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必修3 《杜甫诗三首》二、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2、鉴赏诗歌语言意境三、课文知识分析1、走近杜甫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吏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九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眷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往投严,严武死后,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了两年,继而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2、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也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四、帮你总结杜甫诗风——沉郁凝重五、课外拓展: 《秋兴八首》(二至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咏怀古迹五首》(一、二、四、五)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六、新课导学见过了诗仙,看过了诗圣下一节课,我们走近另一位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共同来学习他的诗作名篇——琵琶行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故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整理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整理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在这首词中,整理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赏析一】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 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 ”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 ”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湖光起首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秋色”、“千里湖光 ”,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故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
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张孝祥一生英才奇气,如果说在《念奴娇·过洞庭》词中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豪迈气势,使南宋魏了翁为之倾倒,盛赞此首“在集中最为杰特”(见《鹤山题跋》卷二)那么在这首词中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象,同样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格。
赏析二】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所感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整理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像“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的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整理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整理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将要起风,皆是妙笔下片写停船后整理的心里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整理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成龙宫的音乐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整理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