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62509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日出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研究课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新庄小学 五年级 执教老师:吴安全【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

2、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整合思路】本课教学依据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用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教学目标】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景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

3、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景色的短文。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教具准备】小黑

4、板、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导入课文。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2、读题、审题。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1、 指名读文,思考每段的大意。2、 随文找出生字词引导学生识字、理解应用生词。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请回忆一下哪几段写日出,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1、厚积薄发,加强积累:应用百花园一中

5、的比喻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作为上课口令。2、吟诵经典,温故知新:将生字蕴藏古诗名句,复习积淀双管齐下。3、谈话引入,课件展示日出情景,板书课题。 4、过渡:海上日出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巴金爷爷乘船去巴黎留学,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明白修辞,反问句改陈述句:

6、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巧设疑问,突出主线: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默读课文,画画能体现“伟大奇观”的语句,简单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2、集体交流,顺学而教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

7、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想象着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个人展示)(2)“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3、把握情感,指导朗读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8、,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4、齐读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理出思路,按顺序背)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谈话小结,学习写法1、渗透观察,养习惯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2、 总结写法,指明灯结构安排是:总起-分述-总述;写作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有详有

9、略:一六段略写,二三四五详写。3、 延伸拓展,陶醉美太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温暖的象征。尤其是经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的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板书设计】 总起-时间、地点 日出前-浅蓝 红霞 (色美) 分述 日出时-半边脸 圆东西 (形美

10、) 海山日出 有薄云:透过 灿烂 雄伟壮丽 日出后 (光美) 有厚云:金边 光亮 总结-伟大的奇观【教学反思】由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首先在课的设计上我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范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有学生自由的读,有学生尝试的读,有老师有层次指导的读,在层层指导下逐步达到有语气的读、有感情的。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其次充分联系图片,运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直观形象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再次,我重点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品尝美,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理解,体会语言背后的东西,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在延伸拓展中陶醉美,总结写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紧扣文章设计总结语,以小诗结束全文,深化主题;优化作业,让自然美继续延伸。另外,在课堂中,我还注重引入经典诵读,厚实学生的积累,让语言文字美熏陶学生,培养爱国情感。本节课存在的缺憾:1、准备不充分,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教学节奏缓慢,理解不够深入;2、教师引的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3、平时的教学不够扎实,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