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65368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祖义-体育设计与组织讲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一、体育课的基本常规(一). 制定各种计划每学期开学之初要制定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计划、学时计划等,这些计划不仅是上课必须的,也是领导检查所必须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些常规性的计划,我们很多的老师却往往不注意积累,往往在检查之前才想起自己这样也没有做好,还没有打出来。今天我教给大家一个方法。现在各学校都有老师自己使用的电脑,你可以把这些计划建一个文件夹,如果你自己十在懒得写,你就在网上下载一个文件,然后再根据自己所认的学科进行修改一下,所有的教学计划也就OK了,以后用着的时候修改一下就行了,真是一劳永逸,大家不妨一试。(二). 根据课时计划,课前要布置好场地,备好器材,做

2、好安全检查工作。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俗话说: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们教师先换好运动服上体育课,这不仅能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更重要的也是便于我们的教学。(三). 做好学生体育骨干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练习时应安排好保护和帮助,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四)体育课要关怀、爱护学生.。 体育课要对学生即要严格要求,又要关怀、爱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说到体罚对于我们体育教师又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学生违犯了纪律罚学生跑圈是常事,并且我们体育教师还经常打学生一巴掌,踢学生一脚。说良心话我们这样对待学生更主要的是恨

3、铁不成钢,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我们这种做法确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我就多次遇到过有的家告我们体育教师体罚学生的情况。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五). 体育课应以实践为主,要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练习。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要适当,做到科学合理。教师讲解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动作示范要美观、准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有一些老师的认识上有了一些误区,认为体育课只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行了,体育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就不重要了,所以一些危险的项目就不上了,这是不正确的,体育课必须让学生跑起来,跳起来,不出汗的体育课绝对不是好体育课,希望老师一定要认识这一点。(六)、课后应认真填写课后

4、小结。体育教师要注意积累学生考核与体质资料,并认真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要认真学习体育理论,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要写出专题总结,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常听到我们很多老师说不会写反思,不会写论文,其实不是我们大家没有资料写,而是我们大家不注重平日资料的积累。一节体育课下来,为什么上的不好,不好在那?这节课为什么上的很舒服?舒服在那?课中有什么灵感,这时只要我们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说不一定你投出去就能发表了。二、备课1、要结合场地、器材、气候、学生、教材等情况以及课标精神,认真备好每一节课。2、教材组合科学、合理(高中可安排单一教材课); 教材内容的选择科学,

5、能准地把握教材性质、特点、价值和学生的实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主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3、教学目标明确、具体(1)符合课标要求 符合体育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所规定有关方面要求。(2)明确、具体、恰当。 讲领域目标4、教材重难点明确5、教学结构与组织(1) 教学结构科学、合理,教学各部分的划分,各学习内容的时间分配科学、合理,要精打细算,保证重点。(2) 教学组织严密、层次清楚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教学步骤层次清楚。科学利用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3) 具有模式特点 能在一定的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特点明

6、显、突出。6、有安全教育(1)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保护得法,帮助得力。(2) 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7、教学方法选择应灵活多样 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的不同情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的性质等,从中选择那些最能发挥其独特性能、针对性强、对实现教学目标效率高的方法。8、科学的设计运动负荷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也是根据情况而千差万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律和僵化,各项练习的次数要写清楚。另外,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要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5)不至过于影响下

7、节课教学的原则9、做到字迹工整,图文并茂,一课一案,备课日期清楚,做到超周备课。10、集体备课比如说上优质课,和自己组的老师进行讨论一下,这里应该怎么上,那里应该怎样讲,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如果还是不行,我们也可以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学习,打电话向同行、老师请教。三、准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准备活动要符合中小学学生特点。中小学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现象是,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运动员的专门性的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

8、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2、准备活动内容要全面。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学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内容:(1)走、跑、跳、投(2)、基本体操(3)、游戏(4)、民族体育活动(5)、舞蹈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

9、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体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3、准备活动组织教学的原则(1)、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逐步上升,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象和外界环境的特点而异。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中间稍有起伏,最后适当下降。在运动最激烈的时候,不能突然停止下来。如果突然停止下来,会失去肌肉

10、对静脉管的挤压作用,影响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心输出量的减少。因此,开始应安排用力较小、速度较慢的练习,如慢跑、徒手操的伸展运动或上肢运动,运动量不大的活动性游戏等。接着,动作的速度、幅度、用力程序逐步提高,如进行四肢、躯干、全身的活动,用力较大和柔韧性要求较高的练习,快速的跑、跳练习,运动量大的活动游戏等。最后,进行有节奏、较放松、能调整呼吸的练习,如踏步、慢跑、挥摆四肢等。(请参阅中、小学体育教材的范例)如果教材内容的强度大,技术复杂,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随之增大,反之则应减小。儿童、少年的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高,灵活性大,惰性小,他们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短些,运动量小些。成年人的生理惰性较大,更应

11、注意运动量逐步上升,时间要长些。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太小,身体活动展不开,无法适应正式练习;运动量太大,能量消耗过多,学生容易疲劳,也会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因此,准备活动的运动量适当。也就是说,只要能使学生全身的活动展开,以适应正式练习就可以了。一般来讲,准备活动的组织与进行都较科学的话,普通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约5-8分钟,学生心跳频率一般约每分钟120次。(2)、准备活动的内容应考虑对象的特点。儿童、少年准备活动的内容应简单易学,节奏分明,生动活泼,动作速率较快,重复的次数少些(一般以二八呼为宜),变化适当多些。如击掌操,模仿操、活动性游戏等,是为他们所喜欢的。要求变化多些,并不是每次课都要全

12、部更新内容,练习内容可以相对稳定,但也应根据教材的不同,逐步更换。不能老是一套。课课千篇一律,不易引起儿童少年的兴趣。根据儿童、少年在学习中坐得多,活动少的特点,在准备活动中,应注意选择一些能够加强他们胸、背、肩、腰和大腿后部肌群的练习,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势,尤其要预防和矫治脊椎弯屈,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对于女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动作造型优美的练习。根据她们的解剖特点,就注意选择一些发展她们腹肌、骨盘底肌和大腿力量的练习。4、准备活动教学应注意事项(1)、正确示范,注意队形。儿童、少年的模仿性强,只有教师正确示范,学生才会做的准确。学生站队应侧对或背对阳光与风向,教师应站在横排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13、如果学生成半圆形或圆形队形做操,教师应站在圆中心。学生成纵队进行做操,教师应站在排头左前方。这样全体学生才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学生看不清教师的示范时,会降低情绪,降低做操的效果。教师的示范面,应根据动作的结构而定。一般往侧进行的动作(如体侧屈运动),采用“镜面”示范(即面对学生,做反方向的动作);往前后方向进行的动作(如腹背运动),可用侧对学生示范;四肢路线复杂或身体各部位配合较难的动作,可以背对学生示范或作慢动作示范。学生做操时,教师最好与他们一起(镜面)做动作,强化示范。此时,教师应巡视全体学生,观察他们练习,不要埋头做操。(3)、口令宏亮,节奏分明。口令要有变化,在一套操中采用多种形式喊口

14、令效果比较好。如集体喊口令、小组喊口令、学生喊口令、师生接口令、音乐代口令等,这样既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喊口令的能力,用音乐取代口令指挥动作,效果会更好。教师的口令应宏亮、清晰、有节奏,强弱分明,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促进他们动作一致,做操整齐。口令的长短强弱应因动作的性质、幅度、速度和用力程度而异。以徒手操为例:伸展运动与积极性放松练习,口令应稍长而慢;踢腿或体侧屈运动,在踢或屈时,口令应短而有力;幅度大或两拍连续做的动作,如绕腰运动,口令应拉长而连贯;跳跃运动的口令应轻快。口令的长短强弱喊不对头时,(如积极性放松练习的口令喊成轻快),会改变动作的性质,达不到颈期的效果

15、。(4)、精讲多练,合理密度与运动量。练习的密度与运动量成正比。密度的大小还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练习中间的停顿时间过长,运动量与学生的情绪都会下降。因此,进行准备活动时,必须精讲,合理密度,中间少停顿。学生一看就能理解的练习,示范四拍即可,只要提出要求,不必讲解动作要领。复杂的动作,用慢动作示范,边示范边讲解重点与要求,不必细述全过程。有条件的话,教师边示范,学生边跟着做动作,中间不停顿而连续地做下去,这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耐力的发展。对于一般性的普遍错误,可以不停止练习,可用口令提示纠正。如:“一、二、三、四,两、臂、伸、直”,“踢、腿、有、力,五、六、七、八”。严重的错误,如需停止活动进行纠正,停止的时间也不应过长。(5)、注意调节课前状态。当前各级学校的体育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后两节或下午一、二节,这时学生上体育课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兴奋性较低。如果在准备活动中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奋性,会给基本部分造成不良的影响。当学生的兴奋性普遍过低时,要求教师阐明课的任务与要求之后,精神饱满,口令宏亮,在练习中加大密度与速度或用集中注意力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如果学生的精神普遍紧张时(一般出现在考核课或比赛前),教师的语言应温和,给予安慰与鼓舞,口令与动作的频率适当减慢,密度适当减小,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和。(6)、注意队形的变化。队列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