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zljuan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66560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睛和眼镜zljuan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眼睛和眼镜zljuan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眼睛和眼镜zljuan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眼睛和眼镜zljuan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眼睛和眼镜zljuan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睛和眼镜zljuan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睛和眼镜zljuan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睛定边县第二中学 张莉娟一、 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 “眼睛和眼镜”系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四节内容。本节课的设计,在教学目标上,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设计本课时,着重突出使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资源,操作、观察、分析获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中运用模型法引导学生分析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眼睛内部结构、看远近不同物体时晶状体变化、近视眼和远视眼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等,形象地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教学中运用对比

2、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区分。通过视频、flash动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应用上的进一步深入,旨在通过以凸透镜成像为出发点,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不同焦距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分析得出晶状体对光的折光能力,找出眼睛是如何调节的。进而利用得到的结论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探究眼睛的矫正作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教学中通过学生拍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正确的用眼方式视频,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正确用眼的行为,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学会正确用眼方式

3、。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球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和护眼的常识。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眼睛调节和近视眼、远视眼成因的观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看盲人生活片段培养学生帮残助残的优良道德品质。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用眼和护眼的讨论,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4、热爱生命。四、 教学重点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渗透STS教育。五、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六、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系统、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二个。七、 教法设计 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眼睛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运用凸透镜的相关知识分析眼睛的成像、调节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投入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

5、学习动力。八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不断地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告诉我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朋友,他们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播放视频) 询问盲人的生活怎么样? 我们是不是应该像片中的女孩那样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这些盲人朋友呢? 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认识到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新课的学习。(教学设计思想:通过观看盲人生活的片断,向学生渗透帮残助残的思想教育,认识到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要保护眼睛,开始新课学习。)2、师生互动 互动1:观察眼球结构,你们发现没有:眼球的晶状体很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光学元件? 利用多媒体

6、系统投影短片:介绍眼球的构造。 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比较照相机和眼睛成像原理,诱导学生得出: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巨大的物体都能看到,说明成的缩小的实像,而实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只能是倒立,即眼睛成像性质为:倒立缩小实像。 晶状体、角膜相当于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胶片(或光屏)。 引出凸透镜成像。我们知道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那眼睛是怎么成像的呢?学生进入网页去寻找眼睛成像的奥秘。(教学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凸透镜成像知识去分析眼睛的成像过程,通过对眼睛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比较,得出眼睛成像的关键结构和成像性质,实现知识的迁移。)(媒体设计思路

7、: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的问题情境的联系点,制作可供学生操作并多次对比分析的flash动画,协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动态画面的设计帮助学生找出眼睛成像的关键结构和成像性质。)互动2探究活动1:正常眼成像情况 教师演示实验:点燃一支蜡烛当物体,经过一个度数较低的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再将蜡烛靠近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在同一位置换一块度数较高的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光屏成像的清晰程度。 诱导学生得出:凸透镜与眼睛晶状体相比,可以通过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改变成像的清晰程度。 问题:人眼能不能换晶状体来改变成像的清晰程度? 多媒体系统投影短片:眼睛看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晶状体变化和成

8、像情况。 再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 诱导学生得出: 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使物体的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 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使物体的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 选择一个近视的同学和一个眼睛视力较好的同学一起表演:两个同学站在同一位置分辨同一套扑克牌,老师不断后退,至一个同学不能辨认出牌面数字时为止。 问题:同样的距离,同样大小的数字,为什么一个同学看不清牌上的数字? 诱导学生得出:先看不清牌面的数字的同学的眼睛近视。 探究活动2:近视眼生理原因和矫正方法 猜想: 近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9、。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设计实验: 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 模拟近视眼看物体。尝试用各种光学器材矫正。 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和多媒体系统相结合探究实验 分析和结论: 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方。 佩戴凹透镜(发散性透镜) 探究活动3: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猜想: 远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远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设计实验: 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 模拟近视眼看物体。 尝试用各种光学器材矫正。进行实验:分析和结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

10、后。 佩戴凸透镜(会聚性透镜) 多媒体动画演示:两图叠在一起演示,将近视眼和远视眼对比区分: 比较远视眼与近视眼 晶状体折光能力像的位置矫正方法近视眼太厚太强在视网膜前凹透镜远视眼太薄太弱在视网膜后凸透镜 探究活动4:保护眼睛 让学生模拟下列图片中的情况,分别表演给其他同学观看。让学生指出造成近视的原因。 通过观看从生活中拍摄的不正确用眼方式的视频,诱导学生总结爱护眼睛的方法。 指导学生上网查资料,分发护眼材料。 九、作业 1.检查导学稿完成情况,布置课后作业。 2指导学生观看动手动脑学习物理内容,归纳学习近点、远点、明视距离及科学世界中“眼镜的度数”等材料,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十、板书设计:

11、一、眼睛(1)结构: (2)成像原理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用凹透镜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用凸透镜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网站资源中的flash动画很好的突出了眼睛结构的变化,将不可见因素转化为可以看见的显性因素,扩大了直观的范围,提高了直观的效果。教师有效的引领加上课件资源的开发,有效地协助学生突破眼睛如何看清物体这一重点。在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学习中,运用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认识眼镜的矫正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凸透镜为主线索贯穿始终,使得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同时变换不同学习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投入探究解密活动中。课堂教学相对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