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3954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七(1)班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想必你们一定知道我们在这里集会的目的了,可能有同学会有疑问:我们早知道食品卫生安全啊,还用得着大家一起讨论吗?太夸张了吧?(问:你们是不是都有这些想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实例。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

2、是)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好,谢谢大家积极回答问题。)喜欢零食是儿童青少年的天性,当然你们也不例外,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合格,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俗话说 “病从口入”,许多疾病都与我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最近大家都听说过的“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而“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滥用甜味剂、着色剂,使用不允许加入的防腐剂苯甲酸,人们常吃的牛板筋、素食品等调味面制品藏有这样的安全隐患。(源于5月22日新京报记着报告:“昨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

3、称,对包括“唐僧肉”在内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实施按批次全市下架停售,有53种出自河南,其中36种集中在郑州管城区。”)如此等等恶性事件频频出现,大家不免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二、为了使我们的健康有保障,在饮食习惯和卫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1、按时进餐,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举例我校同学只吃零食不吃饭等不好现象。)2、饭前便后应洗手,饭后不做剧烈运动。3、学校吃完营养餐后要把餐具洗干净。4、不买路边摊上的食品。选购食品时,不买这些产品:没有商标、没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没有生产厂家、包装不完整。5、预防食物中毒,不吃不清洁的或变质的食物如:隔餐鸡蛋和启封时间久的牛奶。6、买回家中的食物

4、,应分类分区存放;生、熟食分开。7、食用蔬菜之前先浸泡,然后洗涤干净。水果洗净削皮后食用。8、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人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尽量消毒。9、尽量少去吃麦当劳等快餐食品。三、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一起来学习以下8条。(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

5、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5)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6)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7)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不食、饮过期食品饮料。(8)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四、小结:我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在学校才能学习好,进入社会,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014.11.11【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