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64972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2、)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1、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

3、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小黑板,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3、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

5、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2、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附送:2021-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黄河的主人1-1教案 西师大版认知目标:学会“惊涛骇浪”、“鼓浪前进”、“如履平地”、“谈笑风生”等词语;认识羊皮筏子;情意目标: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激发学生做生活、学习主人的意愿;技能目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撰写自己的格言;读书要学会思辩,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等。教学重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惊险”和艄公的相关表现。教学难点对“主人”的理解与体悟,即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教学准

6、备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多媒体课件;书法作品两幅;学生撰写格用的稿纸(教师设计);课前书写课题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为体验课文情境铺垫。有哪些同学撑过或划过船的?你撑的是什么样的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学生先分小组交流,再请34名学生集体交流。二、复习旧知,导入教学情境。播放黄河的动态录象,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一小节。三、讲读“惊险”,为体验“主人”精神蓄势。1请学生自读课文25小节,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惊险的句子,多读几遍。2集体交流所画部分,并指导朗读。(下面语段为随机出示)A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那么小,那

7、么轻,指的是什么呀?引导学生观察羊皮筏子图片,并让学生说“小”、“轻”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学生和老师比赛读这句话。先让学生读,然后老师读,再让该生读,最后让其他同学一起读与这位学生比赛。B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假如这六个人现在就站在老师这儿该怎么读?现在这六个人出了咱们学校的大门,到了大马路上,离我们越来越远,该怎么读?同学们,这六个人到底在哪儿呢?(出示课件)你们看,他们正坐在羊皮筏子在黄河的惊涛骇浪里(板书:惊涛骇浪)颠簸呢!那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在黄河的风浪中忽左忽右,若隐若现,多惊心动魄哪!看了这一情景,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

8、呢?请把它们读出来吧!齐读这句话。3齐读课文24小节,再次体会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惊险。四、讲读“主人”,明辩析理,内化“主人”精神。1你们看这六个人坐在羊皮筏子上就如一片叶子在黄河的波涛中穿梭,使我们想起一句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时,我们不禁要问:谁是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8小节,画出相关语句。2先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并要求学生阐述理由,根据“鼓浪前进”想象画面。(出示填空题)要求小组间互相讨论,发挥想象,可以填表示人物动作、心理、神态等词语。在滚滚的黄河上有一只羊皮筏子在乘风破浪,艄公沉着地驾驶着羊皮筏子,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块大石头,艄公_;大石头刚过,接着又

9、冒出了一个大漩涡,艄公_;还未等梢公喘口气,迎面又扑来了一个巨浪,艄公_追问:艄公在克服行筏的困难更凭什么?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板书:如履平地)3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读书也一样。黄河的主人还可以是谁,有不同的见解吗?你看到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的呢?4讨论如何让站在黄河岸边的作者也成为黄河的主人;出示杨利伟的照片,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太空的主人)。五、撰写格言,外化“主人”体验。1恭喜同学们,这堂课由于大家的积极努力,你们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写了两幅字送给大家。(出示书法作品)2引导学生撰写勉励自己不怕困难挫折、勇往

10、直前的格言。(轻声播放黄河颂)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朗读自己的格言,教师作即时评价。4结束语:同学们,听了你们充满激情的言语老师真的很感动,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哺育了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品格,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流不息。六、布置作业,对文本作有效延伸与积淀。1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现的年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话题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结论。2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个人或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相关资料,准备参加班上的“命运故事”交流会。板书设计 惊涛骇浪黄河的主人 如履平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