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64148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定边县第二小学 黄萍摘要: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关键词:计算准确性 运算定律法则 基础知识 综合能力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同样,要想数学学科能学得优秀,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让每个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如何使学生减少计算时的错误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算错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的增加,计算的错误仍然随处可见。数学计算必须正确,这是客观实际对我们的要求。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

2、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计算不准确,决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学起,就要为学生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技能。现在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数学的

3、逻辑运算和推理。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卖菜,别人买了3千克每千克2.5元,你可能计算能力不好要用计算器去按,而计算能力好的口算就出来是7.5元,当你算出来的时候可能别人都又卖了两次菜了。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二讲清算理,掌握法则。 正确的

4、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25乘3等于95,24乘5等于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有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除以1.8等于8,11.2除以0.05等于22.4)这些说明了学生对于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刻。要明白计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5、号里面的。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两个错例中327-(27 75)=375,87乘2除以87乘以2=1中,都说明了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不用谈灵活运用了。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及法则的导出,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数除

6、法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买文具。每枝铅笔0.3元,1.2元能买几枝。学生都知道能买到4枝,但竖式计算时那商应在哪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我就因势引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我们回顾学过的知识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同学们立刻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并且撑握了小数除法的原理,还使新旧知识发生了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讲清算理、掌握法则、懂得理论是十分重要的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7、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 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为此,在练习中,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加

8、减混合运算,总的来说,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提高。四、保证适量练系,提高口算能力。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要正确还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

9、训练实现的。(1)课前34分钟口算。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34分钟口算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可以直接笔答,即手头有一张口算纸,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数量可以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也可以视算,即教师出示一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出答案;还可以听算,即教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2)进行针对性练习。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4637”等进位乘法,练习47+4,34+1等口算,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地进位。 其次加强课堂练习。目前的数学课堂,在情境引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往往是前松

10、后紧,匆忙收场,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一响,教师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所以有必要加强课堂练习。(1)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2)提高练习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回到机械重复的做法。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包括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

11、开放性问题等,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乏味。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等。层次要分明,难易适中。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题目都要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兴奋状态。第三,关注计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回顾、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例如,计算12581258,常有学生得出等于1的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观察一道算式时,要从算式的整体去着眼不能受算式的细节(数

12、据的特点)影响,误认为是两个“1258”相除。 教学实践告诫我们,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五、培养兴趣和意志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

13、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单一机械的计算,学生易于疲倦、分心。教师可在练习形式上巧下功夫,还可以出选择题,判断题,还可以出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小学高年级已学过不少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可以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

14、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六、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

15、号,不错不漏。在计算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那能不出错吗?在计算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

16、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清楚、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交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5、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这就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进行统一分析讲。 6、要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