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轻重大班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668704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轻重大班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轻重大班教案 比拟轻重大班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列是精心整理的比拟轻重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忙到大家。比拟轻重大班教案1教学目的:能够感知和辨别物体的轻重,会适当运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特点。教学准备:1、大小不同的沙包,天平。2、脸盆几个,同样大小的木块几个,不同重量的小物品几个。3、铅笔和彩笔。教学过程:1、分组活动1)掂沙包。请幼儿任取一个沙包,然后互相掂量、比拟、说说谁的沙包重,谁的沙包轻。2)请幼儿互相抱一抱,说出谁重谁轻。2、游戏:“猜轻重。1)教师选择教室内的任何两件小物品,让幼儿用目测和用

2、手掂量的办法判断轻重。2)教室可用天平确定每次幼儿的判断是否正确。3、分组活动,让幼儿用天平比拟教室内一些小物品的轻重。4、集体谈话:还有那些办法可以辨别物体的轻重5、小实验:那个木块上的东西重1)让幼儿往浮在同一个脸盆中的两个木块上分别放不同的小物品,并根据木块的沉浮情况判断哪个木块上的东西重,并想想为什么。2)教师讲解利用船体的沉浮判断物体轻重的简单办法:船体深,船上的东西越重。还可以给幼儿讲“曹冲称象的故事。6、指导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请幼儿给轻重不同的物体画上标记。7、户外游戏:跷跷板1)幼儿自由玩跷跷板,引导幼儿发现跷跷板的原理。2)请23个体重相差比拟大的幼儿,让他们通过跷跷板两两

3、比拟,找出最重的和最轻的,使幼儿明白轻重是相对的。3)让幼儿想想怎样玩跷跷板才好玩比拟轻重大班教案2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比照、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拟,。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办法学习比拟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办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开展感知与判断能力。活动目标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办法比拟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叙述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拟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

4、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自然估量的办法比拟物体的重量。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叙述物体的轻重。活动准备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办法比拟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办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2

5、.多种材料的探索。引导幼儿充沛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拟物体的轻重。(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2)比拟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3)比拟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5)比拟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拟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3.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发明性思维。(1)先比拟、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

6、体轻重。教师引导幼儿比拟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拟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发明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拟,为幼儿探索比拟发明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教学反思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开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

7、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比照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拟,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发明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的过程中,比拟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拟物体轻重的乐趣。小百科:轻重,指重量的大小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语出?左传比拟轻重大班教案3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拟轻重的办法,并初步学会记录。2、培养幼儿的察看能力、动手能力。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4、了解多

8、与少的相对性。活动准备: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请小朋友想方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办法。教师小结:“刚刚这办法叫惦一惦。2、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办法比出它们的轻重。教师:“你们用什么办法分出它的轻重?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办法比拟物体的轻重。3、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要想准确

9、比拟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办法。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察看,哪边重,哪边轻。师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4、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活动比拟两种物体轻重。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5、教师出示三种水果:“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学习词语:不轻不重6、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拟三种物体的轻重。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

10、幼儿的开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比照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拟,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发明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的过程中,比拟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拟物体轻重的乐趣。比拟轻重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1认识天平,学习使用天平,用科学的办法测量物体的轻重。2学习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或四个物体排序,感知理解序列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

11、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比拟的物品假设干对活动过程:一、请幼儿选择3种或4种瓜果,运用已有经验比拟轻重。1这些瓜果一样重吗?怎么区分轻重?2引导幼儿用手分别去掂各个瓜果的份量,然后再记录表用手掂一栏中,按物体的轻重用数字进行排列。引导幼儿知道物品的轻重是相对的,学习尝试按物体的轻重给三个物体排序二、教师设疑:有的瓜轻重差异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来,怎么办?出示两个重量相近的瓜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瓜哪个重,哪个轻呢?三、认识并使用测量工具天平。1介绍天平的使用办法准星必须居中,物品应轻拿轻放和利用天平

12、判断物体轻重的办法哪边翘起哪边物品就轻,哪边下沉哪边物品就重。2猜测:这两个瓜哪个轻?哪个重?3用天平测量验证这两个瓜谁轻谁重,初步学习使用天平的办法。4用天平测量验证前一环节中用手掂排序三个物体重量的准确性。四、游戏猜猜谁轻谁重。出示大小相差不多的瓜果,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瓜的实物引出,请幼儿先用自己的方式想出比拟的办法,通过用眼睛看、天平秤、用秤重量的办法和用生活经验脑子想等方式进行,教师在引导中要多用扩展性的话题引到,到后面有些幼儿又想出了用纸沉下去的程度来进行比拟,方式多变,但有时教师在活动还欠缺,喜欢重复幼儿的话语,需要不断反思。【比拟轻重大班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