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6459762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县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统一安排,为更好地开展学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给广大师生创造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县教育局“平安门源”创建办的指导下,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发挥法制副校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实现年度创建工作目标,为西滩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工作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扎实工作,使各小学平安、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更加规范,防范措施到位,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200

2、6年力争使60%的校园达到“平安校园”的标准。 二、时间步骤根据县教育局安排,“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共分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阶段、组织实施阶段、自查自评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安排部署、调查摸底阶段(2006年1月至4月15日)1、集中召开动员大会根据县教育局“平安门源”创建办的统一要求,“平安校园”创建将召开由“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参加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动员大会,进行集中动员,使参会人员进一步认识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2、认真组织宣传一是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结合“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

3、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开展送法进校、进户活动。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刑法、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知识。二是加强宣传鼓动,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承担主要职责,创办宣传专栏,制作长期性宣传标语,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3、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做好工作部署,落实工作任务。4、 “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重点查找影响校园稳定、平安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困难。5、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平安标准大讨论。通过了解,掌握平安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

4、的实际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4月15日至10月底)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制度,为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建立工作档案。2、启动各项基础工作。3、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活动。4、加强内部常规管理,严格报告制度,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安全有序。5、加强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文明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明意识。第三阶段 自查自评阶段(2006年11月1日至15日)各中小学(园)对前几阶段的工作认真进行梳理,召开各类会议进行评议。结合教育实际,认真对照查摆,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5、第四阶段 申报、考评阶段(2006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各校做好对达到标准的“平安校园”的申报工作,对申报的校由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同时,要积极做好迎接省、州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第五阶段 命名阶段(2006年12月)对达到“平安校园”标准的学校(园)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进行命名。三、创建“平安校园”基本原则教育系统实现“平安校园”创建的目标,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根据本校(园)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误、措施不得力,给建设“平安门源”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坚决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对第一责任人追究领导责任。1、

6、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的原则。2、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3、坚持各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原则。4、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5、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6、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实效的原则。7、坚持党对平安创建工作领导的原则。四、创建的主要工作1、强化对各中小学、幼儿园治安重点难点的整治,搞好师生安全和校材保卫工作。各中小学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整治娱乐场所,网吧等公共场所,禁止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网吧上网,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对学生的管理,不断净化校园环境。2、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和准确掌握学校的矛盾纠纷,预防杜绝群体性

7、事件的发生。对学生中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抓源头,确保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3、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要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为核心,加强各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内部防控网络,充分发挥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性防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治安防范体系。4、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实现和完成各个阶段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计划,明确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主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在师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

8、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突出抓好普法工作的落实。使法制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脑子,增强广大师生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意识。同时要加大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力争使德育教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5、加强宣传鼓励,加大宣传力度。各中小学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共创平安,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规范有序的教学秩序。各中小学主要负责人要结合实际、特点及平安创建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撰写调研报告,各校要创办宣传专栏,制作长期性宣传标语。6、净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既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又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所以,各学

9、校一定要切实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学校与共青团、工会、妇联相互配合,与公安、司法、文化宣传等部门紧密联系,学校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要做好后进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各中小学要聘请法制副校长,并要规范工作管理,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不断改进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网吧的监督管理,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7、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在县综治委统

10、一协调下,进一步健全学校与宣传、公安、文化、卫生、工商、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规范管理,清理取缔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三室两厅”和网吧,整治周边治安、交通、卫生环境和秩序,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五、具体要求1、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2、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纳入议事日程,和本单位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和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3、明确任务、齐抓共管,要把抓创建活动的精力放到学校的安全建设上;放到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上;放到对每一件具

11、体矛盾纠纷的解决上;放到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上。4、根据各校实际,实行分片管理,分片包干,形成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任务的从校内到校外的教育综合治理新格局,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及广大师生的安全,从而使学校成为最安全、最稳定、最健康的单位之一。5、加强信息通报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明确专职信息员一名,善于发现和上报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和反映将各个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各类工作信息每月上报不少于3份(基层学校以学区为单位)。同时,各校(园)要严格执行重大情况、重要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对于隐瞒不报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经查实,依法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