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56413273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2024年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第I卷一、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 诗经周颂执竞中“钟鼓喤喤,磬筦将将”,以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来赞颂周朝开国之祖的丰功伟绩。考古发现的青铜乐器“钟”始见于周代遗址,可能出土于( )A. 陕西长安普渡村遗址B.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C.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2.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以下为某朝代交通状况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驰道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五尺道便于中原与西南地区经济文

2、化交流直道直接沟通了该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 构成以洛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驿路交通网A. B. C. D. 3. 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A. 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B. 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C. 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D. 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4. 南宋时期,刻版印书业发展

3、较快。当时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刻工多至百人以上,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以及可称为日用百科全书的酬世大全。上述材料可说明南宋时期(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 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 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D. 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5. 明清时期,西方数学等著作传入中国后,“西学中源”说出现。黄宗羲说“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康熙帝说“古人历法流传西土,彼土之人习而加精焉尔”。19世纪中期以后,李善兰等人数学研究均得益于西方数学原理,故加以驳斥“西学中源”说。对这一

4、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西学中源”说是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接触时的一种文化观 黄宗羲未认识到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本质不同“西学中源”说肯定了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和西方的先进伴随西学不断传入,“西学中源”说逐渐被中国学者质疑A. B. C. D. 6. 创刊于1863年的法国报纸小日报是一份以社会新闻和连载小说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报纸,其中的部分插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下列插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了( )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C. 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D. 八国联军侵华争的爆发7. 1912年初,越南维新会改组为越南光复会,并确定其政治纲领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

5、、 建立越南共和民国”。由此可以看出( )A. 东亚和东南亚均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 越南与中国的藩属国关系维持到民国初年C. 辛亥革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直接影响D.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借鉴了越南光复会的表述8. 从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军队( )1927年毛泽东对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正式建立党代表制度。在军中设党代表,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负责思想政治工作1928年改党代表制度政治委员制度1929年通过古田会议决议,确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1930年中央军委颁布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制度建设

6、注重加强党的领导 注重军民融合A. B. C. D. 9. 以下为19491957年间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该表表明( )农产品1949年1952年1955年1957年粮食11318万吨16392万吨18394万吨19505万吨棉花44.4万吨130.4万吨151.8万吨164.0万吨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开展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D. 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农业生产取得发展10.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60.2%,若

7、干领域在国际上从“跟跑”“并跑”跃升到“领跑”。这表明我国( )A. 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 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C. 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D. 基础设施的建设走在世界前列11.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 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 希腊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12. 从16世纪末开始,荷兰财政收入的主体逐渐从对土地征收的财产税转移到对基本消费

8、品征收的商税上。英国内战后的财政演变过程与此类似。此过程反映出( )A. 西欧国家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B. 新航路开辟使大西洋沿岸逐渐成为贸易中心C. 早期殖民扩张引发了荷兰和英国的价格革命D. 荷兰地势低洼,农牧业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13. 阅读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哥白尼质疑托勒密宇宙体系,提出“太阳中心说”。伽利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驳斥亚里士多德论点;自制望远镜观测天象,证实哥白尼学说。牛顿以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数学分析,论述力学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上帝是“第一推动力”。体现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脱离天主教意识形态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形成理性化思维方式A. B.

9、 C. D. 14. 有人指出:在1930年的时候,有三个人即将变得世界闻名,不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人是一个6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他随身携带一套被褥,一个肩背袋,一个纺锤(他晚上的时候可以纺织),徒步240英里,历经25天后到达海边取盐。他的“奋斗目标”是( )A. 通过民主改革来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B. 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C. 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D. 开展武装斗争推翻由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15. 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1971年,这一制度发生变化。观察如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10、)A. 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 欧盟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D. 区域经济集团竞争激烈第卷二、本题共5题,共55分。16. 史学与社会。(11分)任何时代的史学现象、史学成果,都不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影响。材料一时期史学成果举例两汉时期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述宗旨,成为中国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后人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组织严密、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也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史”。东汉班固著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体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

11、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关注;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隋唐时期正式设立史馆,聚集史官修撰前朝史和国史,以宰相负责监修。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八部产生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几部反映盛大王朝地理风貌的全国地理总志;地方史、民族史、传记等获得新发展;在史家修养方面,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辽宋夏金元时期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部体裁不同的通史著作,把中国古代的通史撰述推向高峰;元末修撰了宋、辽、金三史明清时期(1840年前)李贽著藏书,以“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的批判精神,写出“不与旧时公案同”的史学评论,并指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代章学诚提

12、出“史德”论,史家修养体系更加完备清代后期(1840年1911年)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在史学撰述上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材料二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

13、竞争的原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1)阅读材料一,任选两个历史时期,分析其史学成果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李大钊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观点。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这些观点对其进行解释。(5分)17. 晚清重臣张之洞1909年10月4日去世,各方对其评价相去甚远,可谓“盖棺难定论”。(11分)材料一 1909

14、年10月6日,清内阁奉上谕对张之洞评价:“公忠体国,廉正无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国便民。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1907年)入参机要,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服官四十余年,擘画精详,时艰匡济经猷之远大,久为中外所共见。”材料二 1909年10月12日,倾向立宪的神州日报刊文,“中国近数十年来,言维新变法者不一其人”,而张之洞是“位高望重而又唱之最早、持之最力者”。“综观公之生平,其于一切新政,不得谓无直接间接之关系,而今日一切新政上之所由徒有形式而未得其精神者,要亦受公之影响。盖公之学识,一半新半旧之学识耳”。材料三 1909年10月7日,同盟会会员主办的民吁日报评论:“(张之洞)于宪法之理由,国家之元素,以及东西诸硕儒之政治学说,皆茫焉不知。然而其眼光最灵,心思最巧,又深知徒讲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