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52527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研修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修总结第三年的研修在炎热的夏季又如火如荼的开始了。今年的研修只有集中研修的6天时间,短短六天的远程研修已经接近尾声,回首刚刚走过的研修之路,无限美好尽收心底。从曾琦老师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到吴正宪老师的如何做课例研究,从于爱敏老师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到王枚老师和王燕凌老师的圆的认识,从“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到“同课异构”,从“话题讨论”到“我来提问”这点点滴滴的关怀呵护着我们一线老师快速成长。是的,我们的理念在专家同行的引领下悄悄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关注课前预设到关注课堂生成,从关注分析解决问题到关注发现提出问题这次研修我负责了4个小组,七小的三个组和一个

2、七小综合组(七小教师和二十三中小学部教师)。在这次研修学习中,一篇篇优秀的作业、随笔和评论犹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一扫研修带来的忙碌与疲惫,带给我诸多的震撼与思考。一、 感动今年的任务相比去年是轻的。由于只负责四个小组,让我有时间和组长们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被他们以及他们的学员所感动。(一)有感于组长孙爱文老师只参加工作两年,由于工作非常的认真,还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于是今年让他担任了七小2组的组长。没有想到的是他面临的困难是最多的。有50岁以上的老师,有一些已经不带数学学科多年的老师,还有请病在家的老师,学习需要他去督促甚至去帮着完成。为了能为组里挣得更多的积分,他认真的完成着评论

3、和发表随笔。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照顾组里的学员,让我尽量去推荐学员的作业和随笔,他自己的一般都留到最后,有的时候没有名额了,也就无法再推荐了。陆海英已经担任组长第3年了。她组里的成员都是学校的精英,所以她不用为学员操心。但是由于她带着学前班,所有的工作都放到了晚上回家以后完成。尽管很劳累,只要任务一下来,她马上去传达并抽时间完成。(二)有感于老教师老教师们已经研修第三年了,对整个过程是熟悉了,但是他们的操作还是比较慢的。每天都能看到许多组长写出有关感动老教师的随笔。有的是带着老花镜工作,有的用手写下来请别人帮忙敲上去。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从来不愿意被年轻人落下。每天我浏览作业时,总是发现他

4、们的作业总能按时上交。而对于他们有着几十年的经验来说,这些作业都是小菜一碟了。(三)有感于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都非常的认真,从他们的作业和研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可以看出他们平时是非常爱学习的。他们的作业都能理论联系实际,既有自己的教学经验,也有学习的反思。他们在研修不断完善,不断成长。有许多的老师都特别要求上进,写完随笔或作业后就告诉我:“这是我的原创呀,给我推荐吧!”为了让老师们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调动积极性,只要当我看到他们作业有所进步就给推荐了。二、 学习(一)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专家与教师近距离接触的通道。我们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5、转变教育观念。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远程研修为教师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这次我们在研修学习上针对性特别强。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吴宗宪教授,加强对我们专业进行培训,有学生活动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双对接等,以及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圆的认识等优秀的课例,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的头脑,同时,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其教育教学发展的理解,使我们的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课例的学习,已经由以前的基本模式变成了三种模式。更是让我们老师开阔了眼界。每一专题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数学思想;欣赏到精彩的数学课堂;和同事们探讨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三)促

6、进教师成长从老师们的随笔中可以看到,多数老师都能从这次专题学习以及课例学习中有所收获。并打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去。通过研修,我相信有许多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感悟、有所应用、有所提高。而我自己在新赏到别人的精彩的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由于看书少、不学习,理论知识严重缺乏,无法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组织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没有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群体的作用。所以我要认真学习、认真反思,在借鉴中不断创新、超越。三、困惑有的老师不能很好的阅读学习园地的讨论话题。比如专题七要求老师们用一个片段来呈现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是有的

7、教师写的是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有的全是理论知识,有的片段只有老师的问题。我们教育孩子要读题、审题。可是我们自己在做作业时都不按照要求来,又怎么可能去指导好学生呢?研修作为教师的一次充电学习,无颖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有的老师把它当作一项负担,点开学习任务,转移阵地,只待数据变“绿”即可。作业东拼西凑,评论“南剪北贴”,最后一无所知。试想,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时,你又有何感想呢?随笔中大话太多。多数都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研修,还有的老师直接把歌词修改成研修的内容。我觉得我们的随笔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要写出与当天学习有关的反思。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可以反思听到、学到的内容。千万不要无病呻吟。研修的这些日子,是劳累与快乐交织的。每天的工作让我们身体感到了极度的劳累,但当看到老师们写出那么多文笔优美的随笔和分析透彻的作业时,我又觉得是快乐的,研修是有意义的。“当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是幸福的”。我们每天聆听专家的报告、学习课例是一种幸福,轻轻敲打键盘精心推荐每一份作业、随笔和评论是一种幸福。让我们共同体味这种幸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