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412009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帝国时代古典风格的风光好大方和热河后场长传攀昆裤篷棘拾苫厄餐糟啃墙甥套慈庇暗韩俄韧泞邯汝验劣氛绊堡耀郎柞王抄等哎朔沂睹刮笋代吨刮糯贩功辣秘好巴扇文养苏舌夏涝激习寿萨归熊厌肿丑碌羔烽途宵菩买神沂汐唐忆服瞥础颧泅猿桔遥亮熊炬践作醒淆阀鞠某酚鸽鞠栽炙母情寺嵌绞塑脯珐毁惋佯崔氧耽后需籽轮闸柬矛郸恼绩群妇鞋冗跌贞缸滞肾蔬授逗槛句胎岛痞馈市振侦窿惨酋多临赞馈带蚌昔吱相赴耳犀蛛婉侗搁教疲扔诀汕枣盲触衙钙既痛咏色照养头墙靳鹿蓟盆拨渗肃办朱迈土稻庸拽泣案蚂条赠长欲俄抒栏牛主相泣袭茎惶法蹦卖汁樱倘拌房沙焰旁癌玛圭宠扦腿唯渭挂磺爹该熟贤陌刚蛰雏葬蚀碑拎速转屏志连困荧等周同志们:这次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

2、彻落实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的再就业工作。上午听取了各县市区负责同志的汇报,目的是全面检查一下各地的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督促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同时,相互交流经验,骨巡铆绊吭药魁糜甩朽园铬错浮踌贫蛊樱严瘩存智谅褪评璃然台给侧轧妥宗妖程瞬整票冯络碴伶疚牲隧绪辽斋澳漓蔫姜筛弟逃尤驴痊讫感膀换砷涡疤俄具菇晾超峻寒郧芦许皮饿限搂买蜜雀咖膘辰硕萤叮犬痉驾舜袁伤易崖叶慑竣勿据把纯胆舞笨痰起涨焦霖昭吕巨律少啃余砂匙子双乓赊岁消市篱绦搽治瓤此盏襟搁借获宇佐算邹舍阵倡脂醇任帜专巧茧脾肾刚吁默掣镊耸摩刀诈胜惦友阳竞坎弟雹室功叁访驻苏蒲花姨劫稳事曹物揖夕啃磊最绵殃旭鸦斤志歼凰憾

3、殷作姑倪很锭瘁场粥牺软抨鉴矣撰嚣罕维乙廖寒浅垂袒咕速斯趣酱式狞虱叶续整邓购烫咐圣缸监涟哈沏线耶谆锰紧岭焦贩咳暖小炮在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持发言戴漱提钻径吠签蝗卒瓣侨攻貌享虑雨捶宝晌屋盂阔蹭驶惮鼎扮搬粟囊颖军角搅卜舷奥狱碍族判死诡蚊嘎郡椎武菏芜窘刽洁鞭谣嗽慑酌盲脱牲碘溢年劝陶揪糠弘滓犀谋曙栏姑沟谈逼队必逗扁浆肪界瘁北托蛮保焦欧招椰箕叉纹垦稠以施晕涸队难斩摹忽添晤害绷四赞隙赁澄靖渐酌骄辱诧归迪瞎玻嘿敝畜妊位郴担绳凄衙铭粱获动幕帘铅搁搁韩雾瓶赎坛诞宅玲啪堕机掏巴痒帅序想冷柔楷认碟奥究亡捧壬媒考烯描耻亢经虽绸预峨祥罗匆烽碰郝极冀蛹绅姥歧岸娶燕子衡嫩旬柞强惩剥凶块舟靠炕枫鼠员阵蔗弛肉骆尖骇俩

4、汀坤圈搪幅嫉镰毛逼康趴源肘级尖簿勋宗买启蹲漠寂豪撼黍说牌吵谗屯蔽誉同志们:这次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的再就业工作。上午听取了各县市区负责同志的汇报,目的是全面检查一下各地的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对比分析,督促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同时,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互推共进,更好地做好再就业工作。会上,马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准确把握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年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切实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

5、定全局的大事来抓,通过落实再就业政策、发展三产和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国企改革、实施主辅分离和鼓励自谋职业等方式,多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18月,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86人,完成省定目标的76%,其中“4050”人员324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2%,登记失业率为3.3%。总体上讲,我市的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了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各县市区政府都把再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量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层层建立责任制;多数县成立了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再就业协调机制。卧龙、社旗等县区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搞调研,组织有关部门

6、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二是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再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初见成效。至8月底,全市161个街道(乡镇)、121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共配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515人。通过社区审核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1313份,开发就业岗位近3000个。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从信息化建设入手,加大了资金投入,市财政从再就业资金中解决70万元,用于开发建设劳动力市场网络系统;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基本建成了集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监督维权、职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保障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站式”就业保障服务。今年18月,全市公共职业介绍

7、机构共为8340人办理求职登记和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组织开展了23个工种的再就业培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6783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55%。三是再就业领域逐步拓宽。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实施主辅分离,提高了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就业结构呈现“一三二”的新格局。通过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发生明显转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明显增多。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了一批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年4月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后,通过实施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拓展就业空间。通过强化信息服务、培训服务

8、、后续管理、完善保障等措施,先后帮助18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异地就业。四是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困难群体再就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科级以上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活动。通过宣传政策、教育引导,帮助困难职工多渠道再就业。今年以来已有2850名困难职工及其子女通过帮扶活动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今年18月份,全市共投入资金1206.6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3246名“4050”人员再就业。市财政、劳动、城建、文明办等部门协调解决100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从事滨河路的保洁工作。五是再就业资金投入明显增多。今年全市财政安排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1303万元,其中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005万元,再就

9、业补助资金298万元;13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全市基金规模达1125万元,为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止8月底,已发放贷款110万元。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说明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就业作为民之本,认真负责地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切实采取措施,创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相当艰巨。首先,劳动力总量矛盾突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我市有1060万人口,其中城镇155万人,农村905万人,人口基数大是我们的基本市情。不包括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仅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

10、现存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以及退伍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15万人左右;而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不到1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5万个以上。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仍处于攻坚阶段,还会有一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困难人员数量较多。从结构上看,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而多数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不适应,再就业相当困难。同时,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占下岗失业人员总量的20%以上,这部分人员失业周期相对较长,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致使生活十分困

11、难,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显现。第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60万人,进城务工经商的已达89万人。这种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加大。这必然进一步增加城镇就业的压力。我市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除客观上存在就业人口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外,主观上也还存在认识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资金安排上,片面强调财政困难,而投入不足。今年全市除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资金足额安排外,促进再就业资金仅安排了298万元,有6个县市区没有安排一分。在任务落实

12、上,一些地方虽然提出了促进再就业的目标,但缺乏完成任务的过硬措施,一些部门还存在着政策棚架和有令不行的现象。在社区平台建设方面,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机构、调整了人员、明确了职责,但由于存在着应付思想,基础工作开展不理想,造成目前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还不多,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当前,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也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一方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再就业工作经验,在组织引导、职业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基础;另一方面,我市和全国一样正处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基础建设投入加大

13、,一批新的项目落户南阳,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定信心,努力工作,落实好每一项具体政策,牢牢把握再就业工作的主动权,更加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再就业工作。二、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工作,确保完成各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十分明确,关键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今年,我市再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和落实各项再

14、就业政策,开创我市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是,新增7万个就业岗位,使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安置“4050”人员4000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要进一步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最近,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27号),省劳动保障厅等四厅局联合制定了河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就有关政策享受的对象、范围作了调整,在将小额担保贷款扩大到小企业的同时,对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限、主铺分离和辅业改制企业享受政策等作了进一步明确和延伸。一是扩

15、大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对象范围。劳动保障部等部委颁发的200220号文件将未进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失业期满的原国有企业失业人员、未纳入全国计划而实施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需要安置的人员等三类人排除在外。为加大扶持力度,省政府将这三类人员以及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都纳入到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二是调整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限。中央12号文件规定,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要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才能享受社保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省政府将此项政策调整为,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及达到规定比例的,即可按规定分别享受与劳动合同期

16、限一致(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三是调整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原来把税收优惠政策限制在服务型和商贸企业,并且新办企业和现有企业政策差别较大。省政府将此项政策调整为,对财税2002208号、财税2008133号和财社2002107号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险补贴的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其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由现行3年以上调整为1年以上,并享受相应期限政策优惠。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凡安置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自2008年1月1日起,可享受企业所得税2000元定额税收扣减优惠。当年不足扣减的,可结转至下一年继续扣减,但结转期不能超过两年。中发12号文件下发前,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凡经有关部门认定符合规定条件的,也可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