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641437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 届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300 分【注意】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共132 分) 本卷共3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3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下图为安徽省2000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完成 23 24 题。 232004年2009年,安徽省( ) A能源消费总量低于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 B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C 能源

2、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D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负相关 24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经济增速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 优化经济结构 D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米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2526题。25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

3、是统一的 C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26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 A雨林生态农业 B 热带种植园农业 C基塘农业 D 河谷农业 下图示意中国某小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过程。完成2728题。27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有( ) A降低地下水位 B 加重水体污染 C解决缺水问题 D减轻城市内涝 28从综合效益考虑,该系统最适宜的推广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下图为“ 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 ,完成29 30题。 29图中B 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4、( ) A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 B 纬度低,多晴朗天气 C 内陆地区,热力环流强 D高差大,河流流量大 30D 类能源丰富的地质条件是( ) A地壳断裂下陷 B 板块消亡边界 C 板块生长边界 D地壳活动地带 甘蔗是乔本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蔗的茎杆内汁液丰富且味甜,是糖的主要来源。甘蔗需要每年1500毫米以上的降雨或灌溉。甘蔗的成熟期至少需要 9 个月。读下图(图中数字单位:),完成3132题。3124等温线在 A 地西侧呈南北走向、北侧呈东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地形地势、大气环流 B 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C 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D地形地势、纬度位置 32B 地附近区域是我国同

5、纬度最集中的甘蔗产区,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雨量丰富 B地形闭塞、冬季温暖 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夜雨丰富、水源充足 33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出现频次图,实线和黑点表示实际存在。该省(区)( ) A各地都能出现一年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B 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 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向水运发达 D风能、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68分) 34(34 分)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概括图示区域地形特征。(10 分) (2 )分析该区域地形、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 分) (3 )说出图示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护

6、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12 分) 35(22分)根据材料和下图“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1 )分析该品牌旅游鞋厂家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产业承接区的影响。(10分) (2 )简述该鞋厂当前生产特点,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12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 届高三联考文综(地理)参考答案23C【解析】从图中无法判断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和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故A、B无法判定,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上升,经济也与全国一样快速增长,由能源消费弹性

7、系数概念可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正相关。 24B【解析】安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降低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要增长,但结构要优化,清洁能源要开发,这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现阶段主要措施。 25C【解析】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其余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干,图示内容不相干。 26A【解析】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 可以判定这里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光照与地形。 27D【解析】雨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它的利用使部分雨水进入千家万户的容器,经利用后才能进入城市管网,从而延长雨水

8、进入城市管网的时间,从而减轻城市内涝;该系统会有部分雨水通过浇灌进入地下,地下水位会略有上升,它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不会加重水污染。 28C【解析】我国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严重,经济较发达,降水主要以雨水为主,适合发展,西北与青藏地区降水量较小,东北地区水资源较充足,东北、西北与青藏地区冬季降水以降雪形式出现会导致利用率低。 29. A【解析】由亚洲部分地区能源分布示意图可以知道 B 类能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判定是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是主要作用。 30. D【解析】D类能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9、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资源,这里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31D【解析】通过图中的110E,30N以及河流分布可以判定该地区是四川盆地,西侧是横断山脉,北侧有秦岭、大巴山。 32B【解析】四川盆地比较闭塞,水汽与热量不易散发,北侧的山地阻挡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由于阴雨天多,光照不足,这里成为甘蔗的集中产区主要是气候因素。 33A【解析】由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有三次 8634由计算可以知道该地纬度为20N,该省会城市是海口市,海南全省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各地一年都有两次阳光直射,该省的气候类型是热

10、带季风气候,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煤炭资源缺乏。34.(1)西部和南部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多在200500米,地势起伏和缓;(3分)中部和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海拔不足200米,地势平坦;(3分)东部为浅海大陆架。(1分)图示区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小。(3分) (2)西部和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茶树)种植(2分);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2分);沿海地区河网密度大、滩涂广布,宜发展水产养殖业(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生长期长,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4分)。四季分明,农作物种类丰富(2分)。 (3)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对

11、土地的不合理开垦,减轻水土流失(4分);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护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污染和水污染(4分);沿海滩涂和淡水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时,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避免水污染,保持滩涂生产能力(4分)。 【解析】(1)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到图中有50米,100米,200米,500米等高线,南部与西部海拔大于200米地区多,部分地区大于500米为低山,北部和中部海拔小于100米,甚至50米是平原地区,地形特征从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和地势来回答即可。 (2)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尤其是水稻种植业;东部临近杭州湾,适宜发展水产业。山地丘陵适合发展林果业,尤其适合茶树、柑橘等树木的生长,

12、气候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及其组合等对农业的熟制,品种等方面来答。 (3)措施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农业部门来答才更有针对性。 35.(1)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3分)减少外出务工人口数量;(2分)加快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就地转移,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3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2分)。 (2)特点: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以代工产品为主(2分);多属于贴牌生产,自主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低(2分);属于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低,产品利润小,位于价值链低端(2分)。 策略:加强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加强营销和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品牌的维

13、护和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生产厂区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6 分,每点 2分,答到3点得全分) 【解析】(1)分析图形信息,将该鞋厂的两种产品销售途径作比较,总结存在问题。并结合试题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将出现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该鞋厂当前以代工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产品利润较低。今后需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品牌建立,将生产厂区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加以分析。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