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56412622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4(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 阅读(共55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阅读文本,回答问题。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

2、;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忽视的特点,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

3、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木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

4、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

5、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 下列对“徽派民居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

6、B. 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C. 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D. 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灰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2. 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B. 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C. 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D. 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

7、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3. 读第自然段,说说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欧洲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何不同。(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驶向下一站无事时,我喜欢去周末市场闲逛。周末市场是露天的,阳光和清风可以自由地加入,很适合长期在室内伏案的我。我慢悠悠地走在市场里,东瞅一眼,西看一下,即使什么都不买,也不会觉得失落,因为心灵早已得到满足。不过,我很少有空手而回的时候,买一个崖柏小摆件,或者带一盆花、一尾鱼回去,都能让我心生欢喜。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旧书摊。周末市场的旧书摊原始、简单,地上铺着一块藏蓝色的粗布,常年风吹日晒,褪色变旧,与摊在上面的旧书相得益彰。所有的旧书平铺在

8、粗布上,排列得并不整齐,但自有一种秩序。看到感兴趣的旧书,人们就蹲在书摊前翻上几页,向摊主询问价格之后,付钱带走。摊主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本书。遇到讨价还价的顾客,摊主便把目光收回到书本上,不再理会。我一直觉得买旧书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书虽然是旧的,但是书里的内容没有改变,它的价值更没有打折,而我们只需要付极少的钱就能买到。其实,旧书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旧”。每本旧书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读旧书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象它曾经被哪些人读过,他们有什么喜好,他们是否喜欢这本书,书里哪些部分会触动他们的心灵。遇到有批注的书页,我会认真地阅读批注,感受心灵的共鸣,或者是发现自己不曾察觉的妙处。因为体

9、验到旧书的美好,我也会把自己读过的一些书转赠他人,期待有更多的人与自己的心灵共频。我有一个画架,小小的,可以折叠,方便携带。严格地说,这个画架不是我的,尽管它现在属于我。几年前,我去山里小住,早晨散步时,遇见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他的画空灵、缥缈,有一种如真似幻的美感。听了我的感受,画家特别开心,他说自己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感觉。画家说,有时候画画也是一种排解,是对心灵的放松。得知我偶尔会随意画上几笔时,画家执意送我一个画架,希望我能保持这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每次看到这个画架,我就会想起画家当时热情、真诚的眼神。那眼神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不由地燃起希望。我喜欢养花,也喜欢各种好看的花盆或者陶器

10、。阳台上几十盆花,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花盆。这些花盆大部分是我淘来的旧货,其中一个“白雪公主”造型的卡通花盆是捡来的。我在路边的草丛里看到它时,“白雪公主”浑身脏兮兮的,看不出原先的样子,但花盆是完好的,没有损坏。我把它捡起来带回家,刷洗之后种上了太阳花。花开后,“白雪公主”就在花丛中起舞,很是漂亮。这个“白雪公主”造型的卡通花盆在我家阳台上待了三年,现在因为没有合适的花种进去,所以一直闲置着。那天清理阳台时,我把它清洗干净,决定放回当初捡到它的草丛里。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下午,我路过草丛时,它已经不见了。我想,肯定有一位喜欢它的人将它带了回去,他们一定能愉快相处,带给彼此

11、一段欢乐的时光。有些东西被造出来后,就不会只属于一个人,也不应该只属于一个人。它们有属于自己的长长的旅程,在某一站完成自己的使命后,继续驶向下一站,延续着未结束的故事,然后将那些或深,或浅,或有趣,或微妙的情意一站站流传下去。4. “我”为什么喜欢买旧书、读旧书?请概括作答。(4分)5. 阅读第段,那位画家为什么执意要将画架送给“我”?请概括作答。(4分)6. 读第段划线句,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请结合第段的内容概括作答。(6分)7.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驶向下一站”的理解。(6分)三、名著阅读(共2题,7分)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过了两天,祥子的心已经凉

12、到底。可是在第四天上,来了女客。张妈忙着摆牌桌。他的心好像冻实了的小湖上忽然来了一阵春风。太太们打起牌来,把孩子们就通通交给了仆人;张妈既是得伺候着烟茶手巾,把那群小猴自然全归祥子统辖。他讨厌这群猴子,可是偷偷往屋中瞭了一眼。大太太管着头儿钱,像是很认真的样子。他心里说:别看这个大娘们厉害;也许并不胡涂,知道乘这种时候给仆人们多弄三毛五毛的。他对猴子们特别地拿出耐心法儿,看在头儿钱的面上,他得把这群猴崽子当作少爷小姐看待。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

13、“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怎么着?”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8.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3分)9. 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分析祥子性格特点。请

14、简要概括。(4分)四、古诗文阅读。(18分)10. 阅读回答问题。(3分)旅夜书怀唐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765年五月,杜甫携家人离蜀,乘船东下,途经四川渝州、忠州时写下此诗。危:高。著:显露,显著。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漂泊”的意思。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写了风中岸边的细草和夜晚江面上的孤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渺小和孤寂之感。B. 颔联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和颠沛流离。C. 颈联诗人说自己名声显著是

15、因为文章写得好,不想做官是因为自己年老而且生病了,表现出他的豁达。D. 尾联诗人借广阔天地间飘飞的一只沙鸥,表达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