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步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64076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手术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乳腺癌手术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乳腺癌手术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乳腺癌手术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乳腺癌手术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手术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手术步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腺癌手术步骤(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CAL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并固定在手术台的肢架上,注意不 要过伸,防止臂丛神经麻痹,并以软枕将胸部垫高5cm左右。2、切口及分离皮瓣:一般采用喙突到脐方向的纵行梭形切口,上端在胸大 肌外缘锁骨之间的中点,下端到肋弓下2横指,以显露腹直肌前鞘。切口应 根据肿瘤的位置作用相应的变化。切缘距肿瘤为3横指。注意在消毒前先用龙 胆紫药液自我上至内下画一梭形切口线。先作外缘切口,再作内缘,切至皮下组织后,以止血钳夹住少许皮下组 织,每隔3cm夹钳一把,

2、左手提起止血钳,并以手指从外侧顶起皮肤使其呈水 平拉紧,右手持阔面刀削切皮下脂肪组织,紧贴皮肤向周围作潜行切削,边切 边止血。内侧皮瓣分离至胸骨中线,外侧分离至背阔肌前缘,上至锁骨,下至 腹直肌前鞘,分完一侧皮瓣后用热盐水纱布垫压迫止血,如遇较大出血点,应 予结扎或电灼。亦可用低电压电刀切削皮下脂肪组织,形成皮瓣,这样边切边 止血,可大大减少术中失血。分离皮瓣后,需辨认出腹直肌鞘、前锯肌、背阔肌、三角肌、头静脉等组 织,然后用消毒巾保护切口图 2。3、切断胸大肌 在胸大肌浅面覆盖有腋筋膜和脂肪组织。分离后,在胸大 肌和三角肌的肌间沟内找到头静脉,应妥加保护以免损伤。在胸大肌外缘切开 腋筋膜,再

3、用左手示指从胸大肌外缘钝性向内侧分离,直至靠近头静脉的胸大 肌锁骨部分。保留少许肌纤维,以保护头静脉。再将胸大肌腱分离到肱骨大结 节嵴处,用电刀徐徐切断该肌肌腱,在出血点处电灼或缝扎止血。用示指紧贴 锁骨下缘继续分离胸大肌与锁骨、胸骨联接部分,用电刀切割和缝扎止血。并 切断缝扎自深部进入肌肉的胸肩峰动、静脉及神经分支。4、切断胸小肌 先将胸大肌翻转向下,显露被喙锁胸筋膜包绕的胸小肌, 在胸小肌下缘用止血钳挑开此筋膜,用左手示指伸入胸小肌后方,紧贴胸小肌 后面分离至肩胛骨喙突处止点,并将手指垫在后面以保护腋窝大血管。在靠近 止点处钳夹、切断、缝扎止血。然后将胸小肌向下翻转、切断、结扎供应该肌 肉

4、的胸外侧血管和神经。5、解剖腋静脉和清除腋窝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将已切断的胸大肌、胸小肌 一起向下牵拉,即可显露出锁骨下区的喙锁胸筋膜(这层筋膜较厚而清晰)和 腋窝的脂肪组织。此时手指触得腋动脉的搏动。在动脉的外上方为臂丛,内下 方为腋静脉。由腋血管开始解剖。这一步骤是整个手术的关键,操作要特别仔 细。腋静脉开始于大圆肌下缘,止于锁骨下缘与锁骨下静脉连接,有腋鞘将腋 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神经包绕。乳房的淋巴液经多种途径引流,汇集到腋窝部的腋静脉周围淋巴结,再至 锁骨下、锁骨上淋巴结,然后进入胸导管。先小心提起腋静脉鞘,剪开后,仔细解剖腋静脉,轻轻分离其周围淋巴结 及脂肪组织,并从胸壁上分离下来。再

5、将腋静脉下方的腋动脉和腋静脉各分支 一一分出、钳夹、切断,再用细丝线结扎。这些血管分支,有胸短静脉、胸外 侧动脉、胸长静脉、肩胛下静脉、胸外侧静脉和肩胛下动脉等。当腋窝、锁骨 下区淋巴结和脂肪组织被清除后,即可见到与肩胛下血管伴行的胸背神经和与 胸外侧血管伴行的胸长神经,应避免损伤。继续向后外侧方向解剖分离,可见 到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注意在腋窝内紧靠腋静脉排列的淋巴结,如粘 连甚紧,分离时最易损伤该静脉。如遇明显扩大的淋巴管,应予结扎,防止手 术后发生淋巴瘘。对脂肪块不应用力牵拉,铁损伤胸壁外侧的胸背神经和胸长 神经,以免术后前锯肌和背阔肌萎缩。6、切除乳房 腋窝淋巴结和脂肪组织清除后

6、,填以热盐水纱布垫。然后将 胸大、小肌向外下方牵引,术者用锐刀或电刀切断此二肌在胸骨和肋骨面的附 着点,边发边结扎止血;腋窝的脂肪和淋巴结连同部分腹直肌前鞘从胸前壁整 块切除。切除乳房后,用温盐水纱布垫热敷创面,仔细止血,必要时用电凝止血。 再用含噻替哌1020mg的温生理盐不冲洗,准备缝合。7、引流、缝合 在腋窝下方戳一小口,用一软胶皮管放入腋窝处引流,然 后加几针减张缝线再用细丝线自上、下角向中间作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引流 管在皮肤上固定 1 针。如果缝合有困难,需要植皮。可取同侧股内侧中厚皮片 加以植皮。在腋窝处及腹直肌上端添加细软碎纱布填塞,外加敷料压迫包扎。术中注意事项:1、切口要适

7、当,应根据肿瘤大小而定,勿切得太少,否则术后肿瘤局部易 复发。同时必须注意切口上端不得延至腋窝顶部,否则将在腋窝形成垂直疤痕 组织,影响上臂功能活动。2、腋窝解剖要细致,要尽量清除静脉下方的脂肪、结缔组织和淋巴结,但 不需向上解剖腋动脉和臂丛神经,因为这样会造成术后臂丛神经痛。解剖腋静脉必须细致耐心,防止损伤大血管,一旦撕裂腋静脉,应尽量用 细丝线缝合修复,不要结扎,以免加重上臂水肿。如腋动脉发生破裂,应即用 两把动脉夹,将破裂动脉远、近端分别夹住,控制失血,再用细丝线缝合修 复。胸背神经沿着腋静脉向外下方走行,常与肩胛下血管伴行,应避免损伤, 以防影响上臂外展和内旋功能。胸长神经自腋窝尖沿前

8、锯肌浅面下行,误切易 发生翼状肩。3、穿动脉要结扎牢靠,当切除胸大、小肌时,必然要切断自肋间穿出的胸 廓内动脉分支,应以止血钳平行胸壁钳夹后结扎、止血。如果滑脱,血管缩入 肋间肌时,应分离肋间肌,缝扎止血。如仍不能控制出血,则只得缝扎上、下 两端胸廓内动脉。操作时勿损伤胸膜。4、缝合切口要避免张力。缝前先检查皮瓣边缘的血运,如太薄或血运不 佳,应再发除一部分,然后拉拢双侧皮瓣加以缝合。加压包扎为的是防止造成 死腔、渗血、渗液、增加切口感染机会。术后处理:1、一般处理 术后取平卧位。伤口和腋窝处放置小沙袋压迫24小时。病侧上肢抬高或固定于胸壁57日,防止活动,撕脱皮瓣(腕、肘关节允许 活动);根

9、据腋窝内积液情况,在术后34日拔除引流。如积液过多,可穿 刺抽液。引流管拔出后,仍须加压包扎,消灭死腔。2、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对消灭残留癌细胞大有好处。化学药物可用 噻替哌静脉注射,每日10mg,个疗程总量为200mg;如用氟脲嘧啶静脉注射,每日500mg,隔日1次,一个疗程共用10g。还可用环磷酰胺、自力霉素、 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气胸:多因处理肋间穿动脉时止血钳尖不慎穿破胸膜而引起。气胸常为 单侧,确诊后如肺萎缩较多,可作胸腔穿刺抽气,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2、感染:乳癌根治术后,一旦感染,常较严重,这是因为手术时间长,皮 瓣较薄,血运较差,腋窝淋巴结又被切除的缘

10、故。故术后应常规加用抗生素预 防。如发现皮瓣坏死,宜早期切除,必要时植皮。3、腋窝挛缩:感染、切口裂开和不合理的切口均可导致腋窝皮肤挛缩。挛 缩轻时,可作“z”形放置皮瓣修复;重时,可以切除疤痕,作中厚皮片修复。4、上臂活动受限: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后会影响上臂活动,但如果术后5日开始锻炼,可以防止上臂活动受限。方法有:上臂前后活动,并少许抬 高,伸向头部。逐渐加大向上的伸殿弧度。如这样坚持活动,在出院前即能 基本自己梳头发和上下抬臂自如活动。5、上肢水肿处理:病侧上肢水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肥胖妇女更为常见。(1)种类:暂时性水肿,常因手术破坏大片软组织所致。可用弹力绷带包 扎或加强锻炼活动。持

11、久性(继发性)水肿,发生率占 10%,可持续数月或数 年;如术中发现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或术后加用放射治疗,则更易发生。究其原 因,一种是血栓性静脉炎,可在术后3日起用预防性抗凝疗法治疗;一种是静 脉返流受阻,压力增高,抬高患肢可减轻症状;一种是淋巴返流受阻与手术解 剖、感染、腋窝积液、放射治疗反应有关,较难处理。(2)预防:术中注意仔细解剖腋窝,保护皮肤,防止切口感染,避免腋窝 积液;放射治疗时防止发生皮肤炎;禁止患侧上肢输血,输液,术后适当锻炼 活动。其中重要的是防止切口感染。(3)治疗:轻型病人,可行向心性按摩,每日12小时。严重病人,可 大量切除上肢的皮下脂肪组织,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但这种方法破坏性较 大。肥胖病人可用低盐食,并服适量利尿剂。各种理疗效果均欠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