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664433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建设实施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 湖南省中职示范性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所属专业大类 旅游服务类 项目单位(盖章)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 所属市州 岳 阳 市 项目负责人 丁 明 拯 项目联系人 丁 明 拯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07308386754 手机号码 13762796540 电子邮箱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二一一年五月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

2、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号)和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精神,为更好服务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岳阳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提升,把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特制订本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区域内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省支柱产业,岳阳市优势产业。2010年,旅游业是我省6个产值达千亿的产业之一。按湖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省旅游业产值将达3500亿元。岳阳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

3、丰富的旅游资源。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与旅游收入增幅双双超过20%。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旅游热市”的发展战略和到2015年全市旅游收入实现3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的发展目标。2、区域内旅游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我省旅游业从业人员现有48万人,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为120万人,旅游技能型人才缺口将超过70万,其中岳阳市旅游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近7万人。加速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3、学校具备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的良好基础。我校地处岳阳南湖风景区,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现设有10个专业,共64个教学班,有在籍学生46

4、00余人,在校学生3500余人,教职员工214人,其中高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100余人,外国文教专家2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13人,国家中职骨干教师8人。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民办教育特色实验学校、湖南省旅游教育示范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等荣誉,开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15年历史。(二)建设基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立项为湖南省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对接行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学

5、校成立了有旅游企业现场专家、高校教授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调研,定期研讨,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修正培养目标,形成了适应市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如根据区域内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迅猛发展的产业优化升级态势,学校因势而动,适时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2011年3月,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作法在“职业教育与岳阳经济发展论坛”上作为先进典型推介。2、“订单培养、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框架基本建立。在岳阳市教育局和岳阳市旅游局共同主导下,依托岳阳职教集团和学校董事会,积极推进与地方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成立了由湘北女校和岳阳红乔旅游公司、岳阳湖湘文化旅行社、岳阳南

6、湖假日旅行社等近10家区域内知名旅游企业联合组成的岳阳市旅游业校企联合体,建立了以校企联合体为主体,以人才共育为特征,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框架。专业建设上,有4名合作企业高管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全程指导旅游专业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师资建设上,引进企业技能人才进校上讲台,派遣学校专业教师进厂上工位。合作企业有6名现场专家担任旅游专业兼职教师,近三年累计讲授专业课程480余节,举办专题讲座20余次;相关企业累计接受我校专业教师顶岗实践12人次,实现了优势互补。人才培养上,本专业与5家行业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比例达到53%。学校与岳阳红乔旅

7、游公司联合开办由企业冠名的“红乔班”,为公司培养景点讲解、营销、导游、管理等岗位技能人才300余人。3、“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实行了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专业技能教学按“企业体验式见习学校基本技能教学岗位生产性操作实训”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改变了过去“黑板上讲解,教室里导游”关门教学的学习模式。开办了“岳阳南湖假日旅行社湘北女校分社”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为专业学生开展导游、旅游社基层管理岗位生产性操作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部分工位。注重了专业生产性实训。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特点,在核心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生产性实训内容,充分利用校办旅游产业和校外基地组织实践教学,专业岗位技能课程模块

8、中实训课比例已达40%,其中生产性实训50%左右。强化了顶岗实习。学校制订了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明确了教务处与实习(就业)安置处为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职能部门。详细制订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明确了学生对应岗位的实习内容、时间、要求与考核办法,确保了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时间。构建了校园浓郁的职业文化。开展了企业文化进校、职业文化进班活动。岳阳红乔公司在校内设立了企业文化长廊,展示公司理念、职业道德规范、旅游行业技能标准等职业文化,为学生了解职业文化、体验职业角色创造了条件。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校将导游资格证、营销师资格证等考试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认证考试,

9、近三年,专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对以职业素质、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评价体系和以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境外实习与就业的人数均在20人以上。学校与韩国两所职业院校就加强校际合作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4、“对接岗位、技能为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始构建。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旅游景点讲解、旅游产品营销、导游和旅行社基层管理四大就业岗位群,明确了以培养学生景点讲解、旅游产品营销技能为重点、尽力拓展学生导游带团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由文

10、化基础、综合素质、专业基础、岗位技能四个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文化基础模块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综合素质模块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高雅气质为目标,开设舞蹈、形体、化妆、普通话、演讲、公关策划等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以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专业基本技能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岗位技能模块瞄准旅游业四大就业岗位群,以岗位工作流程为经,以岗位知识和技能为纬,搭建与岗位对接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导游基础课程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现场导游课程采用了现场教学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专业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专业多媒体教学比例达80%以上。实践“

11、教学做统一”。如在现场导游课程教学中,将聆听现场讲解、探究讲解的精彩与不足,讨论讲解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导游词的撰写与修改有机结合,让学生“听、说、议、写”,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有在建的省市级精品课程各1门,先后出版发行专业教材3本。5、教学团队水平较高。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兼职教师6人;专职教师中有外国文教专家1人,高级职称的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12人,100具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省级1名,市级2名,兼职教师6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27%。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近三年,旅游专业培养了3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4名老师成为国家中职骨干

12、教师,5名老师获国家导游资格证,7名教师获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资格;先后选派了2名老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9位老师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有38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教研。“十一五”期间,旅游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研究3项,在省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奖40余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专业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近三年,有龙美华老师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王玉梅老师获得“岳阳市十佳双师型教师”荣誉,尹文君等6位老师获得“岳阳市优秀教师”荣誉。6、实践教学条件较好。近三年,学校累计投入12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专业实训室5个。其中三维导游模拟实训室在湖南省中职

13、学校目前属于唯一。旅游专业现有岳阳红乔公司等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三年来,本专业学生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顶岗实习计10余批共400多人次。7、开发了一批专业教学资源。建有校园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师编制了导游基础等10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计划和考核大纲;开发了导游实务等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购置了岳阳楼等5个景区三维教学软件,张家界等4个风景区风光介绍片;录制了岳麓山等3个景区现场教学光碟;制作了部分专业课程实训教学资料光碟。相关教学资源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依托职教新干线,学校为专业师生开通了个人空间617个,为教学资源共享开辟了全天候绿色通道。8、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改

14、革对接。制订出台了涵盖教学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考核、学生实习管理等在内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初步形成了制度化、全方位和信息化管理的格局。改革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采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考核。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企业、社会三个满意率和学生专业技能考查成绩、学生双证书获证与否等硬指标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强化职业能力考核的一票否决权,彰显出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作用。9、形成了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95人,已培养12届毕业生1536人,举办社会化技能

15、培训近2000人次,为我市、我省培养了一大批旅游行业技能人才。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在75%以上,毕业生上岗后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以上,高者可达14000元,明显高于一般专业。10、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本专业教学质量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就业安置状况好,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全国旅游教育优秀学校和湖南省旅游教育优秀示范点,成为岳阳市旅游教学研究主持学校、岳阳市旅游技能技巧培训基地、旅游小姐国际大赛指定培训机构,成为区域内同类学校同类专业和旅游行业活动组织、经验交流、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的引领学校。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1、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待深化。努力将“联合体”变成“共同体”,合作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均有待进一步拓展。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化。“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改革、“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大力加强。3、实践教学条件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