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5048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100分)1. (6分) (2017高一下庄河月考) 根据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1)。回答下列各题。人口普查大陆地区人口总数10年增长率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年均城镇化率第五次12.7亿11.66%22.89%66.78%10.33%3600人1.0%第六次13.4亿5.84%16.60%70.14%13.268900人1.3%(1)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 . 原始型B . 传统型C . 过渡型D .

2、现代型(2) 不能通过表中数据分析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 人口素质提升明显B . 十年后劳动力数量将逐步减少C . 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D . 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3)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人口基数大,增加数量多 城市化水平过高 流动人口数量大A . B . C . D . (4) 根据人口国情,现阶段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 严格控制人口流动B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 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5) 下列中,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弄清的是( )A . 人口数量B . 人口年龄构成C . 城市化水平D . 人口合

3、理容量2. (6分) (2018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四个地区,青少年比重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需要( ) A . 鼓励生育B . 限制生育C . 提前退休D . 人口外迁3. (6分) (2018高三下成都月考)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表一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根椐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国家日本美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平均年龄中位数44937234817(1) 四个国家中( ) A .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 . 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C . 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D . 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2) 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位数数值变化只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B . 中位数数值越大,老龄化程度越严重C . 年龄中位数随时间推移而减小D . 美国年龄中位数数值增加速度比中国快4. (4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月考)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男性人口多于

5、女性人口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 B . C . D . (2)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 B . C . D . 5. (4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民工潮的涌起,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B .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定优化地理环境C .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 .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6. (2分) (2018高二下保定期末) 中国古人将一年划分成二十四个节气,还编制了便

6、于记忆的节令歌,如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农业谚语“打春(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节气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 . 小寒B . 大暑C . 霜降D . 谷雨(2) 清明时节,我国阴雨天气的多发地区是( ) A . 河套平原B . 华北平原C . 四川盆地D . 珠江三角洲(3)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中的“麦”和“田”表示的农作物可能是( ) A . 冬小麦 玉米B . 春小麦 冬小麦C . 春小麦 玉米D . 冬小麦 甘蔗7. (2分) (2017高一下舒兰月考)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

7、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因此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区县以上棉纺织企业发展到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A . 生产技术B . 劳动力C . 交通D . 市场(2) 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关系不大的是( )A . 土地成本B . 劳动力成本C . 政府的产业政策D . 城市规划8. (4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中) 下图为

8、我国西北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 . aB . bC . cD . d(2) 在该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 . 土地生产力的大小B . 水资源的多少C . 基础设施的建设D . 经济规模的设想9. (2分) (2017高三上宁波模拟) 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

9、)A . 海沟B . 地堑C . 溶洞D . 三角洲(2) 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A . 海岸线变短B . 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C . 三角洲萎缩D . 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10. (4分) (2014高一下兰陵期中)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如图),回答下题(1)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A . 电视机厂B . 造纸厂C . 电镀厂D . 炼油厂(2) 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A . 钢铁厂B . 印染厂C . 化工厂D . 水泥厂11. (2分) 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不分类开罚单,推动垃圾分类,以此实现

10、减量、减害和资源化。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 垃圾分类,填埋处理B . 焚烧发电C . 露天焚烧D . 远郊堆放,自然降解12. (6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月考) 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 图中M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 .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 .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 . 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 . 冲积平原,黑土肥沃(2) 图中 N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 )A . 气候由湿润

11、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 .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 . 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13. (4分) 读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拟图,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 交通便利B . 市场需求C . 地势平坦D . 气候适宜14. (4分) (2016连云港模拟) 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主要原因是( ) A . 大气污染严重B . 交通拥挤C . 环境承载力小D . 行政区占比高15. (4分) 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

12、的农业B . 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 . 生产过程比其他种植业相对复杂D . 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比小麦低16. (4分) (2018高二下海安期中) 巴厘岛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盛产稻米,面积约为5 620 km2 , 人口约315万人。下图为巴厘岛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巴厘岛每年59月份为干季,其成因是( ) A .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 . 受东南信风影响C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D . 受东北季风影响(2) 巴厘岛发展稻米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发达,市场广阔A . B . C . D . 17. (4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土地价格B . 地租支付能力C . 交通条件D . 土地利用效益18. (4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末) “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互联网之长补农业之短的模式。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互联网+农业”通过众多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销售直接面向网络消费群体,可有效解决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