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641433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1.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 “家风是什么” 节目反应强烈。传统中的 “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与“忠孝”、“耕读”关联,不恰当的是A“忠”世袭制 B“孝”宗法制C“耕”农本观 D“读”科举制2.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地私人手工业征税物。图1为当时设置工官的城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农业是古代中国政权的经济支柱B东汉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专制集权 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D当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3.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

2、商”。后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4图2是建国初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和“骑驼乐舞三彩俑”。作为历史材料,它们 生动地展示了唐朝先进的制瓷工艺技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证明了唐朝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唐“厚葬”之风的直观感受A B C D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A孔子、董仲舒 B韩非子、董仲舒C荀子、孟子 D商鞅、孟子6

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7.以下是l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命题者对民国宪法持批评态度 B清华学校较为关注考生的

4、公民素养 C国民政府已经基本实现“宪政” D近代高校招生体制改革正全面深入8.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图3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图3A八路军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C各党派积极参与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政府的军队对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9.仔细观察图4。造成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民主与法制是良好的社会制度规范与政治环境的保障。回答1011题。10.古希腊人相信:“惟法律是将众人结合为一的

5、最基本纽带,故而无法满足于行使单纯的专断权威。”“彼时整个文明都服从法律的统治现代世界兴起于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却依然紧密联系着古代城邦的法律概念。”(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这表明古希腊A法律是紧密联系各城邦的基本纽带 B奠基了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进程C城邦法律因专断而导致了文明毁灭 D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立法的蓝本11.西塞罗指出:“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符合的正确理性,它是普遍适用、不变和永存的,它以其指令召唤履行义务,以其戒律防止作恶改变这种法律为上帝所禁止,部分废除它并不允许,而且也不可能完全取消它。我们也不可以经由元老院和人民而免除我们对其的义务。”这一理念A推动了罗马万民法向自然法转型 B

6、有效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C反对元老院和议会加重人民义务 D深刻影响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12.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太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见下图)。手稿经过放射性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方法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对该手稿的怀疑合理的是 仅凭这份手稿,就能确定犹大不是叛徒吗?手稿货真价实,其内容就一定真实可靠吗?虽然采用了多重证据法,但具体成书时间精确吗?内容与现行教科书的观点不符,还有史学价值吗?手稿内容大致意思是: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而出卖耶稣的,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

7、最信赖的门徒A. B C D 图5第卷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2分。13.(24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族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讽喻中国的方式越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威胁我们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

8、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6分)材料二 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孙中山(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持有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派别。(2分)概括说明他们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6分)孙中山是如何弥补西方政治制度不足之处的?(4分)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

9、大繁荣。 摘自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防止外交“误读”的?(4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读”?(2分)14.(28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两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

10、革的指导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4分)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觊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穆国史大纲(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4分)材料三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11、。人民版历史教材 图7(3)根据材料三,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9分)(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材料四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第一代新人,叫做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摘自海克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5分)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代,判断他们在青春时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

12、,共48分)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4.(28分)(1)中立(或公正、不偏不倚)。(2分)说明: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任答2点4分) (2)角度与不足:偏重制度创设,忽视吏治整顿;偏重聚敛钱财,忽视宽民固本;变法与战争同步,财政的需求过大。(任答2点4分)(3)现代化视角: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例如: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加速瓦解,传统经济结构剧变等。(3分)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例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3分)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近代

13、化。例如:促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等。(3分)(4)依据: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2分)第一代,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分)第三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1分)价值取向及说明(任选答一个4分)第一代:价值取向参加北伐战争;依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价值取向:参加红军;依据:工农武装割据的影响(或国共对峙的影响)。第二代:价值取向:上山下乡;依据:文革对领袖的盲目崇拜。价值取向:向雷逢和王进喜学习;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第三代:价值取向追求物质享受;依据:改革开放生产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取向:追求时尚;依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