次填写。对于治疗12个月的病人,当年随访领

5、药次数不得少于7次,对于治疗12个月以上的病人每年随访领药次数不得少于4次。且在病人发生死亡、转诊、停药、换药均需填写此表。(4)外地转入本地的治疗病人的治疗表格应如何填写:转入病人不填写基本情况及用药表,直接填写治疗随访及用药表。8、2009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防控人员,你在对患者进行流调和采样时应该采取几级防护,并简要叙述穿脱防护服的顺序:二级防护穿戴顺序:步骤1:戴帽子。步骤2:戴口罩。步骤3:穿防护服。步骤4:穿上鞋套和胶鞋。步骤5: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步骤6:穿上隔离衣,戴上隔离帽。步骤7:戴上防护眼镜。脱装顺序:步骤1:摘下防护镜

6、,放入消毒液中。步骤2:解隔离帽,脱隔离衣。步骤3:解防护服的同时摘掉手套、脱掉鞋套或胶鞋。(防护服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4: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步骤6:洗手、消毒。9、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定义、报告?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

7、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0、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师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

8、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11、流感样病例的定义、采样对象?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据。发病3日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12、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监测报告要求?(1)1周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同一人群聚集性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现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急性发

9、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后,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农村地区也可先向当地乡镇卫生院报告。(2)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初步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标本采集数量能够满足疫情的实验室诊断需要即可。一般情况下,病例数在20例病例的标本。20例同一起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均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3)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单位、每起事件确诊病例数和临床诊断病例数等。暴发疫情指1周内,在同一乡镇(街道)

10、、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校)发现10例及以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暴发疫情按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13、0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哪几个生物型?分为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14、霍乱监测点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监测内容是腹泻病人、重点人群、外环境、食品15、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什么原则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依据属地管理的原则。16、WHO 和HIV临床分为哪几期?分为临床期:无症状期,临床期:轻度疾病期,临床期:中度疾病期,临床:严重疾病期。

11、17、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可以从那几个方面确定?可从病毒学失败、免疫学失败、临床失败三个方面进行确定。18、法定传染病分哪几类,哪三类,各包括几种疾病?2008年5月2日和2009年4月30日分别新增什么疾病为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分三类,甲类2种疾病,乙类26种,丙类11种,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19、甲类传染病有几种?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什么?发现传染病如何报告?甲类传染病有2中,为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非典、禽流感、脊炎、肺炭疽;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12、及病原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审核。20、法定传染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有哪些?责任报告单位中责任疫情报告人有哪些?法定传染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责任报告单位中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21、死因报告系统中,县医疗机构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如何报告?县(区)级疾控中心死因报告管理人员的审核时限是什么?死因报告系统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于7日内完成对死亡卡片的网络报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30

13、天内完成网络报告;县(区)级疾控中心死因报告管理人员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22、死因报告系统中有副卡信息的是什么?死因报告系统中副卡信息是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23、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死因报告的对象是什么?医院内所有死亡病例24、目前卫生部明文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是什么?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二、案例分析案例1:2005年11月1日9:19分,某县CDC接到人民医院电话报告:人民医院收治一例住院肺炎病人发生死亡,因该病例病情进展很快,病因不明,请求调查。问题1、如果当时是您接到该报告,您觉得还应该通过电话向医院了解哪些情况?(1)为什么这个死亡病例会引起医院的重视?(2

14、)该死亡病例有哪些特别之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影像学等)(3)是否符合卫生部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之病例定义?(4)该病例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现住址等(5)该病例的病程和主要临床特征?(6)该医院有无收住其他类似病例?(7)医护人员中有无类似病例出现?问题2、电话了解进一步情况:该死亡病例是在该医院因“肺炎”住院治疗患者(病例A)的母亲,10月27日,病例A入住该医院,其母亲(病例B)一直在医院陪护;10月29日,病例B出现发热、全身疼痛,伴有咳嗽、咳痰少,临床症状与其子病例A相似。病例B当天在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病情无明显改善;10月31日,病例B症状加重,入住县人民医院

15、治疗,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2.急性肺水肿;3.急性胃炎;11月1日凌晨1:00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于凌晨1:40时死亡。临床诊断死亡原因:急性肺水肿(肺水肿原因不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问题: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其基本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该死亡病例B1.病情进展迅速2.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3.聚集性?病例B与病例A临床表现相似,可能为同一种疾病4.传染性?(1)可能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2)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可能有感染发病存在救治病例A和病例B的医护人员家庭等其他密切接触者5.政府、社会民众可能会高度关注问题3、应该派调查组前往医院调查吗?如果要前往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好哪些调查准备?1.应该前往调查2.调查目的主要是:明确是否有传染性?是否有SARS、人禽流感可能?疫情发生的规模有多大?3.调查准备(1)调查表格:可以直接使用SARS个案调查表或进行改编。(2)防护用品:肺部感染、病情凶险、可能有呼吸道传染性,应采用2级防护(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穿鞋套)。(3)采样设备、相应的采样试剂:鼻咽拭子、痰液、血液、尿液、大便;密闭的包装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