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790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局部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根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开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展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历,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努力建立与现代社会开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在培养学生思想道

2、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开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根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根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根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

3、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开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响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时机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4、料,在大量的语文 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开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 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团结合作、

5、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开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开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

6、个学段,分别提 ?quot;阶段目标”,表达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 总目标。3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 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开展。4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局部,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 了实施的原那么、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

7、造的空间。第二局部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 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5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 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6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学 习方法。7 .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 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8 .能主动进展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9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

8、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10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开展个性,丰富自己 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1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 作。12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根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 明地进展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开展合作精神。13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一)识

9、字与写字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根底上,学写规X、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X围,拓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 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 同探

10、讨疑难问题。6 .在阅读中了解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 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

11、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 .了解根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4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5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方案,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写作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

12、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 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5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 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展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展扩 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展改写。7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

13、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字的习 作。(四)口语交际1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展交流。2 .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

14、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 .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 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 .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从 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 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根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

15、差异;学会注明所 援引资料的出处。第三局部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 .教材应表达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 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4 .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历世界和想像 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5 .教材选文要具有典 X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 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6 .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 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7 .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防止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 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8 .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防止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 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9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根本课程内容的根底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 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