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662250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检验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提高队伍的应急熟练程度及救援技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立即按照预定方案迅速、及时、有效地救助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害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二、演练任务 假设隧道内发生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在最短时间内,赴现场应急抢救,采取安全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最后完成演练的目的。三、时间、地点:计划*年*月*日15:0016:00在隧道进口举行。 四、邀请单位:*指挥部安全部,项目监理驻地办等。五、演练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讯、物资

2、、技术、抢险、保卫、急救等六个小分队。组 长:* 副组长:*(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和协调,启动应急预案执行。通讯小组:* *负责通讯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外应答工作。保卫小组:* * * * 负责保卫疏导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保证救援通道的安全畅通。物资小组:* *提供应急活动所需物资、设备、场地等保障工作。技术小组:* * 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情况,制订及修正救援技术方案,组织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抢险小组:* * 负责抢险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其

3、他小组成员,对现场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排查,根据情况,下达停电命令及停电范围。急救小组:* *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对伤员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协助救护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六、演练准备工作 1、现场布置 场地设在南山隧道进口前的空地上,设指挥台、演练区、停车区。2、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按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职能划分,应急救援义务小分队成员根据需要分别编入各应急救援小组,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安排具体任务。3、车辆设备准备挖掘机1台、皮卡车1台、装载机1台、抢险指挥车1台等。4、物资准备:警戒隔离带100米,反光工作服30件、安全帽30顶,喇叭2个、无线对讲机10部,全员身着工

4、作服,佩戴安全帽。 5、演练预备会议演练前一天组织应急演练预备会议。由组长*通报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及相关要求。由副组长*对参演人员进行演练交底培训,明确各小分队、成员职责和演练流程,指定专人负责演习当日摄像工作。最后由各分队长轮流发言,完善任务分工。 七、演练的实施:1、虚拟场景:多日连续降雨,其中A洞局部区域出现初支渗水现象。根据工作部署,洞内共有8人,其中掌子面有5名工人正在作业。现场工班长突然发现距掌子面10米处初支拱顶开裂、变形,有扩大迹象,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人员撤离。但随后初支开裂变形程度加深,不断有风化岩石、土块掉落,塌方体面积扩大。2、演练过程开场白正式进行演习前,首先为大

5、家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参加本次演练的有 (逐个介绍)在此,我们对参与本项目的所有建设者和对给予关注和支持的各相关单位表示忠心的感谢。(*)警报响起 解说员:*年*月*日上午15时00分隧道A洞发生坍塌事件,洞内通信系统中断(改用无线对讲机进行沟通)。 15:00演练开始有几名工人从洞内冲出,声称发生坍塌。“隧道发生坍塌,有人困在里面”。(工人) 解说员:专职安全员*正在洞口巡视,听到喊声后立即向*汇报。“报告,隧道A洞距掌子面约10米处发生坍塌,有人员被困,汇报完毕请指示。”(*)立即核实被困人员人数、姓名,并确认现场情况。完毕!(*)收到!(*)解说员:*通过隧道人员进出管理系统(值班员*

6、),并通过无线对讲机了解洞内被困人员情况。同时,*向*汇报,*立即逐级通知有关部门(驻地监理办、指挥部),并指示*立即组织部署救援行动。*随即通知通讯联络负责人*召集救援队伍。立即通知全体救援人员启动隧道救援应急预案,洞口集合待命。”完毕!(*)收到!(*)15:05解说员:在*打电话过程中,*了解了进洞人员情况,向*汇报。报告,确认洞内被困5人,分别是汪某、李某、张某、刘某、赵某,有一人脚部受轻伤。报告完毕,请指示!(*)继续与现场保持联络,维护现场秩序,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禁止其他人员靠近或进入洞口!完毕!(*)收到!(*) 15:10解说员:应急救援相关人员陆续赶到并集中,*通报情况并安排

7、抢险事宜。 1)、通讯联络分队封闭隧道口,不让无关人员入内,无关人员一律禁止探问;(拉警戒绳,安排现场车辆设备让出救援通道等)2)、技术小组进行现场勘察,制定救援方案;(塌方部位远距离观察,详细确认掌子面情况等)3)、物资小组准备相关救援机械及材料,确认隧道内照明、临时用电、通风系统运行状况等;4)、抢险小组组织救援抢险工作;5)、急救小组做好伤员救治准备工作。15:15解说员:技术小组对塌方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次坍方为局部塌方,塌方区纵深5m,未涉及全断面,但仍有间断性土石掉落。根据塌方口裸露岩层碎裂状况,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塌方。报告!根据技术小组现场调查,塌方体周围土层及围岩表面光滑、稳

8、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塌方,伤员伤情稳定,可以独立行动。洞内通风供氧正常。为安全起见,我们建议被困人员由逃生通道自行撤离。(*)收到!我立即向组长报告,请你们继续观察待命!(*)报告!经过现场调查,建议被困人员由逃生管道自行撤离,救援分队在逃生通道出口处接应伤员。(*) 同意该方案,请立刻实施救援,注意安全!(*)15:20解说员:各抢险分队按现场指挥安排,有序的奔赴各自岗位,抢险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实施救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此时,医院救护车在通讯联络组的引导下赶到现场,将伤员运至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15:30报告!被困5名人员均已出洞,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包扎后,已送某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9、。汇报完毕!(*) 收到!(*)解说员:*将具体情况向*作了汇报。报告!隧道救援抢险完毕,掌子面共5人遭遇险情,现已全部救出,其中1人脚部轻伤,已经送往医院救治。请指示!(*)确认全体救援人员安全撤离后,由*、*带领技术小组成员,立即展开事故调查!(*)解说员:由多方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开始实施事故调查。施工单位是现场抢险救援责任主体,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均参与抢险救援,参与研究确定抢险救援方案。隧道坍塌主要是由于地质因素及人为因素造成。地质因素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成压快,围岩失稳而坍塌。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

10、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等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间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坍落。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坍塌。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坍方。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地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勉地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塌。地下水地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落。2、 人为因素: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招致塌方的发生;喷锚不及时,或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

11、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结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有时抽换支撑操作不当,或者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而未及时加固;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处理塌方措施如坍方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经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随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如坍塌方体积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处理坍塌方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坍先治水”。15:40全体演练人员集合,总指挥对

12、这次消防演习进行总结。 解说员:通讯联络组通知各组清点人数、详细统计后,然后将情况向*汇报。报告!抢险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报告完毕!(*)收到!(*)解说员:*随即将情况汇报*。收到,我宣布应急救援行动圆满结束。下面有请前来参加演习的指挥部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八、结束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我标段组织的这次隧道施工塌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得到了铁抚指挥部和监理驻地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对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演练,按照演练预案顺利完成,达到了应急演练的目的。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明确了参加救援人员的各自职责,增强了沟通协调

13、水平,提高了救援实战经验。我们将积极总结这次应急演练,继续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以提高我们全员的应急反应综合素质。隧道施工客观存在的危险性因素较多,我们时刻要保持警惕,切实做好事故预防及应急管理工作。一、要在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的基础上,正确分析突发事件的风险,冷静面对突发事件的挑战,提高认识,明确责任,防微杜渐,常抓不懈,进一步提高我项目部应急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二、要针对南山隧道的特点,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严格落实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随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快速应对,切实制定并落实可行性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应急管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力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和防灾自救知识的教育和考核,提高全员应急救援水平,随时做好应急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做到在突发事故面前判断准确,快速反应,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应齐心协力,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南山隧道圆满安全顺利贯通,为全线顺利通车做出积极贡献。最后,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