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65839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

2、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1 观 潮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个生字,会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2、初步学会按“

3、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 (板书课题)二、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三、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通过预习,我们读懂

4、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

5、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

6、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抄写生字。附:板书设计2*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生字、新词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2、学习生字穆玛涓滔脉卉罕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1. 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

7、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思考:(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思考:(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2. 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1)丰富的语言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例:“堪称”“号称”“美誉”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2)特定作用的句子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

8、样性上”四、总结全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五、资料袋的学习六、作业设计:小练笔: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抄写生字。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2、长、深、窄(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3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

9、的部分。(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1、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2、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二、整体感知课文。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一)学生思考讨论: 1、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2、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3、独立默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集体交流:引入学

10、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美丽景象,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师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学生齐度课文第10、11、12自然段,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4)交流感受: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11、什么?你想到了什么?(5)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三、思考讨论课文中写了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你喜欢那一次?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的原因。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五、作业设计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附板书设计第一次(静态描写)鸟的天堂第一次 形状第二次(动态描写) 鸟 颜色 活动4* 火烧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读后反馈:a、指名分节朗读。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c、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

13、、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

14、。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小组讨论,交流。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自读课文,思考。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方式:这时空中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理解:恍恍溜溜六、布置作业想象火烧云的样子,仿照课文写一段话。七、板书设计 4 火烧云 景物变化 色彩变化 快、多 形状变化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积累对联。过程与方法: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积累对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