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40776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精品】宏观政策动向第期(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政策动向第27期(总第475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2009年07月17日国信观点:持续性:下阶段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政策动向:货币政策微调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发展智能电网,应对能源多元化政策取向政策点评:要充分发挥供给政策的作用新农保应与农地改革等配套实施政策文摘:发改委要求严格规范创投企业募资行为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出台外管局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一周动态:财政部提出加大力度扶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住建部三大措施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和投资商务部正在研究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对策政策借鉴:韩国出台鼓励环保汽车发展方案英国公布低碳过渡计划持续性:下阶段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最新数据表明,我国

2、经济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已经触底回升,无论是从现实的增长数据看,还是从被大家普遍论及的信心看,均出现了明显的向好趋势。但是,在“欣喜”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有待观察或说隐忧的问题。目前大家关注的已不是经济是否复苏,而是这种复苏能否持续下去,短期的促增长是否会为未来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因此,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如高层所言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宜做出一定的调整,将重点从年初的保增长向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转化。一、经济增长触底复苏已然确立之所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触底复苏态势已然确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增长(

3、供给)、国内需求均出现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回升态势明显。其中作为占比最大的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工业利润降幅减缓。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6月份增长10.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比1-2月份降幅缩小14.4个百分点。发电量在6月份出现今年首次的转“负”为“正”,并出现逾3%的增幅。从需求方面看,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

4、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1-5月提高3.1个百分点,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0189亿元,同比增长7.3%,比1-5月提高3.1个百分点。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3.9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增幅比1-5月提高1.0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4%,降幅比1-5月缩小5.8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825

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7%,环比增长11.2%;其中出口95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4%,环比增长7.5%;进口871.6亿美元,同比下降13.2%,环比增长15.6%。统计显示,6月份当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降幅比今年前5个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减少7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二是景气指数回升明显。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15.9,比一季度回升10.3点。其中,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从一季度临界值附近回升至112.0,提高12.2点;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也回升至临界值以上,比一季度大幅提高13.3点,位于景气区间的制造业行业明显多于一季度;建

6、筑业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28.9,提高13.2点;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明显提高,提高幅度达18.7点;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6.5、108.5、109.0和103.0,比一季度提高3.9、4.0、3.3和4.6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持续保持高位态势,景气指数为145.1。同时,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信息,2009年6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随着中央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制造业经济总

7、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三是微观主体信心恢复。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至110.2,比一季度提高9.1点。多数行业企业家对企业发展持积极态度;多数注册类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有所回升;大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明显提升;东中西部企业家信心均有回升。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也稳步回升。二、内生增长动力尚显不足之所以说内在增长动力还不足,主要因为:一是中小企业增长依然不容乐观。二季度,集体企业景气指数96.7,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98.6,尽管已回升至景气临界值附近,但仍置于不景气区间。表明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已初步摆脱“惊魂未定”的恐慌局面,但离全面恢复尚有距离。作

8、为中国对市场最为敏感、对就业以及增长贡献越来越大的中小企业,其景气程度如果没有大幅改善,就很难说市场的内在动力充足。二是企业信心仍存在不确定性。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信息,6月份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仍位于临界点以下,显示制造业企业主要原材料库存继续减少。一方面表明部分制造业企业原材料采购难度加大,企业多以消耗原材料库存来满足生产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仍“顾虑重重”,不敢贸然进货,市场仍处于弱平衡状态,向上的趋势性尚不稳定。三是促成经济反弹的主导力量来自存货调整和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需求面依赖外部经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而从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看,仍有三大不利

9、因素:第一,从供给来讲,美国长期的潜在GDP增速可能会从过去的3%3.5%下降到2%。长期趋势线下调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会在较长时间内都是中低速增长。第二,美国储蓄率上升,消费下降,外需订单减少。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这样,外部环境低迷不振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在持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困难也会延续,社会投资增长仍然乏力,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依然脆弱,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困难较大。四是民间投资跟进并不理想。多家媒体和研究机构在基层的调研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反映,并未或很少从国家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中受惠。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大型基建和工业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项目几乎

10、被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所囊括。尽管上半年银行贷款大幅增加,但其中的大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国企等政府性项目。对于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仍是它们难以破解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资金非但无法有效地吸引、带动社会资金,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对其产生挤出效应,市场自主回升的动力也就很难形成。五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居民收入增长受到影响,储蓄和投资意愿增强。三、关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过去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政策骤冷骤热交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这种背景下更加频繁,但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希望看到经济政策“急刹车”、“硬着陆”的局面,不希望经济大起大落,而

11、是希望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因此,政策制定需要未雨绸缪,站在长远的角度采取均衡发展的策略,任何短期的经济政策都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依据已经发生和即将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前瞻性的措施。事实上,目前谈论经济是否明显复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可持续性。因此,下阶段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该着力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1、切实落实中央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剖析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局,实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叠加的结果。其直接原因固然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导致我国的外需骤然收缩,外向型企业出口减少、经营困难,进而影响到内向型企业;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中国经济内部长久存在的增长方式粗放、转变不到位等问

12、题,才是最核心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中央在制定4万亿元刺激经济政策以及后来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时,一直强调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综观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二字被置于“振兴”之前;在每个规划当中,“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等,更是近乎一致的关键词。可见决策层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视。在截至5月底已经下达的5620亿元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中,有412亿元投向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服务业发展。然而,产业结构调整知易行难。最近几年,由于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带动力,许多地方罔顾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干快上重化工业项目,“

13、两高一资”产业遍地开花;而在当下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势下,“保增长、保就业”的即期目标与“调结构、促升级”的长远目标之间又潜存着一定的冲突,一些地方政府很可能倾向于优先考虑前者,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再度盲目投资,从而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抬头。对于此种苗头,务必保持足够警惕。须知,“保增长”乃治标之举,“调结构”方为治本之策,治标的目的在于为治本赢取时间和奠定基础,决不可本末倒置。2、政府主导性投资勿一味扩张、单兵突进从中长期来看,大规模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具体而言,此次经济刺激着眼于农村和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项目(如廉租房、环境治理、修建

14、医院及学校等等)和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升级换代,这对于制造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消除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瓶颈、降低消费者的谨慎性储蓄等等,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这些投资也将为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但如果一味独自扩张,一方面由此导致贷款增速过快,会带来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泡沫,为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埋下隐忧。另一方面,过于强势的政府主导性投资不仅其效率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会给银行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民间资本的热情,而如果民间投资不能顺利接过增长的大旗,未来增长的持续性就有问题。因此,在看到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政策重点应放在如何激发民间投资上。3、采取措施促进持

15、续性消费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对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实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等经济激励政策,近期国务院又决定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在国家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国内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但是,决定消费需求最终还是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预期。表面上看,我国的储蓄率很高。但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发现居高不下的储蓄率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个人储蓄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极少数的富人阶层。目前我国贫富差别在加大,很多地方的平均收入水平看似不低,是因为有小部分高收入者的存在,而在总

16、人口中占据绝大部分的群体,收入大都偏低,实际储蓄水平并不高,而高房价、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负担却很重,使得这部分人一是没钱花,二是有点小钱却不敢花。因此,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应该重点考虑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普通家庭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别。有关部门应抓紧出台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意见。在政府储蓄方面,应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移。有盈利回报的投资项目,政府不要“与民争利”。在企业储蓄方面,基于推出中央国企利润分红试点的基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分红比例。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各种税费。可先在中小城市放开户籍管理,让一部分农民工赚钱后到中小城市落户,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推动消费,提高居民福利。鼓励提高居民来自实体经济的资本收入,而不是突出来自房地产投资等资产市场上的财产收入。政府可通过多项政策鼓励居民创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投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