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494885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带数据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实验报告详写【实验目的】1.掌握拉伸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变化的原理和方法。3.进一步学习用逐差法,作图法处理数据。4.多种长度测试方法和仪器的使用。【实验内容和原理】1测定金属丝弹性模量假定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伸长L,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应变L /L与外F/S成正比,即E称为该金属的杨氏模量1由此可得:2其中F,S和L都比较容易测量;L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变化量。2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图3-1当金属丝受力伸长L时,光杠杆后脚也随之下降L,在较小即L b时,有L / b = tan1假设望远镜中

2、的叉丝原来对准竖尺上的刻度为;平面镜转动后,根据广的反射定律,镜面旋转,反射线将旋转2,设这时叉丝对准新的刻度为。令n= |,则当2很小即n D并维持镜面与i时,有n / D=tan2由、得,L b n / (2D)。3由以上可知,光杠杆的作用在于将微小的伸长量L放大为竖尺上的位移n。通过n, b, D这些比较容易准确测量的量间接地测定L。其中2D/b称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34为减小实验误差依次在砝码钩上挂砝码每次1kg,并注意砝码应交织放置整齐。待系统稳定后,记下相应十字叉丝处读数i=1,2,6。依次减小砝码每次1kg,待稳定后,记十字叉丝处相应读数i=1,2,6。取同一负荷刻度尺读数平均值

3、i=1,2,,65.按逐差法处理数据的要求测量弹性模量。计算对应3Kg负荷时金属丝的伸长量i=1,2,3,及伸长量的平均值将,L,D,K,d各测量结果代入3式,计算出待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4【实验仪器】弹性模量测定仪包括:拉伸仪、光杠杆、望远镜、标尺,水平仪。钢卷尺5M。螺旋测微器0.01mm。游标卡尺*=0.05mm。台灯、砝码。【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一、调节仪器a调节杨氏模量测定仪三角底座上的调整螺钉,使支架、细钢丝铅直,使平台水平。b将光杠杆放在平台上,两前脚放在平台前面的横槽中,后脚放在钢丝下端的夹头上适当位置,不能与钢丝接触,不要靠着圆孔边,也不要放在夹缝中。二、

4、光杠杆及望远镜镜尺组的调整1.调节光杠杆1.将望远镜放在离光杠杆镜面约为处,并使二者在同一高度。2.调整光杠杆镜面与平台面垂直,望远镜成水平,注意光杠杆的中心可能会不稳,在调节的时候,要注意在光杠杆支架上的槽与光杠杆尖脚的契合,在此步骤前应先测量好b的值。2.调整望远镜1移动标尺架和微调平面镜的仰角,及改变望远镜的倾角。使得通过望远镜筒上的准心往平面镜中观察,能看到标尺的像,在实验中,由于初次接触,这一步骤所花的时间较长,最后发现,使准星对准镜中的标志的像才能够几率较大的到达实验要求。2调整目镜至能看清镜筒中叉丝的像;3慢慢调整望远镜右侧物镜调焦旋钮直到能在望远镜中看见清晰的标尺像,并使望远镜

5、中的标尺刻度线的像与水平线的像重合;4消除视差。眼睛在目镜处微微上下移动,像与标尺刻度线的像出现相对位移,应重新微调目镜和物镜,直至消除为止。3.试加八个砝码,从望远镜中观察是否看到刻度估计一下满负荷时标尺读数是否够用,假设无,应将刻度尺上移至能看到刻度,调好后取下砝码。三、测量采用等增量测量法1.加减砝码。先逐个加砝码,共五个。每加一个砝码(1kg),记录一次标尺的位置;然后依次减砝码,每减一个砝码,记下数据。 (所记和分别应为偶数个。2.测钢丝原长L。用钢卷尺或米尺测出钢丝原长两夹头之间局部L。3.测钢丝直径d。在钢丝上选不同部位及方向,用螺旋测微计测出其直径d,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

6、.测量距离D。注意一定要使卷尺保持水平,先将光杠杆平台与望远镜调至同一水平面,再测量距离,一定保持卷尺水平,否则会成为误差来源。5.测量光杠杆常数K。用荧光笔在光杠杆的脚上涂抹,再将光杠杆微用力压在白纸上,作图,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出K的值。6.再重复上述步骤1,两次结果取平均值。【实验数据】表1钢丝的直径表2 测量数据次数力N加砝码减砝码11.004.44.44.422.007.48.07.733.0010.911.111.044.0014.014.114.1次数123450.6690.6690.6700.6700.6690.6694-0.0004-0.00040.0006 0.0006-0.

7、00040.0007的不确定度:=0.564cm2.0310.564cm的A类不确定度:0.0007mm的B类不确定度:0.004mm合成不确定度:mm d=0.6690.004mm L =45.00 0.05cm d=0.6690.004mm K=70.00 0.02mm D=159.80 0.05cm由于因此对应的误差传递公式为:实验结果:【问题与建议】1分析实验中那一项结果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最大,如何减少.2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利用到每一个实验数据,减少误差较其他方法更准确3本实验中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些条件是怎么提出的,.你能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金属丝有没有超过弹性限度镜面、钢丝和直尺三者平行,砝码交织放置,望远镜和平面镜在同一平面上,(2)有前后两次实验知道,可判断在弹性限度内4两根材料一样,而粗细、长度不同的钢丝,在一样的加载条件下,他们的伸长量是不是一样的.弹性模量是否一样.伸长量不一样,。.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