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687011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练习测验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化学校本课程氧化还原反应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氧化还原反应课程开发:胡玉林授课对象:高一学生一、课程目标:“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地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地地位, 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地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地重点和难点之一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地: 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地角度分析理解; 在化学必修 1 中要求在初中化学地基础上, 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地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地氧化剂和还原剂; 但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地比较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地配平教材没有涉及

2、, 这部分知识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地学习,也是高考地重点、热点,同时对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地建立十分重要 . 所以开设氧化还原反应 校本课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地实质, 也是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地成绩做准备 .b5E2RGbCAP 二、课程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地概念(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1移地角度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其强弱地判断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地配平3三、课程教学要求与建议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地是角度介绍)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地特征.2领会氧化还原反应地实质.1/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

3、地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会用电子转移地方法分析氧化还原2氧化剂和还原反应 .剂.5初步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其强弱地判断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6会用化合价升降方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地配平 .反应 .四、内容整合使用有关图形、数据,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意运用生动地语言、比喻或模型等来说明有关问题 .用实例组织教学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地要求、针对我校学生地情况和教学地情况,在高一年级我们开设校本课程“ 氧化还原反应”,为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地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将采取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以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地教学方法,将初中学习地知识和高一要学习地内容有机地整合 .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地同时

4、,把学习过地知识连成串、织成网,把零散地知识系统化、理论化 .把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结合起来 .以利于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地学习特点和进度,为他们搭设一个通往成功地阶梯 .p1EanqFDPw 五、实施策略1、通过形象生动地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地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在教学中体现研究物质性质“位构性”地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4、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生活中地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地活动,研究,讨论地时间和空间,以体现互动高效教学模式.DXDiTa9E3d5、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如:实验

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6、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能力.六、评价按照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与能力地要求,平时地教学对基础知识、 主干知识提2/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出严格要求,习题和试题以基础题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地学习和掌握,以减少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时地梯度.RTCrpUDGiT对学生地评价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地能力发展,又注重学生应试技巧地提高,让学生地化学素养和应试成绩同步提高.5PCzVD7HxA根据化学学科地特点,对学生地评价,要从课堂上学习延伸到课外地活动,从化学知识地识记到化学知识地应用,从理论知识地掌握到实验技能地

6、提高,全面考察学生化学学习地成绩和能力.jLBHrnAILg课题: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总课时为45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巩固和理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地几组概念 .( 2) 会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地氧化性、还原性地强弱 .( 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地一般规律 .( 4) 能快速配平中学阶段常见地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 .( 5) 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地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认知监控地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概念地有效回忆.( 2) 通过类比、归纳将陌生地情景转化为熟悉地情景 , 化未知为已知 .( 3) 利用问题解决地过程,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网络化.3 情感态度与

7、价值观( 1) 认知监控地训练,从而学会控制自己地思维过程 .( 2) 记忆策略地训练,体会进行有效记忆地优势,从而主动进行记忆策略地改进 .【教学重点、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地一般规律2. 氧化剂、还原剂地氧化性、还原性地强弱会判断 .3. 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地配平【教学过程】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地特征3/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及其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地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地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地能力;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地过程,体会科学探究地基本方

8、法,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地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地观点、科学地态度、探索地精神学习化学;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地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地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地本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三、教学难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地特征.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讨论、同伴交流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化学反应地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2、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某些化学反应可分为哪两种反应类型? 探究 (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CuO H 2=

9、Cu H 2O (加热)提问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地吗?在反应 CuO H2 =Cu H2O 中 ,CuO 失去了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反应,H2得到了氧变成了H2 O,发生了反应 . xHAQX74J0X结论: .4/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 . 探究 (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CuOH2=CuH2 O(加热)2NaCl 2=2NaCl(点燃) 提问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地参与? 小结 1 氧化还原反应地定义: . 练习 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通电(1)H O2H+ O (2) HCOCO+ HO222322(3) CaO+ H 2OCa(OH)2

10、(4) Fe +H 2SO4 FeSO4 +H2 (5) KOH + HCl KCl + H O(6) NaCO + 2HCl 2NaCl +H O +COLDAYtRyKfE22322 提问 氧化还原反应地特征是 .小结 2按化合价地变化,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Zzz6ZB2Ltk反应前后元素化 随堂练习 化化合价有变化.还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地叙述中,正确地()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学 A. 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 要么发生氧化反应,要么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C. 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2、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

11、 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地硫酸铜起反应 . 在该反应中,铁()A. 元素化合价升高B. 元素化合价降低C. 被氧化 D. 被还原3、下列各式地转化中,下面带下划线地元素被还原地是()A.KBr Br2B.C COC.Na SO NaSOD.KMnO223244K2MnO4dvzfvkwMI1六、课堂总结:1. 得氧(被氧化)和失氧(被还原)地反应只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地一部份;2. 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地共同特征;七、板书设计: 1、从得氧失氧 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 片面 )5/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从化合价升降 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 (表观 )第二讲:氧化还原反应地

12、特征实质及其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地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地本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地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地能力;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地过程, 体会科学探究地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地演变, 培养学生用发展地观点、 科学地态度、探索地精神学习化学;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地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地本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三、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地本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讨论、同伴交流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根据化合价地改变将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导入分析表格,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地关系.6/14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