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39180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D64-94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Lifting appliancesAnticollision deviceSafety technology code自1995-1-1起执行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起重机械防碰装置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安全管理办法。本标准适用于光线式、微波式、超声波式起重机械防碰装置(以下简称“装置”)。2 引用标准GB998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3 术语31 防碰功能 anticollision functions装置在规定距离自动

2、发出警报、减速或者停止信号的功能。32 防碰主体 main anticollison body能执行规定防碰功能的起重机械。33 防碰客体 secondary anticollison body要防止与防碰主体碰撞的物体。34 最大检测距离maximum range装置能执行规定防碰功能的最大距离。对于直射型装置,是从发射部分到接收部分检测波法线距离;对于反射型装置,是指从发射部分到反射体验测波法线距离。35 设定距离 set distance装置执行规定防碰功能时,防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最大间距。36 故障failure装置不能执行规定防碰功能或误差超过规定值。4 分类41 型式411 功能型

3、式a 警报型。能在规定距离发出声光警报。b 减速型。具备警报型功能,并能在规定距离发出控制防碰主体自动减速的信号;c 停止型。具备警报型功能,并能在规定距离发出控制防碰主体停止运行的信号;d 综合型。具备减速型和停止型功能。412 结构型式a 反射型。检测波经反射物体反射后接收。b 直射型。检测波不经反射上接接收。42 规格装置最大检测距离应从下列数值(m)中选择:5,10,15,20,25,30,40,50,60,70,80。43 型号431 装置型号由六部分组成,其符合及意义见表1。表1432 型号示例5 技术要求51 电源装置上不得装设可切断装置供电电源的开关。52 自检装置应设自检功能

4、,使有关人员能判断装置是否工作正常。53 材料与构造装置所用元器件除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外,还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经严格筛选。各安装件、联接件应有防松动措施。金属件应作防腐蚀处理。装置的构造应便于安装、调整和维修。54 误差最大检测距离误差不应超过-5%。设定距离误差不应超过15%。误差计算方法如下:误差=(实测距离-标定距离)/标定距离100%55 使用条件装置在下列条件下应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2060b 相对湿度:30%95%;c 电源电压:85%110%额定电压。56 耐振动冲击性装置应能承受起重机械正常工作所引起的振动,并能通过表2规定参数的振动冲击试验。表2 57 绝缘电阻与介电试

5、验装置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按照其额定电压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介电试验电压。表358 抗干扰装置应具有抗干扰措施。59 防护等级室内部分IP42;室外部分IP44。510 信号警报音响应与起重机工作环境噪音有明显区别。音响持续时间不应短于10s。音响强度不应低于75dB(A),不宜高于80dB(A)。警报灯光应为红色闪烁灯光。在装置上设置报警音响暂停开关时,必须保留红色闪烁灯光,并应另外设置红色指标灯,警报音响暂停时,该指示灯应能同时接通电源。511 可靠性装置定型生产前,应通过500h工业性运行试验。装置维护调整周期不应低于3个月。装置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累积工作3000h,不得出现故障。注:

6、规定的使用条件是指起重机械按正常条件工作,用户按制造厂规定的维护调整方法和周期对装置进行维护和调整。6 试验方法61 试验室试验611 一般规定开始试验直至条试验结束,不得对装置进行调整。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装置电源电压为额定压,试验顺序从条至条依次进行。最大检测距离试验均应反复做三次,误差应符合5.4条规定。612 最大检测距离试验对于直射型装置,使其接收部分位于检测波法线方向,发射与接收部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标定的最大检测距离,逐渐减小试验距离使装置动作,沿检测波法线方向实测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距离。对于反射型装置,按规定布置反射板、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至反射板的距离应大于标定的最大

7、检测距离,逐渐减小试验距离使装置动作,沿检测波法线方向实测发射部分至反射板之间距离。613 温度试验温度试验中,装置在高低温实验箱中为非通电状态。6131 将装置放入高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60后,历时16h,装置从试验箱内取出后,分别施加85%,100%或110%额定电压,在30min内完成条试验。6132 将装置放入低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20,历时16h。装置从试验箱内取出后,分别施加85%,100%和110%额定电压,在30min内完成条试验。614 抗干扰试验在施加不同干扰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条试验,装置应能正常工作。除光线式外,其他型式可只进行条试验。6141 相对于接收部分

8、受光面2m,在相对于受光面法线10入射角加入阳光。6142 距离接收部分受光面2m,在相对于受光面法线10左右的位置上分别放置不带灯罩的200W普通白炽灯,40W普通萤光灯和250W高压汞灯。6143 在装置供电电源上迭加一个具有下述参数的尖脉冲电压,时间不少于30min;脉冲幅值:1000V。脉冲宽值:0.12s。脉冲频率:510Hz。615 绝缘电阻试验按GB998第条选择试验用兆欧表,在装置电源进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进行试验,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7条规定。616 介电试验按GB998第6.3条进行试验,在装置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施加介电试验电压,电压等级按5.7条表3选择。617

9、 湿热试验湿热试验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试验按GB2423.3规定进行,试验时间48h,试品取出恢复2h后,分别进行、和条试验。618 防护等级试验试验按GB4942.2规定进行。试验后进行条试验。619 警报音响试验使装置发出警报音响,距离发音部分1m处用声级计测量,音响强度应符合5.10条规定。6110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试验按5.6条表2规定参数进行,在试品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各施振1h。振动试验后,零部件不得松动,脱落、破损,导线不得断开。对装置进行条试验。6111 冲击试验冲击试验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试验按5.6条表2规定参数进行,在试品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各冲

10、击3次。冲击试验后的检测同条。62 装机试验621 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用起重机械应进行试运行,确认各机构工作正常。试验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622 设定距离试验防碰主体位于标定的设定距离以外,逐渐减小防碰主体与防碰客体之间的距离,装置开始执行规定的防碰功能时,实测防碰主体与防碰客体之间距离。6 3 工业性运行试验试验条件应符合配用起重机械的正常工作条件,装置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得少于500h,在试验中期和后期按条进行设定距离试验,误差均应符合5.4条规定。工业性运行试验应有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装置累积工作时间,起重机械工况条件、环境条件、误差、故障、维修及设计、工艺、制造、安装等方面的改

11、进措施。7 检验规则71 例行检验711 例行检验应包括6.1和6.2条全部内容。712 样机数量不应少于三台,定型产品从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713 试验室每项试验不得少于二台样机,试验不合格的项目允许改进,改进后全部样机均应通过该项试验。714 装机试验至少取一台样机,试验不合格允许改进,改进后加倍抽取样机,全部样机均应通过该项试验。72 定型检验721 以下情况应做定型检验a 产品定型批量生产前;b 产品型式、结构、功能等有较大变动。722 定型检验包括下列项目7221 资料审查制造厂应提供必要的产品技术资料,(产品标准、设计计算书、图纸、使用说明书等)。产品技术资料应完整正确。72

12、22 例行检验按7.1条相应规定进行7223 工业性运行试验按6.3条规定进行。7224 企业考核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73 安装调试检验731 以下情况应做安装调试检验a 装置首次安装于起重机上时;b 对装置工作性能有怀疑时;c 装置经过拆装重新安装使用时;d 起重机械经过拆装重新安装使用时。732 调试方法和程序按制造厂规定进行,调试后按6.2条规定进行装机检验。安装调试检验过程中,用户主管安全和设备人员应在场,检测数据须经二人以上核对无误并记入安装调试报告,装入起重机械档案。74 定期安全性能检验定型产品每两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在用产品与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同时进行,

13、检验项目应包括6.2条内容。75 出厂检验每套装置出厂前必须通过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拓,和条内容。8 安全管理装置安全检验、监察、管理由劳动部及其指定单位负责进行。81 对制造单位的要求811 制造单位应对产品的质量负责,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检验、监察、管理规定,保证产品安全技术性能达到本标准的各项规定。812 制造单位应建立售后服务制度。产品保修期从向使用单位发货日计算不得低于18个月。813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下列随机文件:a 产品合格证;b 使用说明书;c 出厂检验报告;d 定型检验合格证明。814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a 主要性能参数;b 工作原理框图,构造示意图;c 安装调试方法和程序;d 使用维护说明、检查方法、调整周期、易损件清单;e 常见故意检修,保修及其售后服务措施。815 每套装置出厂必须附着有不易污损脱落的铭牌。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 名称型号;b 功能型式;c 最大检验距离(m);d 额定电压(V);e 定型检验合格标记;f 制造单位名称、出厂日期、出厂编号;82 对用户的要求821 用户不得因使用装置而忽视安全生产,起重机作业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