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6592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一、智者学派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古希腊经济的繁荣 民主政治的发展 人的地位的提高2、代表人物及主张(1)普罗塔戈拉代表著作: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思想主张: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3、 影响积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起源、发端)推动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消极: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二、 苏格拉底

2、的主张(核心:理性 自由)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主张: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3、苏格拉底之死体现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文精神.4、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三、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的哲学主张“逻各斯”(Logos)是最高理性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 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四、问题探究1、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原

3、因2、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内涵3、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4、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异同第二课一、 人的沉沦与呼唤 1、 文艺复兴的背景 政治上: 西欧一度陷入“黑暗时期”,基督教建立神权统治经济上: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和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思想上:意大利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价值观念变化,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 2、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原因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根本原因) 意大利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3、表达方式 : 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

4、马文化 原因: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4、旗帜:人文主义5、人文主义基本含义: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为创造现实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6、 意义: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二、人的发现与发展1、文艺复兴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2、如何看待文艺复兴运动进步:政治上,把西欧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经济上,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上,提倡科学与理性,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不足:过分推崇个人主义,导致了个人主义的膨胀, 不利于社会稳定。 反映上流社会的利益与要求,群众基础

5、不足。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1、背景天主教会的腐朽及对德国的残酷剥削欧洲文艺复兴的开展教会出售赎罪券2、宗教改革的兴起: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开始。 3、 主要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人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4、 结果;(1) 引发了德国和宗教改革运动。(2) 形成了新教派路德教、加尔文教等。(3) 新教与旧教相比主要的变化: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不承认他们是通向天国的钥匙的掌管者。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的隔阂。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5

6、、 评价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6、 性质在宗教外衣下反封建统治和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和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7、 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第三课一、呼唤民主与自由1、兴起的背景(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1)政治上:封建专制压制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1)思想理论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2、概况(1)时间、范围:17、18世纪 欧洲(英法德等)(2)旗帜(思想武器):理性主义“理性”的概念: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理性主义的目的

7、:保障人的自然权利。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3)斗争矛头:封建主义(4)主要目标:自由(反对宗教神权)平等(反对贵族特权)民主(反对专制王权)科学(反对愚昧迷信)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4、含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以理性主义为武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5、发展过程:兴起:17世纪 英国高潮:18世纪 法国扩展:18世纪 欧洲二、启蒙思想家及主张1、兴起时期:英国(1)霍布斯的契约说主张:反对君权神授、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影响:成为

8、推翻君权神授之说,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武器。(2)洛克的限制公权论主张:限制“公权”,主权在民;分权学说。意义: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高潮时期:法国(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思想主张: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思想评价: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有局限性。(2)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代表著作:论法的精神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内容: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核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分权与

9、制衡)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代表著作:社会契约论思想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主权在民);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制。 意义: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主张: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科学和理性。意义:狄德罗主要继承了洛克的自由思想,从理论丰富、推进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的学说,代表

10、了中产阶级的利益。影响:洛克的主张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扩展时期-康德思想主张:人是目的,而非工具;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人要自由,也要自律;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建立共和政体。4、思想共同点以人权和民权,反对神权和王权;以自由和平等;反对专制和特权以理性和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主张法治,反对人治。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1、对欧美而言: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用理性的光辉映照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2、对亚

11、洲而言:推动了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第四课一、 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1、主张:人是自由、平等的;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国家应当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2、影响:为公民提供了国家是否合法的标准.3、理性主义理性就是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认为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不思考就不能成为人,不能保障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意义:将理性主义变成了反封建的旗帜和手段,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二、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

12、、主张:人生而自由人类天性本善“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2、质疑的原因(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卢梭对现实社会的坚决否定, 和为寻求摆脱社会不平等而进行深深的理性思索。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从而催生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产生缘于对理性的过分追求,即他是启蒙运动进一步升华的结果。3、 浪漫主义的概念:是指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其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情感的。4、 浪漫主义的评价积极:(1)指出理性的局限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2) 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

13、出来,增加人的情感、个性,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重新确立尊重自然的态度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消极: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5、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关系理性主义的补充浪漫主义的产生缘于对理性的过分追求, 它推崇情感,宣扬人的感情至上。浪漫主义虽出自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但事实上是启蒙运动的继续,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是人文主义的发展,而最终目的同样是为实现人的自由。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影响)1、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2、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蓝图,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3、开始关注社会,使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非宗教的理性时代。希望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4、产生了浪漫主义思潮。5、影响了欧洲和全世界。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的人文精神不断自我完善,指导了当时欧洲的政治革命和美国的独立。四、理性主义与人文思想的本质区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把人和人性从天主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主义则给解放的人和人性设立新的规则去遵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把人从神权社会的约束下解放出来,而启蒙思想家是给人树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则。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