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56412545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一、基础(共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它早已沉淀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无数可爱的仁人志士踏荆棘而来,为后世开辟道路:曾记否,闻一多(甲)斥特务,深(xio)灯火做研究;曾记否,志愿军赴朝抗美捍正义,浴血奋战保家国;曾记否,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乙)扬国威坚韧的先辈拼来山河无恙、家国安

2、宁。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战争年代坚毅的身影从未消散,跨越近百年的历史,至今熠熠生辉。吾辈青年更应铭记他们(丙)的事迹,勇毅前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2分)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2(3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符合语境的成语填入甲乙丙处。A慷慨淋漓 B可歌可泣 C鞠躬尽瘁甲 乙 丙 3(2分)下面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文画横线的两个“为”字词性分别为动词、连词。B“最宝贵的财富”中“最”字是副词。C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节奏明快,语气强烈。D“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属于直接抒情。(9分)“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

3、。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家国情怀”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4.(2分)活动我策划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具体活动形式。活动一:爱国人物图片展活动二: 活动三: 5.(3分)活动我邀请班级将于4月28日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进行“天下国家家国情怀”诗歌朗诵比赛,班长小江打电话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小江该怎么说?6.(4分)活动我展示在爱国诗篇朗诵中,小渝朗诵了黄河颂后,小文接着将朗诵我爱这土地,假如你是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两个节目的衔接写一段串词。(串词不少于50字)7. (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

4、的诗句是: , ; , 。(2)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由听到“折柳”曲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二、阅读(共46分)(一)(1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5、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

6、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8. (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B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C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D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9. (2分)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A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B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C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D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10. (4分)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7、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始就学,笃志不倦。11. (2分)甲乙两文都是孙权劝学,乙文不仅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同时还劝了蒋钦,此外还多了一些内容。请你至少列举一个多写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二)古诗词鉴赏(2分)12. (2分)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小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关于“低碳”的主题阅读材料一: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

8、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选自姚雪痕低碳生活)附表格:关于“不同年龄人群与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拥有低碳理念人数占比拥有低碳生活方式人数占比拥有低碳生活习惯人数占比初中学生85%65%50%做工人员75%75%65%退休老人50%85%90%材料二: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多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

9、: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选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材料三: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例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

10、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选自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材料四:生活图景一: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生活图景二: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13(2分)根据以上材料,下列

11、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氧化碳排放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要关注行为方式,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B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C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国古代社会提出,古人出行只能安步当车,这也导致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D我国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14(2分)阅读材料一的调查表,概括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15(3分)结合材料谈谈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有什么好处?16(3分)结合材料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

12、活实践,说说为了实现低碳生活,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四)文学作品阅读(16分)老周尚书华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嘛,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我哪会?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

13、”“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

14、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打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那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我那手艺很吃香呐!”我笑着答道:“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那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