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5641277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4(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第卷 阅读(共 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摆二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

2、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语言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

3、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4、,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文/吴燕京,选自

5、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语言学家对人类语育形成初期”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的原因解释的一项是( )(3分)A.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B.早期只包含简单音节的人类语言无法满足复杂交流的需要C.早期人类需要借助提验这样的胶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D.触换面部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体意义。2.下列关于心理学家对人类触摸自己身体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触摸面部可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B.触摸面部可以直接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C.触摸面部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D.触摸自己的身体可以帮

6、助大多数人简单、直接地提升自我意识。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 (20分)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过于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自己想要的模样因人而异。我中学时代的理想是考上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后做考古学家,背着一个工具袋走遍大江南北;我一个同学的梦想是当小说家,他从大一开始就天天琢磨如何写出杰出的作品,为了写作有时连早餐都顾不上吃;我的邻居二狗子最憧憬的是建一栋带院子的小洋楼,他从18岁开始外出打工,30 岁开始做老板,都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剥离种种外在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在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之前,我们先要

7、做些共同的基础工作。首先,你得有一技之长。 一个人就像池塘中的一朵荷花,你想脱颖而出,一定要具备与别人不一样的素质,比如同样是开花,你的茎秆更高、骨朵更大;一样是飘香,你的香味更幽清更飘逸。 没有一技之长,你也就没有过硬的竞争优势,无法获得生活专门为你“定制”的特殊幸运。 当年的左宗棠,论出身,只是一个寒酸的塾师之子;论科名,多次考贡士不达,做爷爷了还只是个举人;论经济条件,所得不足以养家,必须投靠比较富裕的湘潭岳母家,做当时被人看不起的上门女婿。然而,左宗棠最大的优点是好读实务书,有真正的治事能力,结果一归入张亮基、骆秉章的幕府,如虎添翼,显出了非凡之才,为后来领办楚军、当总督奠定了基础。成

8、为想成为的那个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可能经风历雨,可能摔下悬崖,可能陷进泥沼,可能遭受谩骂污辱,如果负一点伤就喊爹叫娘,吃一点苦就准备退缩,不要说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就是做个一般性的有用之人都不那么容易。 宫刑对一个男人是多么屈辱的事啊,然而,为了写出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历史著作,司马迁勇敢地活了下来。养家何等重要啊,然而,在特殊时期,有人要求政治上被列入另册的傅雷翻译作品之后译者名使用化名,为了珍爱羽毛,傅雷毅然拒绝。我一向觉得:有大作为的人未必都是天才,但他们一定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人需要精神的东西来支撑,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谁,未必就是要获得鲜花、美酒、金钱、地位

9、,而是必须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快乐。鲁迅小说伤逝里的涓生与子君在相爱之初都是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与快乐,没想到他们的婚姻生活没有走多远,就已经百孔千疮了,原因就在于两人觉得实际的婚姻生活与他们想象的相差太远,他们从内心里不认同。当然,往深里说,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最本质的一点还是在于从心里唾弃“躺平”。一个人老是被生活推着走,风刮你两步,你还只想前进一步,甚至连这一步都不想走,上面所说的都会成为空谈。将目标立在前边,愿意支付必要的汗水和脑力,就算最终没有完全实现,至少也会有所作为。艾青当年是学画的,作为画家,他并不出名,但他写得一手好诗,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自己的“座位”。古人说:“功不唐捐”

10、,意思是一个人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浪费,从“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这个角度看,还是蛮有道理的。(文/范雨婷)4.第段中,“我”“同学”“邻居”有什么共同点? (4分)5.读第段,用直白的语言解释拥有“一技之长”的好处。(4分)6.通过人物事迹,可以看出第段结尾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包含着哪两种优秀品质?(6分)7.读段,说说要想“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谁”,需要避免哪两个误区。(6分)三、(共7分)阅读经典常谈辞赋第十一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他是投水死的。他是楚国的贵族,怀王时候,作“左徒”的官。他一方面参赞国事,一方面给怀王见客,办外交,怀王很信任他。当时楚国有亲秦

11、、亲齐两派;屈原是亲齐派。秦国看见屈原得势,便派张仪买通了楚国的贵臣上官大夫、靳尚等,在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怀王果然被他们所惑,将屈原放逐到汉北。张仪便劝怀王和齐国绝交,说秦国答应割地六百里。楚和齐绝了交,张仪却说答应的是六里。怀王大怒,便举兵伐秦,不料大败而归。这时候想起屈原来了,将他召回,教他出使齐国。亲齐派暂时抬头。但是亲秦派不久又得势。怀王终于让秦国骗了去。拘留着,就死在那里。 可是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却还是听亲秦派的话,将他二次放逐到江南去,他流浪了九年,秦国的侵略一天紧似一天,他不忍亲见亡国的惨象,又想以一死来感悟顷襄王,便自沉在汨罗江里。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9. 请根

12、据选段内容,说说屈原具有_、_的特点。四、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 题。(3分)宿王昌龄隐居常 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中“清溪”、“孤云”交代王昌龄隐居的环境清幽之雅。B.颔联意为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尤显清冷之光。C.颈联中“花影”、“苔纹”表明长久没有人来王昌龄隐居之所。D.尾联表明诗人想学习王昌龄一样归隐,享西山隐居之乐。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

13、-14 题。(15分)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

14、、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节选自三国志)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因:因为B.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C.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突然D.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克:攻下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A.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B.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C.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D.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庞统认为刘备可在刘璋会面时动手,便可以不用打仗夺取益州。B.庞统想让刘备假装替刘璋北征汉中时,突袭成都,却未被采纳。C.刘备因不想贻误战机,最终采用庞统中等计策,于是斩杀二将。D.刘备再次请回庞统,庞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于是说君臣有错。1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退还白帝,连引荆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