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640836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 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一、育苗时间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 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 种。二、整地施肥。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 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 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 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

2、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 为宜。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 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 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 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 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 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 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 紧使其紧贴畦

3、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 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 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四、定植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 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C时 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 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 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 生长。五、定植后管理。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

4、长前期需水量较露 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 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 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 勤灌勤排。2、追肥管理:盖膜后追肥困难,要少施勤施,避免一次性追肥量过大。追肥以 速溶性复合肥和发酵后人畜粪尿溶液为主,一般随水追施。浓度:粪肥为二成稀, 化肥为0.5%。第一次追肥在门椒采收后,以后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追肥。在辣椒 生长中后期,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速效肥进行叶面追肥,57天喷施一 次。辣椒生长后期,如田块缺肥,可揭膜或破膜进行灌水追肥。3、保护地膜

5、拔除杂草:辣椒定植后进行农事操作时要小心,尽量不损坏地膜, 如出现破损,要及时用土压严。在定植孔、压膜处或破损处容易生长杂草,杂草 长大后顶膜或穿破地膜,影响地膜覆盖的效果,因此发现杂草,一定要及时拔除。4、整枝:盖膜后辣椒生长旺盛,采用整枝可增加产量,具体方法是:植株出现 徒长或生长过旺、结果少,在门椒收后,将第一分枝以下的老叶全部打掉,有利 通风结果;上部叶片过旺,可将向内生长的弱枝剪除。5、防倒伏:辣椒盖膜后不能培土防倒伏,一般按穴插竹竿支撑。栽培上少施氮 肥,多施磷钾肥,以防止地上部分徒长。地膜辣椒一般是12月下旬播种育苗,次年4月中下旬定植;一直到10月下旬拨 秧,生长期达10个月,

6、亩均产量在4000kg左右,可以与小麦套种,也可以留冬 闲地种一茬辣椒。亩均产值一般在2500元左右,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培育壮苗地膜辣椒品种一般以汴椒系列为主,播种期在12月中下旬至元月上旬。播种前 先进行种子处理,然后将消过毒的种子放在30C左右的温水中浸8-12小时,种 子吸足水分后,用干净的湿布包裹,放在28-30C的条件下催芽。当大部分种子 露白时即可播种。地膜辣椒育苗一般是在温室或火炕内进行,播种后苗床温度白 天保持25-30C,夜晚18-20C,当苗出齐后,白天温度降至20-25C,夜间 保持1518C。分苗前5-7天逐渐揭膜通风,进行低温炼苗。2、及时分苗地膜辣椒都要进行分

7、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幼苗3叶l心时进行。分苗前一天 要在播种苗床上适当浇水,以便起苗时减少伤根。分苗苗距以8-10cm见方为宜, 每穴双株,同时要大小苗分开,栽植后要及时加盖小拱棚,如果夜间温度较低, 还要加盖草苫。分苗后3-5天内一般不放风,白天揭开草苫,夜晚盖上,尽量提 高分苗苗床的温度,促进根系生长.以利缓苗.5-7天后新叶见长,缓苗结束, 以后随天气情况可以逐渐加大通风量。定植前7-10天即4月10日左右,可以昼 夜通风,进行幼苗锻炼。为了控制幼苗徒长,除分苗时浇定植水外,一般情况下 不再浇水.直至移栽大田前浇一次起苗水。3、整地施肥辣椒忌重茬,栽植地膜辣椒的地块最好是2-3年内未种

8、过茄果类蔬菜,前茬作物 以葱蒜类为最好,其次是豆类、甘蓝类等。整地前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5方以上, 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作底肥。耕翻后,每隔40cm起一宽60cm的小高 垄,于定植前7天左右覆膜提温。4、适时定植地膜辣椒一般在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定植。定植时先在小高垄上按行距40cm, 株距33cm挖穴,以三角定苗法为最适,每亩4000穴,8000株。如果水肥条件 较差,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5、田间管理在定植时浇好定植水的基础上,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直到门椒坐住前一般不再 浇水,当门椒长到3cm左右时结合浇水,重追一次肥,可亩追尿素15 20kg, 钾肥10kg,以后每隔2-4水

9、追一次肥。浇水应做到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雨 水过大时要及时排涝。一般情况下,门椒应及时采收,以免“坠秧”。地膜直播辣椒田间管理措施1、间苗、定苗:在苗长至1-2片真叶时先间苗一次。及早定苗,拔去高脚苗、 病苗、畸形苗、弱小苗,选留生长一致的壮苗,每穴留双苗。2、补苗:连续缺苗三四穴以上时,需要进行补苗。补栽苗可利用定苗时拔 出的健壮没伤根的幼苗。将苗打穴栽好后浇水,再用土盖住湿土以保墒,为提高 成活率,在高温天气补苗时,可有草盖苗遮荫,避免叶片失水萎蔫干枯。在缺苗 较多的地块,可购买大棚内的穴盘苗进行补栽。3、中耕除草:中耕要做到早、勤、深、宽、碎、平,不伤苗,耕土细碎, 镇压平整。中耕深

10、度18-20厘米。同时对地膜进行勤检查,发现地膜盖土不严或 被风刮起时,及时封盖严密。随时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地膜内有杂草顶起时, 及时压土。4、合理灌水方法:辣椒果实膨大期的浇水方法不正确,特别是大水漫灌, 是造成辣椒大面积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开花结椒期,是需肥水高峰期,起垄栽培 的辣椒待门椒座住后浇第一次水,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公斤。以后每间隔10-15 天浇一次水,水量要小,浇半沟水,严禁大水漫灌上垄背,若有积水现象,立即 排水。8月中下旬开始控水,不再浇灌,以避免辣椒贪青,促进椒果成熟,增加 光亮色泽。平畦栽培的辣椒,于苗期、门椒座住后分别浇水一次,结合浇水追施 尿素10公斤。以后不再

11、浇水,以免引起大面积死亡。5、病虫害防治:蚜虫:可用20%杀灭菊酯乳剂5000倍或40%乐果乳油1000倍;2.5%漠氤菊 酯8000倍液喷洒,做到带药定植。大白菜出苗后也应及时喷药。棉铃虫:棉铃虫开始危害期是在6月10-15日,重点喷药时间在6月下旬至 7月下旬。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溶液,2.5%1500-2000倍溶液每亩用15-30kg 药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要交替使用各种农药,避免棉铃虫产 生抗药性。另外在棉铃虫羽化盛期,使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1%磷酸 二铵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驱避棉铃虫产卵。叶螨:在点片发生时,立即打药。可用20

12、%三氯杀螨醇1000-1200倍,73% 克螨特乳剂2000倍液,10%天王星3000倍,10%浏阳霉素1500-2500倍兑水50 公斤喷雾,每6-7天1次,连喷2-3次,田边杂草也要喷洒,重点喷洒叶背面。疫霉病: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8%的瑞毒锰锌1000倍液灌根,每株 50-80ml,每亩每次用药150-200g,共防治3-4次。病毒病:及早防治蚜虫,减少病病毒的传播,选用农药有2.5%漠氤菊酯每 亩10ml兑水80公斤喷雾;乐果乳剂800倍液,一般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发现病毒时,立即从发病最初喷洒下列药剂防治;83增抗剂100倍溶液, 抗病毒水剂300倍溶液,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7-10天喷药一次,连 续防治2-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