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456547280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2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大陵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第1题:(0 8浙 江 五 校 联 考)(8分)左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右图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匚为内质网高尔整体细隐展后前(1 )此 细 胞 与 高 等 植 物 细 胞 相 比,一 定 不 含 有 细 胞 结 构是。(2 )抗 体 从 合 成 到 分 泌 出 细 胞,经 过 的 细 胞 结 构 依 次 是(用 标号)。(3 )在 抗 体 分 泌 的 过 程 中 要 消 耗 能 量,提 供 能 量 的 场 所是(4)请你在右上图中

2、根据“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画出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答案】(1)细胞壁、大液泡、叶 绿 体(2分,回答不完整不给分)(2)-一一 一(2分,不写出也给分)(3)细胞质基质、线 粒 体(2分,只答线粒体一个给1分)(4)(2 分)第 2题: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 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种子表现为圆粒.与圆粒豌豆相比,皱粒豌豆味道更为甜美,原因是.(2)D 基因可突变成d,、&基因,它们的表达产物如下:基因表达产物(表示氨基酸序列相同)D丙氨酸组氨酸d

3、苏氨酸组氨酸.也苏氨酸组氨酸据表可知,d 在 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d 在 d 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3)豌豆为一年生植物,若想在一年内获得矮茎皱粒种子,可将高茎圆粒植株(D d R r)所结种子种植,.(4)在圆粒豌豆群体中,结出了几粒皱粒种子,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答案】(1)皱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内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2)替换 替换或增添或缺失(3)从矮茎植株所结的豆粒中,选出皱粒豌豆种子(4)取皱粒种子种植在与圆粒豌豆相同的环境中,观察所结种子的形状,若全为皱粒,说明是可遗传变异;若全为圆粒,说明是不可遗

4、传变异【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的原因.【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转录形成的m R N A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会引起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碱基对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往往会使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替换,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往往会导致从突变位点之后的多个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会导致蛋白质中的多个氨基酸改变.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可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5、解答】解:(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使种子表现为圆粒,皱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内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因此皱粒种子更甜美.(2)由表格信息可知,D突变为d,后,表达产物,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2 2 9位的丙氨酸变成组氨酸,因 此d,在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替换;D突变为d后,表达肽链明显缩短,且2 2 9为氨基酸种类也发生替换,与d l表达的产物,肽链明显缩短,因此d,在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或增添或缺失,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3)由题意知,D d R r表现为高茎圆粒,因此矮茎皱粒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是纯合子,若想在一年内获得矮

6、茎皱粒种子,可将高茎圆粒植株(D d R r)所结种子种植,从矮茎植株所结的豆粒中,选出皱粒豌豆种子即可.(4)可遗传变异可以将性状传递给后代,不遗传变异不会将性状传递给后代,在圆粒豌豆群体中,结出了几粒皱粒种子,要判断是否是可遗传变异,可以取皱粒种子种植在与圆粒豌豆相同的环境中,观察所结种子的形状,若全为皱粒,说明是可遗传变异;若全为圆粒,说明是不可遗传变异.故答案为:(1)皱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其内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高(2)替换 替换或增添或缺失(3)从矮茎植株所结的豆粒中,选出皱粒豌豆种子(4)取皱粒种子种植在与圆粒豌豆相同的环境中,观察所结种子的形状,若全为皱粒,说明是可遗传变异

7、;若全为圆粒,说明是不可遗传变异第3题: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条件下,光合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0.15%Y c d_ 0.0 3%U in 的 基 因 型 分 别为、。若H L同时具有A、B抗原,则M为0型血的概率 o如H I,与基因型为H H I i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血型及比例是。【答案】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来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2)hh I I ,H h I I H h I 1 I 1/4 A 型:B 型:A B 型=2:1:1解析:【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血型决定和自

8、由组合定律以及图谱分析、推断、计算能力,难度大。第1 3题: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S D)的致病原因多样。某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新的S D患病家系,对其致病机理展开研究。口ll-l-nlu-l111-20病想o 正常I-I.1-2.Il-I.M-l测序绯果和Gn-2,ni-2酒序结果ILIL().O,C G TC-G A C,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结构A是_ _ _ _ _ _ 主要作用是。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 中 所 示 结 构 以 外.还 应 该 含 有。(2)用图中质粒1 和 H 基因构成重组质粒,应选用 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 限 制 酶 处 理 效 果 的 因 素

9、可 能 有(多 选)。反应温度 缓冲液p H 限制酶的浓度 D N A 样品的纯度(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1 1 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 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 筛 选 平 板 培 养 基 中 添 加,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 操作。(4)P C R 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 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A.引物 I :?G C G A A T T C?,引物 H:?C T C A T A T G?B.引物 I :?G A A T T C C C?,引物 H:?C A T A T G A G?C.引

10、物 1 :?G G A A G C T T?,引物 I I :?A A G C T T C C?D.引物 I :?C T C A T A T G?,引物 I I:?A A C C T T A A C C T T?【答案】(1).启动子(2).提供R N 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3).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4).N de EEc oR I (5).(6).抗生素A 和抗生素B (7),无菌(8).A B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和D N A 连接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图,能根据图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准确判断

11、使用D N A 连接酶连接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1)据题图分析,由质粒1 的结构、及质粒1 和重组质粒上都具有A可推知,A是启动子,其作用是提供R N 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而质粒1 中已经含有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抗生素A 抗性基因),故答案是目的基因、终止子。(2)结合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确定用图中质粒1 和 H 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N de l、Ec oR I 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酶的因素都影响限制酶的处理

12、效果,所以可能有温度、P H、酶浓度和底物的纯度,即。(3)对两种质粒的标记基因进行分析后可知,质粒1 上含有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质粒 2 上含有抗生素B的抗性基因,所以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o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知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第 15题: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光能I/c s TI光 皮 面 暗 皮 国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甲装置 乙装置图2由回 I图1(1)填出图1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a,b,c(2)光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和 Od0此过程为暗反应提供了(3)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4)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d降至极低水平,则小

13、麦叶片中的三碳 化 合 物 含 量 会 突 然,其原因是;若降低d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5)实验小组想利用图2装置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回答有关问题。若乙装置为对照组,则其和甲装置的区别应为 o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时,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 溶液(NaOH或NaHCOs)。若实验结果是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 c 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 移动4 emo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时,在甲、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 溶液(NaOH或NaHCOj。将两装置放在 环境中1小时,温度与(2)中温度相同。若实验结果是乙装置中红墨水滴I可右移动0.1 c m,甲装置中红墨水

14、滴可 移动 1.5 cm。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强度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 移动cm。【答 案】(1)02 AT P H C02(2)类囊体薄膜 AT P H(3)AT P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降 低 缺 乏 形 成G的原料 缺 少AT P和 H,缺 乏 H和AT P还原三碳化合物(5)装置中放置死亡的植物N a HCS 右 NaOH黑 暗 左 右 5.1第1 6题: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基因型为Aa Bb DD,请回答相关问题:正客体,意(1)在该个体的(器官)中可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相。正常情况卜 一,乙细胞分裂所得2个子细胞

15、的基因型可能是一;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2)在甲与丙细胞中,含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对 数 分 别 为、o甲细胞中1上 的A与2上 的a形 成 的 原 因 可 能 是;丙细胞中3上 的A与4上 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3)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 段(填 序 号 一 )。【答 案】(1),睾丸(或精巢)(2).AABBDD 和 a a b b DD 或 AAb b DD 和a a BBDD(3).精细胞(4).6 (5).0 (6).基因突变(7),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8).试题分析:甲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均等分裂,说明是雄性动物

16、体内初级精母细胞;丙发生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丁中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前、中期;有丝分裂后期。(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甲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为初级精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雄性个体中只有睾丸(或精巢)中才可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加倍,因此所得2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和a a b b DD或AAb b DD和a a BBDD。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2)甲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甲与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6、0。甲细胞中1上 的A与2上 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丙细胞中3上 的A与4上 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离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3)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比可知,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段。第1 7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