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686718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正截面受弯构件一一适筋梁的受弯破坏试验设计。2 .试验目的: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加深对混凝土基本构建受力性能的理解。更直观的了解适筋梁受弯破坏形态及裂缝发展情况。验证适筋梁破坏过程中的平截面假定。对比实验值与计算理论值,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原理。3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 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 b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 b时,为适筋梁;当b时,为超筋梁。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q按下式计算:0.80.0033Esifc在设计时,如果考虑配筋率,则需要确保b bfy其中在进行受弯试件梁设计时,fy、Es分别取混凝土结构设计

2、规范规定的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进行受弯试件梁加载设计时,fy、Es分别取钢筋试件试验得到钢筋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少筋破坏,需要控制梁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适筋构件的最小配筋率min ,其中min可按下式计算:min 0.45; fy(2)试件的主要参数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XhXl=180X250X2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400箍筋的种类:HPB300(纯弯段无箍筋);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综上所述,试件的配筋情况见图 3和表1 :n图3梁受 弯实验试 件配筋H3;,8000)600 d.800E_F42

3、200.试件 编号试件特征配筋情况预估向载P (kN)PcrPyPuMLA适筋梁4 b162 10850(2)说明:预估荷载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未计 试件梁和分配梁的自重。4 .试验装置:图1为本方案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 加载设备为千斤顶。采用两 点集中力加载,以便于在跨中形成纯弯段。并且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 分 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梁受弯性能试验中,采用三分点加载方案,取L 2200mm, a 100mm, b 700mm ?c 600mm 0图为加载简图,此时千斤顶加力为P,经过分配梁后,可视为两个大小为P/2的 集中荷载分别

4、作用于图示位置。图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由此图可知,纯弯段的弯矩最大,M 0.35p .图为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1一试验梁;2滚动钱支座;3固定钱支座;4一支墩;5分配梁滚动钱支座;6分配梁滚动钱支座;7一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图1梁受弯试验装置图千斤顶;(a)加载简图(kN,mm )(b)弯矩图(kN?mm)(c)剪力图(kN?mm)图2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内力简图5 .加载方式:(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梁受弯试验采取单调分级加载,每次加载时间间隔为15分钟。在正式加载前,为检查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常,需要预加载,预加载所用的荷载是分级荷载的前 两级。具体加载过程为:在加

5、载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前,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开裂荷载计算值得 20% 达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 5%;当试件开裂后,每级荷载值取10%的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级距;当加载达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后,按跨中位移控制加载,加载的级距为钢筋屈服 工况对应的跨中位移;加载到临近破坏前,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至破坏。(2)开裂荷载实测值确定方法:对于本次试验,采用放大镜观测法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 具体过程:用放大倍率 不低于四倍的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 当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 一级荷载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 应取本级

6、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次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3)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对梁试件进行受弯承载力试验时,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记即可认为该结构构件已经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即可停止加载:受拉主钢筋拉断;受拉主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挠度达到跨度的1/30;受压区混凝土压坏。6 .试验测量内容、方法和测点仪表布置:混凝土平均应变在梁跨中一侧面布置 5个位移计,位移计间距 50mm,标距为150mm,以量测梁侧表面混凝土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分布规律,测点布置见图4。图4梁受弯试验混凝土平均应变测点布置在

7、试件纵向受拉钢筋中部粘贴电阻应变片,以量测加载过程中钢筋的应力变化, 测点布置见图5。则的叵变小电子料而外加)图5纵筋应变片布置把肥近变片能的向史K416(3)挠度对受弯构件的挠度测点应布置在构件跨中或挠度最大的部位截面的中轴线上,如图6所示。在试验加载前,应在没有外荷载的条件下测读仪表的初始读数。 试验 时在每级荷载下,应在规定的荷载持续试件结束时量测构件的变形。结构构件各 部位测点的测度程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宜保持一致,各测点问读数时间间隔不宜 过长。图6梁受弯试验挠度测点布置(4)裂缝试验前将梁两侧面用石灰浆刷白,并绘制 50mm x 50mm的网格。试验时借助放 大镜用肉眼查找裂缝。构件

8、开裂后立即对裂缝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用读数放大镜及钢直尺等工具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长度及裂缝间距, 并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手工绘制裂缝展开图,裂缝宽度的测量位置为构件的侧面 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最大裂缝宽度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15min结束时进行量测。7 .理论极限荷载计算书由所选材料性能可知 2fyk 400N /mm2fy 360N/mm2fyv 270N / mm2fck 23.4N / mm2fc 16.7N/mm2ftk 2.20N / mm2ft 1.57N/mm2min0.45f fy1.57q0.45 1.96 10 33600.8F0.0033Es

9、b 5 0.523 fy1 16.7 0.024 360h0dh c - 250225 8 217mm所以,当所配纵筋为3j?14时,钢筋面积As=804mm2;A0.021 bhb此时min所以该梁为适筋梁(2)试件加载估算 开裂弯矩估算Es 2.06 105E - 46.540Ec 3.15 1042 eAs 2 6.54 804bh180 2500.234 _.2Mcr 0.292(1 2.5 A)ftkbh0.292 1 2.5 0.234 2.20 180 250211.455kN ?m屈服弯矩估算作为估算,可以假定钢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的应力为线性分布,因此有:My fyAs(h0

10、%/3) 0.9Mu极限弯矩估算fykA400 8041 fckbhg0.3501 23.4 180 218Mu 1kfckbh。2 (1 0.5 )1 23.4 180 2172 0.350 1 0.50.35057.270kN m% MCL 11.455 kN=32.729kN0.350.35PuMu0.3557.270- kN 163.629kN 0.35Py 0.9PU147.266kN抗剪验算梁中箍筋采用上述配置,及 850 2此时梁的抗剪能力如下:h0700 c - 3.2217Q 3=3Asv2 82mm22100.53mmAsvbh0100.53180 2172.57103mi

11、n 0.24ftf yv31.43 10 3Vu,max0.25 cfcbh00.251.0 16.7 180 217N 163.075kN1.75ftbh0fyv5-he144.6kNQVu.max YuVu144.6kN此时 巳 2 Vu 289.2kN因为PcuPu ,所以该梁出现正截面破坏,符合要求。2 .斜截面受剪构件一一无腹筋梁斜拉受剪破坏试验设计。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形态取决于剪跨比人的大小,大致有斜拉破坏、1TD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主要破坏形态。图1画出了两个对称荷载作用下,入=2、1、时的主1 .拉应力迹线(虚线)和主压应力迹线(实线)。由图可见,当人

12、=时,在集中荷载与支座反力2间形成比较陡的主压应力迹线,又由于这时主压应力值比较大,所以破坏主要是由于主压应力产生,称为斜压破坏。当人 =12时,主压应力迹线与梁纵轴线的交角接近或小于45。,并且主压应力值与主拉应力值两者相差不很大,因此,破坏形态也就不同。试验研究表明,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 斜拉破坏:当剪跨比人 3时,发生斜拉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斜裂缝一旦出现就迅速延伸到集 中荷载作用点处,使梁沿斜向拉裂成两部分而突然破坏,破坏面整齐、无压碎痕迹,破坏荷载等于或略高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斜拉破坏时由于拉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拉应变而产生的,破坏很突然,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剪

13、压破坏:当剪跨比 1入 3时,发生剪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弯剪斜裂缝出现后,荷载仍 可以有较大的增长。随荷载的增大,陆续出现其它弯剪斜裂缝,其中将形成一条主要的些裂缝, 称为临界斜裂缝。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临界斜裂缝上端剩余截面逐渐缩小,最后临界斜裂缝上端集中于荷载作用点附近, 混凝土被压碎而造成破坏。剪压破坏主要是由于剩余截面上的混凝土在剪应力、水平压应力以及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竖向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虽然破坏时没有像斜拉破坏时那样突然,但也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与斜拉破坏相比,剪压破坏的承载力要高。斜压破坏:当剪跨比人很小(一般人hH = 124M20899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12纵向钢筋:又t称配筋 4箍筋:6100 (2)纵向钢筋混凝土彳护层厚度:15mm试件的配筋情况(如下页图所示)中4双向钢丝网2片,尺寸170x903 力8503 中 8506J)_ 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