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665953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终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云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1、总则 1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应急能力,为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 编制目的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突发事件新闻宣传的有关规定,建立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适时、准确、主动地做好我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宣传应急工作。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2、及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08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府办发2006 88号)以及省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安顺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以及上级关于新闻报道要求和相关指导性文件。 14 工作原则 141 依法规范。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中央、省、市相关新闻宣传要求衔接,依法实施应急预案。 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相应的新闻宣传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 143 资源整合。县各应急专

3、门组织机构、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工作。 144 完善体系。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思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预防体系、舆情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舆论引导体系。 145 及时有效。及时主动收集信息,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动态,对有可能引发舆论关注的信息要准确把握,在第一时间进行准确报道,发布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15适用范围 本县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的新闻报道,适用本预案。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事

4、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新闻报道,启动本预案配合市级预案处置。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1 设立紫云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县发生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和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的指导下,做好发生在本县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工作。212 成立由所涉事件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及所涉事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的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

5、县委信息科、政府信息中心,县委、政府督察室、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县应急办副主任,县政法委、县委外宣办,县信访局、发改局、经贸局、教育局、民宗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工商局、文广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环保局、粮食局、乡企局、发改局、建设局、物价局、畜牧局、统战部、总工会、国安局、安监局、药监局、质监局、气象局、银监局、移民办、供销社、电力公司,武警消防支队、紫云电信分公司、紫云移动分公司、紫云联通分公司、县新闻宣传中心、县委信息科、政府信息中心,县委、政府督察室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政府办主任(政

6、府新闻办)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办公室主任。213 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职责: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工作,组织实施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决定重大新闻宣传应急事项,把握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口径;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新闻宣传应急建议;审定新闻报道方案,拟定新闻报道内容,组织或审批新闻发布会;管理采访突发事件的外来记者;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和工作需要,组织召开新闻宣传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汇总报道情况;收集、跟踪、分析辖区内外舆情,安排部署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向市政府新闻办等有关部门报告本县有关突发公共

7、事件新闻宣传应急情况。 22 应急联动 根据应急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启动本预案与县新闻发布机制配合其开展工作,及时进行新闻发布。3、基本应急处置程序 31 分级响应311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新闻宣传应急预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市应急委启动市新闻宣传应急预案。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由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启动县级新闻宣传应急预案。需扩大应急时,由市应急委请示启动省级预案。根据市应急委处置工作需要,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按照要求,按程序决定应急响应级别。 312 按照县应急指挥部的应急预案,分级启动新闻宣传应急响应,分为I级、II级级、III级

8、、IV级四个等级新闻宣传应急响应。 I级应急响应。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l级新闻宣传报道应急响应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63号)规定执行。 II级应急响应。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Il级新闻宣传报道应急响应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府办发200688号)、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规定执行。 III级应急响应。发生局部影响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后,县新闻报道应急指挥部经逐级请示批准作出新闻宣传决定,在县新闻报道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由涉事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新闻发布工作。IV级应急响应。发生影响较小的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事件发

9、展情况,请示县委、政府批准同意确定是否向外发布新闻。32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基本程序 321 启动内部通报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处置事件的有关部门要将有关情况报县新闻宣传应急办,并及时通报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重大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已知事件的起因、状况、背景,以及对事件发展趋势的估计和分析等,事实要力求准确。突发事件的情况可以分次连续通报,由简至繁,不宜等情况全部搞清后通报。事件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安排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内部通报的工作,并确保与市新闻宣传应急办通讯联络渠道的畅通。 322 作好影音图文资料准备。为确保资料完整,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负责

10、处理事件的县直有关部门应通过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是否立即报道或如实报道应在事件处置指挥部确定后是否先行通知市内党报、电台、电视台记者第一时间进入现场采访, 323 报道程序 3231 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级响应以上的由县新闻宣传应急办迅速组织和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拟定新闻报道方案,报县委、县政府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审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经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审定后,报市应急委审批备案,在授权范围内自行实施。在组织新闻报道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省市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人请示,并遵照要求迅速组织落实。3232 组

11、织新闻发布。按照批准的新闻发布方案,所涉事件主要部门要拟定新闻通稿,经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审核把关,报请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及时、有序地组织新闻发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分级发布。除新闻发布会外,还可视事件发展情况,以新闻通报会、吹风会、散发新闻通稿、组织媒体报道、应约接受记者采访、授权新闻单位发布等多种形式进行新闻发布。 33 临时新闻报道机制 当发生全县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要立即报请市应急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查了解起草新闻通稿,经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及时向省内外主流媒体

12、发布新闻,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消除公众的困惑和恐慌。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得擅自向外发布新闻或发表意见。如果有外来媒体记者进入现场,及时向外来媒体提供准确无误的新闻通稿,负责处置事件的相关部门要按照开放与有序并重、服务与管理并举的原则,统筹做好境内外媒体服务引导工作。4、责任和纪律 41 新闻宣传应急工作要求 411 总体要求 报道III级响应以上突发事件的新闻稿,经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审核并报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同志批准后按县委、县政府统一口径在新闻媒体发表。对于特别重大和敏感的新闻报道,任何新闻单位域个人均不得自行在新闻媒体和网络上发布未经审核批准的稿件。 412 及时准确

13、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既要争取报道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和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报道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可先分阶段发稿,再做后续详细报道,以牢牢掌握主动权。 413 把握适度 新闻报道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道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事件的处置,消除和化解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414 突出重点 除及时报道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

14、着重组织报道县委、县政府妥善处置事故的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的防灾、防病、减少损失等应急措施;报道社会公众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验,增强战胜危机的信心;宣传防灾、防病等方面的知识。 415 分类处理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重大、较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报道。涉及重大、较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损害我国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它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确需公开报道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统一对外报道消息。 416 主动引导 对境外媒体针对我县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歪曲性报道和别有用心者借机造谣攻击、诽谤煽动的行

15、为,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要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和途径,做好避谣和驳斥澄清工作,以正视听。 417 严格管理 各新闻媒体记者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采访报道中,要严格服从现场应急指挥,不得妨碍事件处理工作。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信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的稿件,不得有意炒作。对失实报道和谴成重大影响及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42 加强辖区内外舆情跟踪、通报和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县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要指定部门或专人,发挥网络评论员作用,收集整理辖区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县委、县政府和应急办,并通报相关部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县公安局网监大队要迅速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及时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 43 加强对来访突发事件记者的管理 431 国内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