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实训课程标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64716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实训课程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艺实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6050060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型实践课课程学分1.5总学时28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28前导课程导游基础酒水服务与管理后续课程顶岗实习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制定人仝泽柳制定日期2015.3.30审核人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一、课程定位茶艺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综 合性专业技术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是连接学生和就业 之间的重要课程。让学生学习识茶、泡茶、品茶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掌握泡茶 技艺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二、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自然、得体、

2、高雅的外形形象2培养学生拥有平和、谦恭的处事心态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茶艺礼仪(二)能力目标1. 能鉴别六大类茶叶及再加工茶2. 能对不同配置茶叶进行审评3. 能根据各类茶叶选配品茗茶具4. 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调制5. 会进行简单的茶艺表演6. 能懂得各类茶的品尝技艺(三)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2. 了解茶叶基础知识3. 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茶俗4.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茶诗词的鉴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境5. 了解各类茶的冲泡技巧6. 了解茶具知识7. 了解品茶的知识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序 号建议学时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模块一 认识茶叶品种通过闻

3、香、观形、看汤色 辨别各茶叶品种,并认识 中国十大名茶;探究茶叶 命名的奥秘,能判断茶叶 的命名方式以及泡茶的 各项因素。中国茶叶品种及十大 名茶的基本知识;茶叶 命名方式。32模块二 茶叶的鉴别和 评审比较两种茶在色泽、气 味、滋味方面有什么不 同;找出鉴别新茶和陈茶 的方法;能通过测定茶多 酚的方法,鉴别真茶与假 茶新茶和陈茶鉴别的方 法。13模块三 绿茶行茶法使用玻璃杯、盖碗冲泡绿 茶,掌握绿茶冲泡技巧; 能根据客人品茶要求配 置茶具及运用绿茶行茶 法进行茶事服务;能为客 人解说行茶法的每个步 骤,并介绍绿茶的制作过 程、茶的特点;懂得辨识 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多媒体讲授绿茶知识, 准

4、备各类绿茶进行辨 别训练分组练习绿茶的冲泡 及茶艺表演。24模块四 红茶行茶法使用盖碗、茶壶冲泡红 茶,掌握冲泡红茶的技 巧;能根据客人要求进行 能根据客人要求进行红 茶茶事服务;能熟练解说 行茶法的每个步骤,介绍 红茶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能辨识红茶的色泽、香 气、滋味多媒体讲授红茶知识, 准备各类红茶进行辨 别训练分组练习红茶的冲泡 及茶艺表演。65模块五 乌龙茶行茶法使用紫砂壶、盖碗冲泡乌 龙茶,掌握冲泡乌龙茶的 技巧;能根据客人要求进 行台湾乌龙茶、潮汕乌龙多媒体讲授乌龙茶知 识,准备各类乌龙茶进 行辨别训练。8茶、福建乌龙茶的茶事服 务;能解说行茶法的每个 步骤,并向客人介绍乌龙 茶的

5、特点;能应用茶知 识,推销茶叶与茶具;能 辨识不同品种乌龙茶的 色泽、香气、滋味分组练习乌龙茶冲泡 及茶艺表演。6模块六 黑茶行茶法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 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 汤。黑茶的品质特点,黑茶 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 黑茶(以普洱茶为例)。67模块七 花茶行茶法使用盖碗冲泡花茶,掌握 冲泡花茶的技巧;应用花 茶行茶法为客人进行茶 事服务;能向客人解说行 茶法的每个步骤,介绍花 茶的制作过程和特点;懂 得辨识花茶的色泽、香 气、滋味。多媒体讲授花茶知识, 准备各类花茶进行辨 别训练分组练习花茶的冲泡 及茶艺表演。2合计28四、实施建议1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讲课

6、,图文并茂,课堂提问、展开 课堂讨论,还采用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影音资料加以辅助教学。(2)实训教学: 示范教学法:边讲解边操作示范 现场教学法:预先设定情景 任务驱动法:定出具体任务,设计方案 项目导向法:编排茶艺项目,设计、策划活动方案。2 教学条件与环境酒水实训室,主要茶叶品种,各种茶具。3.参考教材与文献教材: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贾红文,清华大学出版社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摒弃传统的一考定型的方式,积极探索了 “全程 化、开放式”的考核体系。考核形式多样,既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 果,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一)本课程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7、”和“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 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形式;(二)技能测试占 40,平时成绩占 20,期末考试占 40。 本课程共 1 学分 ,28 课时,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分标准为: 平时成绩占 20; 实训考核成绩占 40;期末考核成绩占 40。(1)平时成绩( 20)的评分标准:考勤 10:要求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请假,不无故旷课。每 作业 10: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布置的作业。(2)实训考核成绩( 40)的评分标准: 技能操作 20:按照中级茶艺师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规范进行测试。 角色规范 20:按照茶艺师主要岗位设计服务与表演情节,进行角色规范 扮演。(3)期末考核成绩( 40)的评分标准: 测试学

8、生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水平的程度及茶艺表演的技能。六、其他说明 1建议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 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 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3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 过程性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 他评和师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 综合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4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是参考学时,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 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