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65862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1、凡新招收的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在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不得招收。 2、新员工在上岗前进行培训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知识列入培训内容,使其掌握职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按周期组织进行拍片检查。 4、接尘人员按规定配发防尘口罩、手套及其它劳防用品。 5、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尘,确保作业场所卫生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6、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建立健全井下防尘系统,完善喷雾降尘设施。 7、对于喷雾降尘不能到达的地方,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洒水,确保巷道湿润。 8、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

2、洗巷帮、使用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9、保持设备的性能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10、加强各工作场所气体成份的监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现场。 3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性质和规模,通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扩大时,必须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得到控制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一、种类:煤矿主要是尘肺病危害 二、危害:矿尘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呼吸道发炎并增发呼吸失调的机率,井下职工长期吸入含有矿尘的空气引起的肺部纤维增生性疾病,也就是患了尘肺病。尘肺病是矿尘直接

4、危害人体的一种严重性病症。轻者表现为气喘、咳嗽、胸痛,使人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直至死亡。 三、预防防治措施 1、加强通风防尘 2、坚持湿式打眼 3、放炮使用水炮泥 4、安装防尘水管喷雾洒水 5、加强个体防护 职业病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2、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及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拒用。 3、作业人员要按规定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严禁使用损坏、到期和不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作业人员要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除尘和卫生清理,保 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 5、作业人员要在班中时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及各种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当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降低 浓度,待浓度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上报负责人。 8、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处理。 9、严禁干钻作业,凿岩机作业时必须采用湿式作业。 10、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开机前和开工间,必须首先除尘设施、设备经行除尘。同时,要经常对喷雾头、管道、除尘器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11、矿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各连队作业地点进行除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