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68381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四期怀远涡左堤第 2 标段锥探灌浆现场试验方案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怀远涡左堤第 2 标段项目部二00七年一月三日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四期怀远涡左堤第2标段锥探灌浆现场试验方案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四期怀远涡左堤第 2标段锥探灌浆现场试验方案、试验目的根据堤防锥探灌浆规范要求,采用全液压锥探机成孔、联合搅拌机灌浆,通过试验 得出最佳施工参数(最优初灌及复灌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泥浆的水土比、最优孔口灌 浆压力、灌浆时间、最佳复灌间隔时间、最佳复灌次数及灌浆量等),有效地指导施工, 从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全液压锥探机锥探造孔,联合泥浆搅拌机制浆、灌浆。

2、主要试验设备见下表:灌浆试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备注全液压锥探机2台搅拌机1台发电机组30KW1台发电机组10KW2台泥浆泵UB6型1台制浆机1台泥浆泵UB3型2台三寸水泵1台泥浆粘度计1套泥浆比重仪婆梅式4只秒表4只泥浆输送车1辆三、试验材料1、粘性土:灰黄色粉质粘土土料,送检合格后使用2、水:浆液拌和用水选取淮河水或井水。四、试验时间二00七年十一月五日完成土料场的复勘、进料等工作,十一月七日完成测量放线、试验孔定位、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试验灌浆时间定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八日开始。五、试验依据1、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四期怀远涡左堤 2标段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2、技术规范、规程、

3、标准:(1)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G5266-88);(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4)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六、试验堤段及试验方案1、试验堤段定为27+20027+080,总长120m分为6个实验分区,见下表:分区号压力(Mpa浆液容重(t/m )实验单元个数10.03 0.051.30 1.3527+20027+18020.03 0.051.35 1.3827+18027+16030.03 0.051.38 1.4227+16027+140

4、40.03 0.051.42 1.4527+14027+12050.03 0.051.45 1.4927+12027+10060.03 0.051.49 1.5527+10027+080根据上述的灌浆参数实验结果指导灌浆生产。2、施工工序:测量f布孔f造孔f制浆f灌浆f复灌f封孔。3、测量从咼程控制点引测孔口咼程,取整桩号位置咼程作为该区间内每个孔的孔口咼程。4、布孔灌浆孔沿迎水面向内布置4排,排距均为1.5m,孔距2.0m,按梅花型布孔。5、造孔(1) 采用机械造孔,锥探机为全液压一次成孔,干法造孔,成孔孔径32mm(2) 造孔保证铅直,水平尺控制机台平整度,孔倾斜度不大于2%,设计孔深再

5、加深0.1m作为施工控制孔深。(3)所有试验钻孔编号、孔深、孔斜度、孔序应按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单位指示执行;所有试验钻孔开孔孔位与设计孔位误差不大于100mm(4)做好钻孔的记录和描述。6、制浆制浆材料称量误差控制小于 5%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造浆由水泵供水,高速泥 浆搅拌机制浆,经孔径0.4cm的铁丝网过滤后流至泥浆泵。7、压浆使用UB6型泥浆泵输送泥浆。泥浆从泥浆泵出口经高压胶管输送,在输浆干管上接 上叉管,分几条支管,接注浆管可同时灌几个钻孔,提高工效。在输浆管上设回浆管, 观测泥浆泵上的总压力表和注浆管上的孔口压力表,根据灌浆试验孔口压力,及时调整泥浆泵输出压力。并做好泥浆压力记录表

6、。&灌浆(1)灌浆顺序:分段分序灌注,先灌迎水侧坝肩第一排,然后再灌背水侧一排, 最后灌中间排孔,灌浆时采用 3序灌注。(2)按设计要求采用“先稀后稠、孔底注浆、少灌多复”的施工方案,分序灌注。 开始时先用流动性稍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渐加大到规定的泥浆浓度,继续灌浆。(3)泥浆流量的测定。现场灌浆试验时,采用自制有刻度泥浆桶量出泥浆的体积, 在一定的灌浆压力和泥浆容重下,测出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灌浆量。然后计算出泥浆平均 流量,以便测定现场施工时的灌浆量。(4)复灌次数确定。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开始时先用流动性稍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渐加大到规 定的泥浆浓度,继续灌浆。复灌时采用浓度较大的泥浆,

7、复灌时间间隔分别为4、5、6天,具体为:桩号27+20027+180 27+18027+160段96小时(四天);桩号27+160 27+140段、桩号27+14027+120段均为120小时(五天);桩号27+12027+100段: 桩号27+10027+080段144小时(六天)。具体复灌次数可根据前次复灌的吃浆量确定。每次最大灌浆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每孔灌浆次数通过试验确定。对吃浆量 大的灌浆孔限制每次吃浆量,延长灌浆时间,堤防灌浆用小注入量、排量大的泵可同时 灌注多孔。若已知洞穴很大或空口压力下降和注浆管出现负压,适当增加灌浆量和提高 浆液稠度。为保证灌浆质量,每孔需少灌多复几次

8、(连续不少于两次)以后,在保证灌浆压力 下冒浆时终孔。每孔灌浆时,应该一次连续灌满。七、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1、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三次复灌不吃浆即可终止灌浆。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3、灌浆完毕,待周围泥浆不再流动,用孔径相近的标杆扫孔到底,然后用含水量 适中粘土捣实,封堵高出孔口 10cm左右。八、灌浆观测为保证堤防灌浆质量和堤防安全, 检验灌浆效果,灌浆过程中应有观测人员负责观 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1、堤身变形观测灌浆施工过程中,在堤顶堤肩处埋设观测桩,并认真观测观测桩之间的距离, 横向 水平位移一般控制在3cm以内。2、灌浆压力

9、和灌浆量观测灌浆压力观测,在注浆管上端安装压力表,在灌浆过程中,应及时观测压力变化,并及时注意记录瞬时最大压力,对照大堤位移,合理控制灌浆压力。灌浆量一般采用泥浆流量和灌浆时间来控制。每孔每次灌浆量及总灌量均应控制, 每次灌浆量根据吃浆量大小进行控制。冒浆观测,灌浆期间要有专人经常巡视堤顶、堤坡。如发现冒浆,应及时处理,同 时应记录和描述。九、灌浆期出现问题的处理1、裂缝处理:一般纵向裂缝形成时就冒浆,采取的措施是停灌,待裂缝基本闭合 后再灌。劈裂缝在达到控制宽度 23cm时,停灌。横向裂缝出现立即停灌,裂缝较浅 时将裂缝部位开挖50cm深,50cm宽,分层填粘土并夯实后,继续灌浆;当裂缝较浅

10、时, 可用稠浆灌注裂缝,先灌上游,再灌下游,后灌中间。当弯曲段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停 灌。在堤顶上游堤肩处沿裂缝布孔,按照多孔轮灌的方法灌注稠浆堵住裂缝。2、串孔:当出现串浆现象,应加强观测,分析,确认对堤身安全无影响时采取用 木塞堵串浆孔,继续灌浆。3、冒浆:当出现冒浆现象时,立即停灌,挖开冒浆口用粘土回填夯实或压砂处理 后继续灌浆。4、塌坑处理:在塌坑部位挖出泥浆,回填土并夯实。5、隆起处理:应立即停灌,注意观测,分析原因,确定不会引起滑坡时,待停灌 5-10天后可继续灌浆,并注意观测。6、压力表读数增大不进浆:说明输浆管堵塞。可用水冲开管路,同时严格泥浆过 滤,保证浆液的合理指标。并采用油保护装置的压力表。7、注浆管堵塞:应立即将其提起,用稀浆冲开。十、试验结果分析与整理试验结束后分析资料、总结经验、确定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报监理批准后, 指导灌浆生产。十一、附件附表1:坝体灌浆锥孔记录表附表2:坝体灌浆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