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41462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1. 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 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2. 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3. 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 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岀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

2、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5.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答: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 生活自理能力。1. 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答: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 ,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 响。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如在教育活动中处

3、理好主客观的关系及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有利于提高个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满足人体特征的发展、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使个 体积极地、能动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2. 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陶行知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要解决儿童的创造力,他主张“六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2)解放儿童的双手;(3)解放儿童的眼睛;(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3. 发展适宜

4、性课程应有哪些特点?答: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是: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能够考虑同一组儿童不同年龄和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活动。(1)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2) 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3) 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4)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关联的。4. 幼儿岀现入园适应不良的原因是什么?答:幼儿之所以岀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为:(I) 环境的巨大变化;家庭的因素;(3) 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5.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答: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

5、异主要体现在:(I) 目的性和计划性;教育对象;(3)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1. 如何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目标?答:(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a) 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2) 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 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b) 处理好智育和德育之间关系;c) 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d) 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2. 试述如何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答: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和谐的生活气氛:a)家庭成员互敬、互爱

6、、坦诚、和蔼;b)文明行为、文明语言;c)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2) 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3) 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4) 属于儿童的天地。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岀了哪些挑战?答:我国人口现状是:(I) 现状:人口基数大,年增加壁多,与一些发达国家比,入口年龄构成相对年龄,但正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我国农村 人口比重大;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人口素质较差,如遗传病、新生儿畸型、低智儿发病率为世界之最;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小,等等。趋势:21世纪人口将平稳增长;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入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

7、加。(3) 人口状况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 育的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1. 环境决定论:答: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2. 发展: 答: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3. 独立自主原则:答:指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

8、行各种活动,杜 绝包办代替。4. 游戏化方法:答: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儿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包括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1 .简述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答:(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2) 发展儿童的主动性;(3) 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4) 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2 .简述学前班的教育要领。答:(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2) 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9、惯和读写算等能力,为入小学打下基础;(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3. 运用环境体验法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答:(1)所创设的环境要富有儿童情趣,不宜成人化;(2)为儿童提供熟悉的利于开展想像与拟人化交往的环境;(3)注意环境的可体验性、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4)可在局部环境中提供不太完善、不太平衡的环境让儿童去体验环境中不尽完善的一面;(5)随时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凋整环境布置;(6)教师、家庭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神环境的一致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1 .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请你谈谈活动性原则实施的具体要求。答:(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2 )鼓

10、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 )活动是多样的;(4)活动不是装饰品。(联系实际说明略)2 .试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1)爱心。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2)观察力。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幼儿 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3)沟通能力。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幼儿教师的沟通对象不仅包括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 包含与家长的沟通,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沟通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4)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5)科研能力;(6)写作能力;(7)自学能力;(8)以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每一个

11、要点适当展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曾风行 “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强行给自己的子女进行盲目 的早期定向培养。有的父母在孩子未岀生时就买好了钢琴,企图把宝宝培养成为钢琴家,有的家长在孩子一 两岁时就强行要他背古诗、练书画等等。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 兴趣班、特长班。总的来说,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请你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谈谈如何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答:原因:(1)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2)家长的功利需要(3)应试教育的压力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应注意:全面发展的

12、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 别差异性。因此要根据儿童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在“面面 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岀,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 值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1. 幼儿常规答:即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 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2. 幼儿园环境答:从广义上讲,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13、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 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 幼 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3. 完整儿童答:指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 长和技能。4. 移情法答: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 ,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1. 简述提

14、倡保教结合的必要性。答:(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结合的;(2)保育有了新的内涵。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随之现代保育不仅包括对孩子身体的照 顾,也包括了对孩子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3)保教结合是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2. 家长应如何布置家庭环境,使其利于孩子的成长? 答:(1)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2)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幽雅大方;(3)时有变化的环境。3.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答:(1)培养全面素质;(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3)

15、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1 试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答: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3 )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2 .试举例说明如何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答: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1)引导大班幼儿集体责任感的发展;(2) 引导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多肯定和鼓 励孩子;教会幼儿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举例说明略)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娃娃家”的活动内容很简单,老是买菜烧饭,假如你是该班的当班老师,你将如何指导角色游戏,丰富游戏的情节内容。答:教师指导角色游戏应注意:(1 )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儿童的生活内容越丰富,知识越多,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充实。该案例中儿童娃娃家游戏的情节简单,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