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56413014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面是小福同学在阅读中由诗歌引发的感想,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8分)“歌以咏志,诗以传情”,王维在幽幽竹林感受“独坐幽篁里,(1) ”(竹里馆)的雅兴;赵师秀在黄梅时节的雨夜品尝“有约不来过夜半,(2) ”(约客)的孤独;花木兰在木兰诗中一展“(3) ,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岑参行色匆匆,却用“马上相逢无纸笔,(4) ”(逢入京使)的方式寄托对亲人故园的一片深情;杜牧在泊秦淮中用“(5)

2、,(6) ”讽刺达官贵人不问国事、只知寻欢作乐的亡国之举;杨万里穿山行路中道出“(7)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人生哲理:要为前路的困难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因一时成功而陶醉。诗歌吟唱着千百年间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和生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被不断吸收、筛选、同化而形成。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甲),采集了地域的(乙)。翻过一座山,(丙)就转变:走过一陇田,(丁)大不同。你可以讲着吴侬软语,夜话闲谈;也可以侃着东北话语,把酒言欢。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

3、f 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mi 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异质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m 足珍贵,价值连城。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3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智力 精髓 腔调 意义B智慧 精品 声音 作用C智慧 精华 音调 意义D

4、精华 智慧 意义 音调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吸收、筛选、同化而形成。B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而形成。C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同化、吸收而形成。D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被不断筛选、同化、吸收而形成。5. 名著阅读交流。(6分)人如其名,有时一个好名字就如一盏明灯,无形之中影响着各自的命运。细心的同学在阅读完骆驼祥子后,发现老舍先生给人物的命名独具匠心,饱含深意。请从“祥子”“虎妞”“老马”“小福子”中任选其一

5、,结合名著内容分析小说中人物名字的寓意。(100字左右)二、阅读(67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7分)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6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7对贾生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书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B此诗是一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体现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对文帝求贤

6、的歌颂。D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7、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有删改)【注释】蹊(x):踩踏,践踏。挞(t):用鞭子或棍子打。曷(h):为什么。恬:安然,坦然。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孰若孤 (2)肃遂拜蒙母 (3)冕因去 (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9下

8、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B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D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11吕蒙和王冕在读书上有所成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母亲的柴鸡蛋王国梁母亲从来不吃鸡蛋,是天生不爱吃,她说见到鸡蛋就没胃口。可她每年都要养一群母鸡,下了蛋全都留着,等我周末回老家时让我带到城里吃。我跟母亲说过很多次,超市有的是鸡蛋,价钱也不贵,养鸡每天都要侍弄,既辛苦又麻烦,图什么呢

9、?我劝她赶紧把鸡棚拆了,别费劲养鸡了。母亲却不听我的,固执地认为自己棚里产的柴鸡蛋比超市的好多了。母亲说:“超市的鸡蛋能跟我养的鸡下的蛋比吗?我给鸡吃的都是菜园里自家种的菜,是纯天然的饲料,这样鸡下出来的就是真正绿色有机的柴鸡蛋,不仅好吃,营养也丰富!”母亲的话把我逗乐了,我笑着对她说:“老妈,你真厉害,连绿色有机这样的词儿都知道,不简单啊!”结果是我年年说,母亲年年养,我们也就年年有真正“绿色、有机”的柴鸡蛋可吃了。冬天冷的时候,母鸡下蛋就少了。为了提高产蛋量,母亲会在鸡棚里拉上电线,安装两个一百瓦的灯泡,借以加强照明、提高温度。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到柴鸡蛋。有一次,我们

10、周末回老家看望母亲,吃过午饭后准备回城里。母亲抱出一个纸箱,里面照例是她给我们攒的鸡蛋,满满一箱子呢。母亲轻手轻脚地把纸箱放到地上,对我们说:“你们每次回来都着急忙慌的,沾沾屁股就走。再待会儿吧,陪我说说话儿。”我们便又坐下来,陪母亲东一句西一句地聊天。跟母亲聊天的时候,她一会儿去院子里看一下,出去了好几趟,都顾不上跟我们聊天了。我疑惑地问母亲:“你这进进出出的,忙活啥呢?”母亲笑着对我说:“哎呀,那只母鸡真讨厌,憋着个蛋一直不下。上午就应该下的,可到现在也没下。我出去就是看看它下蛋了没有,下了好给你带上。”我和妻子被母亲逗得哈哈大笑。这鸡下蛋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呀,再说已经有这么多蛋了,不在乎那

11、一个。母亲却紧盯着那只鸡,精神高度集中。我开玩笑说:“妈,你既然这么着急,干脆把鸡杀了,把鸡蛋拿出来得了。”妻子笑着补了一句:“这真成了杀鸡取卵了。”母亲非常认真地说:“那可不行,这可是一只高产量的鸡呢。”过了一会儿,母亲又出去了一趟,看着她回来时的表情我就知道,鸡蛋还是没下出来。我对母亲说:“妈,我下午还有事,我们先回去了,下次拿着也是一样。”母亲只好答应。我把鸡蛋放到车上,回头却没看见母亲。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她每次都会送我到胡同口的。我关上车门,打着火,正要挂挡起步的时候,突然通过后视镜看见母亲快步追来:“下了!下了!这鸡终于把蛋下了!你摸摸,还热乎着呢!”母亲手里握着一个鸡蛋,高兴地笑着

12、,开心得像个孩子。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鸡蛋,果真还是热乎乎的。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我把母亲给的柴鸡蛋带到城里,每天必定吃一个。这是母亲嘱咐我的,说每天都要吃个鸡蛋补充营养。我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感受到一阵踏实和温暖。(选自中国城市报,有删改)12本文围绕“母亲的柴鸡蛋”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波浪线的母亲的话包含哪些意思?(6分)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突然通过后视镜看见母亲快步追来:“下了!下了!这鸡终于把蛋下了!你摸摸,还热乎着呢!”15联系全文,谈谈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16班刊增设了温馨亲情关爱老

13、人珍惜生命三个栏目,目前正在征集作品。你认为将本文推荐给哪个栏目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2分)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