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65880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系统风险分级管控2017年(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二一六年十二月目录1 适用范围 4.2 编制依据 4.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4.4 职责分工 4.5 术语和定义 5.6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6.6.1 辨识范围 6.6.2 辨识内容 6.6.3 辨识方法 7.6.4 辨识结果 7.7 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 7.7.1 风险度(危险性) 7.7.2 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7.7.2.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 7.722风险矩阵法(LS) 8.8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8.1风险分级:8.8.2风险管控原则 9.8.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9.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9.选择风险控制措施

2、应考虑的因素 1.0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1.0.8.4企业常见高风险设施和作业 .10.9风险管控工作程序 .10.9.1成立风险管控组织 10.9.2制定风险管控工作计划1.1.9.3风险管控的工作步骤1.1.9.4做好风险管控过程的相关记录1.1.9.5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10风险评估培训 1.2.11风险信息更新1.2.12风险管控考核办法 1.3.附件A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1.3.附件B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1.4.附件C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17.附件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20.附件E作业危害分析法(JHA)22.附件F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范例24.附件G

3、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及适用范围27.1适用范围本通用指南适用于江西省各行业企业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相关 制度等要求。2.1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2.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2.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2.6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GB/T 24353-20

4、09 )2.7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应 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4职责分工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 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5术语和定义5.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险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 重性的组合。风险(R) =可能性(L) X后果(C)。5.

5、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5.3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风险点分类标准参见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在安全风险 识别时不局限于标准分类,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识别 。5.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5风险评估

6、/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 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5.6风险分级蓝色风险或低风险:稍有危险或轻度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或可以接受 (或可容许的)。黄色风险或一般风险:中度(或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橙色风险或较大风险: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红色风险或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 业。5.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 理性,并依次按工

7、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 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5.8 风险信息 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5.9 重大风险 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5.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 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6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1 辨识范围覆盖企业所

8、有的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风险点,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6.2 辨识内容在进行危险有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 )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险有 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险

9、有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 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 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 6 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6.3辨识方法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 评估。本指南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详见附件 D);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详见附件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

10、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进行工艺危险有害风险分析。6.4辨识结果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 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 20类。危险有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 影响声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7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7.1风险度(危险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 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7.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

11、级判定准则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 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 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各行业风险度分析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详见本指 南附件G),本指南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和风险矩阵法(LS)作为 判断风险等级的的分析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本方法的风险度由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

12、的频繁程度及事故事 件后果严重性大小决定的。其风险等级(值)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 评价分级(判断准则见附件A )。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 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有害性。用与系统 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 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 度)和C(consequenee,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 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danger,危

13、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 大小,即:D=L XEXCL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D风险度(危险性);本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A (较低)、B (低)、C (中)、D (高)、E (很高)。风险矩阵法(LS)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判断准则见附件B)。即:R=L XS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I级(很高)、II级(高八III级(中八IV级(低)、V级(较低)。8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8.1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

14、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 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 5级划分标准可 参照进行调整。)表1风险分级与LEC法、LS法风险等级的对应关系风险描述LEC法风险等级LS法风险等级蓝色风险(或低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AV忽略的)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 容许的)BIV黄色风险(或一般风险)中度危险,需要控制并整改CIII橙色风险(或较大风险)高度危险(较大风险),应 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DII红色风险(或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重大风险), 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 不能继续作业。EI8.2风险管控原则蓝色风险A级V级: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该级别危险有害因素的 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蓝色风险监控。蓝色风险B级IV级:车间、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别危险有害因 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 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 状,保留记录。黄色风险C级山级:企业、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危险有害因素 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 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