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655336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身医学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度研究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科学。 心身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发生、发展受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心理社会 因素(心理应激源)引起机本应激反应,导致疾病发生。心理应激在心身疾病发生、发展中 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心理应激 当个体面对冲突、挫折、烦恼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及躯体行为方面的反 应,此时称机体应激状态。心理应激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适度心理应激、促进人应对挑战、提高适应能力。 过度心理应激、降低社会功能、降低抵抗力致病。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来源广泛(躯体、心理、社会、文化)2、

2、 应激是一种反应塞里认为应激是一种机体对环境需求的反应,是机体固有的、 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功能的防卫反应。临床:不同的病人,可表现相似的症状、体征 实验:不同刺激会使动物产生一组相同的症状群,塞里将这组症状群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划分三个反应阶段: 警戒期限肾上腺分泌增加、血压上升,P与R加快,心脑血量上升,血糖上升。有 助唤起防御能力,以应付紧张情境。 阻抗期 对应激源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衰竭期肾上腺增大,L系统紊乱一一耗竭 若刺激仍不解除,最终导致死亡。3、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威胁二、应激过程 应激过程可分输入、中介、反应、结果四部分: 输入中介反应结果(一)应激源应激源(stres

3、sor )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向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对的要求,经个体认知评 价后引起心理或生理反应的刺激物。1、生物性应激源 指作用人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理化、生物学(温度、 辐射、电击、噪音、损伤、病原微生物、疾病)2、心理性应激源 指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不切实际予期、凶事预感、工作压力、生活冲突、人际矛盾)(二)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对它们的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因素。察觉与认知评价是决定个体对 刺激是否引起防卫和抵抗的关键。1、察觉 每个人都以自身不同方式来察觉环境刺激,这也是各人对同一应激源会引 起不同反应的原因。2、认知与评价 人生会遇到无数应激事件,

4、是否有意义取决于认知评价,个体对事 件的认知评价常受性格、气质、经历、教育、信仰、人生观的影响。(三)应激反应 当机体经认知评价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和心理生理中介机 制作用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称应激反应。1、生理性应激反应: 生理性应激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最终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甚至毛发 在应激条件下有大脑皮质、特别是前额区“认知脑”、边缘系统“情绪脑”及下丘脑的 积极参与。应激的生理反应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调节应激事件 刺激F下丘脑 激活F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车一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5、素大量分泌一中枢N兴奋性增高交感一心跳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血糖血脂升高L付交感一一心跳变慢、血降下降、血糖下降、眩晕、休克 心理神经内心泌中介机制 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调节应激事件一一下丘脑一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脑垂体门腺系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促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合成与分泌血ACTH和皮质醇升高_I 尿17羟皮质醇升高J 血糖f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f,抑炎症、蛋白分解、增加抗体一盐皮质激素f,血容量升高。肾上腺皮质是腺垂体的重要靶腺之一。 紧张生长激素分泌上升、情感剥夺生长激素分泌下降。 心理神经免疫机制事件二下丘脑皮质醇分泌增加激素水平紊乱

6、胸腺、L组织退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C活动下降、嗜酸性粒C下降、中性粒C向炎症部位移动受阻。2、心理性应激反应 情绪反应 应激可使人“认知偏差、情绪激动、行为刻板”,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是应激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有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焦虑(最常见)是人予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担心等情绪状态。 适度可上升人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考试焦虑 应激的认知反应应激时,认知能力可不同程度下降,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思维及想象力下降, 如临考前的学生常低估自己的能力 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重病后的病人)、敌对与攻击(拒医拒药)、失助与自怜(四)应激的

7、结果1、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不能离开刺激,否则无刺激的单调状态出现幻觉2、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急性焦虑反应(烦躁、过敏、震颤、厌食、腹不适)急性应激反应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出汗)I过度换气综合症(R困难、窒息感、心悸)慢性应激反应神经血管性虚弱:易疲劳、胸痛、心悸、R困难 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三、心理应激的应对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 施,是人们用来控制应激事件的对策。(一)情绪关注性应对1、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当个体在应激情

8、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是精神 科的核心内容之一。(1)否定使用把令人不愉快或痛苦的事完全否定或彻底“忘掉” Ca症病人拒不认患病现象。(2)退行: 遇到困难时,用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成人表现幼稚的言行。(3)幻想:遇到难以实现的愿望时,梦想进入异想天开的境界,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白日梦”(4)反向作用:以“矫枉过正”处理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行为所采用的方法。“此地无银三百两”,强迫 意向“怕自己杀人,见到锐器就紧张不安,惟恐失控去杀人。”(5)合理化(文饰作用) 指个体遭受挫折时,常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做出解释以摆脱痛苦。“破财消灾”“知足常乐”“比上不

9、足,比下有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6)升华(是人适应环境最具积极意义的防御机制)指将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和欲望导向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 发明创造、文学艺术活动、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7)幽默(属积极成熟防御机制) 人处于尴尬境地时,以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自我解嘲,使自我摆脱困境。(8)潜抑作用(压抑) 把不能被意识接受的念头、情感和冲动,抑制到潜意识中去。 长时压抑有损健康,应挖掘与发泄出来。2、重新评估情境,将消极转积极3、减轻紧张镇静剂锻炼放松训练(二)问题关注性应对1、事先应对:获取信息想象、实践、排演,增加应对能力学会解释消极情绪2、社会支持:指由他人提供的有益于应对应激的帮助。

10、(信息指导;关怀教育、鼓励) 第二节 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概念 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二)心身疾病分类1、内科心身病 原有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喘、甲亢、糖尿病、习惯性便秘2、外科心身病 全身性肌肉病、书写痉挛3、女科心身病 痛经、经前紧张症、功血、心因性闭经、更年期综合症4、儿科心身病 遗尿症、支喘5、眼科心身病 原发性青光眼、眼肌疲劳、眼肌痉挛6、口腔心身病 口腔溃疡7、五官科心身病 美尼尔综合证、“梅核气”、耳鸣、晕车、口吃8、皮肤心身症 N 性皮炎、瘙痒症、多汗症、牛皮癣、白癜风9、其它与心因有关的疾病 肿瘤、肥胖症(三

11、)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当心理社会因素的信息被察觉、认知评价后,由新皮层通过边缘系统唤醒应激系统(自主N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改变或病变。二、心身疾病诊断与防治原则(一)心身疾病的诊断1、躯体诊断2、心理诊断 通过心理检查完成 访谈、心测、行为观察(二)治疗原则1、适应环境 2、药物治疗,降低负性情绪 3、心理治疗(人格、应对方式、调节)(三)心身疾病的预防1、个体预防 培养健全人格锻炼应对能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社会支持2、社会预防从个体不同年龄段的心理保健及不同群体心理保健着手,维护身心健康三、常见的心身疾病(一)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 10%以上,城市大于

12、农村 1、心理社会因素 是嗜盐、肥胖、家庭史外的第四大原因(1) 社会文化因素:安居乐业区 低;应激与冲突明显地区 高。(2) 心理因素:生活变故与创伤性事件与高血压有关,二战时苏联由战前 4%上升至 64%。各种引起心理紧张的情绪(尤愤怒、恐惧、焦虑)均可使血压升高。(3) A 型行为 时间紧迫感,竞争性强,敌意。2、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生物反馈、自律训练、气功、太极拳(二) 冠心病1、心理社会因素(1) A型行为是B型行为的2倍。( 2 )应激事件引起的急剧情绪波动是重要病因,病前6 月常有重大生活事件。( 3)不良行为习惯,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2、心理综合防治( 1 )心咨:帮助

1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学会调控情绪。( 2)生物反馈治疗。( 3 )运动:适度运动可下降血粘度,下降血小板聚集性,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三) 消化性溃疡胃肠机制和结构形态完整与情绪密切相关1 、心理社会因素 发病、复发、恶化、迁延难愈与心理冲突与应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 )生活事件:失意、亲人亡故、离婚、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乱。 心理因素为诱因大约 5%-20%( 2)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 既可作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又可改变病程,影响转归。 内向及神经质:表现孤僻、好静、过分思虑、事无巨细、情绪易波动、愤怒常受压抑( 3 )不良情绪反应 迷走兴奋性升高、胃液分泌上升、胃酸增加、胃运动下降。2、心理

14、治疗在使用抗酸剂、抗胃蛋白酶剂、自主N阻断剂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行为调整+情绪安 定,饮食习惯的培养。(四) 支气管哮喘1 、心理社会因素( 1 )情绪:不稳定( 2)人格特点:依赖、敏感、被动、神经质( 3 )早期习得经验:继发性获益2、心理治疗 改变不良家庭教育模式;指导和鼓励自我照顾,提高安全感。(1) 支持疗法 支持性语言:解释、保证、鼓励、指导(2) 行为治疗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生物反馈(五) 恶性肿瘤WHO 将恶性肿瘤划分为“生活方式病”,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烟酒、缺乏运动、 应激等均可使人患肿瘤、存活时间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1)心理应激:生活变故引起的慢性心理压力和高度情绪

15、应激与肿瘤发病有关。 家庭不幸:工作学习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良,在胃Ca和乳腺Ca发生中起重要 作用。(2)人格特征:C型性格一一性格乖僻、小心翼翼、压抑我国研究肿瘤易患性格:多疑善感、情绪抑郁易躁易怒忍耐力差沉默 寡言、冷漠 孤僻、脾气古怪(3)消极情绪:抑郁使人易患肿瘤或加速肿瘤进展。2、心理治疗与预防(1)自我重建:强化生存意识,增强信心与期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2)给予心理支持:主动接近患者、了解心理动态; 积极交流,包括对死的看法,树立乐观态度。(3)自我放松训练:消除紧张、调动机体抵抗力。瞑想法、气功、催眠等。(4)预防:正确处理生活事件积极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参加社会活动第七章 心理咨询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压 力,导致大量的心理问题。为了调整心理状态,心理咨询成为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