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45640037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介呈现出技术先进、平台众多、信息海量、互动性强、传播即时的特点。面对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海量信息,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任务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接触较多的媒介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设备,调查显示,将近80%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社交媒介的时间维持在30分钟到2小时,而超过一半的家长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接触和使用媒介,将近90%的小学老师缺乏对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指导。 青少年日常接触和使用的媒介是相对固定的,主要包含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手机、电脑等新媒体。青

2、少年多是单方面接受媒介内容的传输以及借助媒介进行人际交流。其中,娱乐是他们使用媒介的主要动机,他们通过使用媒介消磨时间,获取没有特定目标的快乐,如和同学朋友网络聊天等。 青少年对媒介的了解不足,缺乏媒介硬件搭建、运行机制等常识,因此媒介在青少年眼里充满了神秘的光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媒介依赖甚至媒介崇拜的心理。另外,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网络暴力、色情、诈骗等,这些都容易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很多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尚不具备对媒介内容的鉴别能力,尚未形成批判解读媒介内容的思维,他们很难把握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界限,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甚至可能会全然相信媒介

3、世界的内容。由于不具备鉴别能力,青少年容易形成单一化的思维模式,且容易被网络不良思想影响其三观的养成,影响日后社会建设的参与。 如今,青少年自出生起便处于便捷的网络时代,他们熟练地使用各种媒介,参与媒介信息的浏览和评论,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娱乐化的使用习惯。青少年在参与媒介应用时,尚未形成创作内容并将其传播的主人翁意识,不能深度参与到媒介应用中,比如明显欠缺创造高质量内容表达自我,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 社交媒体环境下,出于娱乐放松和信息获取等需求,青少年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多元形式主要表现为使用手机等,其对媒介的接触和使用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与青少年同行,出台相应政策法规,营造健

4、康的媒介生态环境,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人才梯队,开发可落地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媒介道德素养和接触使用习惯。 (摘编自程瑶社交媒体视阈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材料二: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这对新闻从业者的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较高的媒介认知能力与使用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新闻传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从业者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速度都发生了变化,新闻从业者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传播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还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新闻传播的

5、控制权,根据受众的新闻需求传播相应信息,让更多受众通过新闻报道了解社会热点。此外,新闻从业者还应当引导受众对新闻事实产生高度认同感,积极挖掘并报道吸引力强、具有时代感的新闻,促使受众关注并转发新闻,形成良好的新闻传播效应。 新闻从业者新闻价值判断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新闻信息质量的高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更要具备新闻价值判断力,能够发现新闻线索与呈现新闻价值,切实保障新闻信息质量。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社会热点,却将实事求是的精神抛之脑后。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博取关注,不惜违背职业道德,捏造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内容,这不仅挑战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底线,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6、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要端正工作态度,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新闻价值判断能力,通过专业判断审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传播有价值的、正能量的新闻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良性循环。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交互性等大大增强,这拉近了新闻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 对社会大众而言,新闻媒体不再高高在上,人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并且可以参与社会热点、国际局势等新闻的互动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需要履行自身使命,深入研究受众感兴趣的话题,传播符合社会大众需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新闻信息,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能量感染他们,并促使他

7、们积极传播正能量。 受新媒体信息量不断增长的影响,海量信息中掺杂着不少虚假信息,新闻从业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甄别信息真伪,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确保新闻报道能够满足受众参与和互动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传统媒体需要从多个维度培养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新闻事实,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不断增强公众的媒介素养。 (摘编自廖培煌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提升媒介素养策略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少年使用媒介大多未经过指导,在青少年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海量信息时,如果不对他们加以引导,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B青少年多借助媒介

8、进行人际交流,与媒介大多是双向传输。传输过程中,存在许多虚假信息,需要青少年多加辨别。C进入媒体新时代,新闻从业者应紧跟时代步伐,把增强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同感、积极传播正能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职业素养。D新闻从业者不能为博取眼球随意捏造新闻内容,只要守住道德底线,就能确保新闻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的参与和互动需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升青少年对媒介的认识需要多方努力,要让他们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对媒介的使用更加深入,不再只是浮于表面。B时代的进步,让青少年所接触的媒介变得可移动化,同时技术的先进也让青少年对这些媒介产生精神上的依赖甚至崇拜。C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时代

9、,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社会热点,这要求新闻从业者实事求是,保证产出新闻的真实可靠性。D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制造、发布、传播新闻,难免会有虚假新闻发布,所以媒体人更需要守住新闻真实性底线,提升媒体公信力。3为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下列途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正规性,同时协调多方机构落实课程体系研发与师资配置。B大众广泛宣传媒介素养,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和氛围,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C家长重塑教育理念,摒弃一味追求成绩的应试教育观点,关注孩子成长,严格控制青少年对媒介的接触和使用。D学校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主流课程,

10、并且积极探索个性化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课程,培养青少年对媒介的批判思维。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媒介用途媒介了解媒介辨别媒介参与青少年使用媒介主要用于网络聊天、游戏等,也有用于获取信息。青少年缺乏对媒介硬件搭建、运行机制的认识,觉得媒介神秘,依赖甚至崇拜媒介。不少青少年被网络不良信息欺骗,有些青少年甚至全然相信媒介内容,转发以为是热点的虚假信息。青少年大多能够熟练地使用媒介浏览并参与评论信息,也有少数人为博取关注捏造没有价值的媒介内容。 A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偏娱乐化,容易影响学习。B青少年对媒介常识认识不足,觉得媒介很神奇。C青少年对媒介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容

11、易被不良信息影响。D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媒介内容创作,但存在为博取关注而制作虚假内容的行为。5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面对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海量信息,身为当代青年的你该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如果你将来选择成为一名新闻从业者,又该如何涵养媒介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风过核桃坪吴沛 到核桃坪的山路崎岖狭窄,仿佛这公路在紧紧地拽着我们向山里走,向云深处攀爬。幸好路面都已硬化,如果是泥结石的路面,那么,这次行程不知会有多么尴尬! 核桃坪既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也找不到成片的核桃树林。在武陵山脉和大娄山脉,很多地名的表意,往往与你的想象南辕北辙,比如,出水村没有

12、一眼甘洌的泉水,双河场连一条流淌的河流都没有,花园村也不是因为五彩缤纷的花园而得名。核桃坪也是这样,只是表达了当地人美好的心愿而已。到核桃坪之前,我曾问同行的朋友,那里叫什么名字?去过多次的他居然也不清楚。寻当地村民问询,他们说叫核桃坪!并且将重音停顿在“坪”字上。望着眼前蜿蜒起伏的陡坡,我哑然失笑。但当地村民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羞惭和不安,也许,他们千百年来都这样叫着,传承久远的习惯使他们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与武隆人将仙女山草甸称为大草原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如果不这样叫,反而会觉得拗口唐突。倒是我,因心境驳杂,少见多怪了。 虽然核桃坪的春天比山下晚了一个多月,但这里的春意依然浓烈浩荡。大

13、自然的慷慨和公平,总是让现代人相形见绌。大自然坦荡明净,并不因为核桃坪的偏僻而有所遗漏和鄙弃,也不会因为这里人迹罕至而降低春天的格调。比之于城郊,核桃坪的春天更加清纯,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核桃坪是野生木姜子和柴桂的乐土。木姜子花淡淡的幽香浮游在空气中,这花香,缠绵萦绕,像有谁正从林木间将它一缕缕抽出来。很长一段时间,这固执的意象,始终挥之不去,它如影随形,黏附在我的眼帘甚至梦境里。那段时间,我仿佛也成了一棵行走的木姜子树。在山路边一道缓坡下,我看到一棵枝叶茂密的柴桂与一丛丛不知名的灌木挤在一起,柴桂雍容,而灌木则形象猥琐,这大自然不可名状的野趣,使我想起了梭罗的自然笔记,他笔下那些精美绝伦的句

14、子,从容而优雅,但又瞬间直抵事物的内核,“如果一种植物不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那它就要死亡”。雍容抑或猥琐,都是它们的本性,但这种本性,只存在于人心,在植物的字典里,则没有善恶美丑之分。梭罗是智者,他巧妙地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融入笔端,化在词句之间,这让他的语言有了穿透时空的光芒。柴桂又名肉桂,当地人称为桂皮,它与木姜子一样,都是天然香料。为了躲避人类的滥砍滥伐,它们不得不一退再退,在这崇山峻岭中隐伏下来。因为它们的存在,天空变得无比湛蓝,鸟雀的鸣叫声也因此特别清丽。 朋友自诩为自然达人,他喜欢野外和一切野性之物,他的生命,因无数次山野奇遇而绽放异彩。为了观看绝顶日出,他瞒着家人寅夜出发,独自驾

15、车翻越几十里山路,爬上突兀的巉岩,脚下是千仞孤峰,咫尺处是万丈深渊,岩峦喧响,山风肆虐,他攥着贴地蔓生的灌木丛,蜷伏在仅够容身的方寸之地,居然能目不转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天际。当问及他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嘟囔一句:“人要保持自然天性,只有经常到野外去!” 我们此行要拜访的老熊,整天与羊为伍,是一个厚道质朴的山里汉子。50岁左右。说是汉子,其实并不准确,他略显单薄瘦弱,身上却藏着一把好力气。此时,微风轻轻吹拂,木姜子花的芳香在房屋旁边的林子里探出软软的头足,山风游弋到哪里,它们就跟随到哪里,山风就是它们的翅膀,是它们触摸万物的玲珑之心。说到木姜子,老熊说林子里到处都是,见我们兴致颇浓,他立即热情地领着我们向林子深处走去。花香越来越馥郁了,浓得有些呛鼻。在他的指示下,我们勉强能将这些释放香泽的树种与其他林木区别开来。在这里,我又见到了另一棵柴桂,老熊说,山上的老林子里还有很多,这种树喜欢人烟稀疏的地方。木姜子树黝黑的躯干虽然没有松杉挺直,但也还算爽利。枝丫一律向上收束,有的木姜子树仅在中段以上生有旁枝。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地方。一片砾石台地上,一棵干枯的木姜子树吸引了我的注意。裸露在地表的树根像一只鹰爪,紧紧地抓住大地,这种姿势,耗尽了木姜子树的一生,它的一生因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