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640814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指引目 录1 编制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适用的有关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 -3.1 法律法规- 1 -3.2 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2 -4 安全标准化管理- 4 -5 安全生产目标- 5 -5.1 目标- 5 -5.2 监测与考核- 5 -6 组织机构和职责- 5 -6.1 组织机构和人员- 5 -6.2 职责 - 6 -7 安全投入- 6 -7.1 安全生产费用- 6 -7.2 相关保险- 7 -8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7 -8.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7 -8.2 规章制度- 8 -8.3 操作规程- 8 -8.

2、4 评估- 8 -8.5 修订- 8 -8.6 文件和档案管理- 9 -9 教育培训- 9 -9.1 教育培训管理- 9 -9.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9 -9.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9 -9.4 特种作业(含煤气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10 -9.5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10 -9.6 安全文化建设- 10 -10 生产设备设施- 10 -10.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0 -10.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12 -10.3 设备设施验收及拆除、报废- 14 -11 作业安全- 15 -11.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15 -11.2 作业行为管理- 17 -11.3 警示

3、标志和安全防护- 17 -11.4 相关方管理- 18 -11.5 变更 - 19 -12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 19 -12.1 安全检查- 19 -12.2 专项安全检查- 20 -12.3 隐患排查- 21 -12.4 排查范围与方法- 21 -12.5 隐患治理- 21 -12.6 预测预警- 22 -13 危险源监控- 22 -13.1 辨识与评估- 22 -13.2 登记建档与备案- 22 -13.3 监控与管理- 22 -14 职业健康- 23 -14.1 职业健康管理- 23 -14.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23 -14.3 职业危害申报- 24 -14.4 职业危害的防治-

4、 24 -15 应急救援- 27 -15.1 应急机构和队伍- 27 -15.2 应急预案- 27 -15.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8 -15.4 应急演练- 28 -15.5 事故救援- 28 -16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8 -16.1 事故报告- 28 -16.2 事故调查和处理- 28 -16.3 事故回顾- 29 -17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9 -17.1 绩效评定- 29 -17.2 持续改进- 29 -18 生产工艺- 30 -18.1 熔铸- 30 -18.2 挤压- 30 -18.3 上色- 30 -18.4 粉末静电喷涂- 31 - 1 - 铝型材行业企业安全

5、生产指引 1 编制目的铝型材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熔铸、挤压和上色三个过程。其中,上色主要包括:氧化、电泳涂装、氟炭喷涂、粉末喷涂、木纹转印等过程。在全部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坍塌、淹溺、车辆伤害、职业病危害等。因此搞好安全管理,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编制本指引的目的。2 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使用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的铝型材加工企业。3 适用的有关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1 法律法规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3);3.1.2 中

6、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4);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8);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3.1.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3.1.6 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3.1.7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2013);3.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2013);3.1.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7、第549号2009);4 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4.1.1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4.1.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4.1.3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4.1.4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易燃液体(GB20581-2006)4.1.5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HG23010-1997)4.1.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4.1.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1.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1.9 建筑灭火器配备设计规

8、范(GB50140-2005);4.1.10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4.1.11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4.1.12 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4.1.1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4.1.1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4.1.1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1.16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1-20094.1.17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20094.1.18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

9、3.3 -20094.1.19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20094.1.2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1.24日)4.1.21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10月1日实施)4.1.2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4.1.23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4.1.24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劳动部劳锅字(1989)12号4.1.25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劳锅字(1990)8号4.1.26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4.1.27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

10、(GBT16856.1-2008);4.1.28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4.1.29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23821-2009);4.1.30 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GB/T1251.1-2008);4.1.31 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4.1.3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4.1.3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4.1.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

11、169-2006);4.1.3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1.3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9);4.1.37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4.1.38 安全色(GB2893-2008);4.1.39 安全帽(GB2811-2007);4.1.40 有毒作业分级GB/T12331-904.1.4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4.1.4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4.1.43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4.1.44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4.1.

12、4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Z2.1-2007(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1.4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6861-20094.1.47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1.4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4.1.49 登高防坠落保护装置(DB44/457-2007);4.1.50 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2011);4.1.51 门座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5249-2010);4.1.5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1.5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

13、9-2013)4.1.5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4.1.55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5 安全标准化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和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发201110号文件精神,本行业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目标、监测与考核、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评估

14、。6 安全生产目标6.1 目标6.1.1 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6.1.2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6.2 监测与考核6.2.1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6.2.2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6.2.3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7 组织机构和职责7.1 组织机构和人员7.1.1 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