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38658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困生如何适合新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提升国民素质已显得愈来愈重要。而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是关键,占全国绝绝大局部人口的农村教育问题就更为重要。 数学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学习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假如不增强对这局部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势必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还有着与城里孩子所不同的地方,比方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根本谈不上对子女学习的检查和督促;还有的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仅仅偶尔落实在口头上,没有一个长期的、完整的、持之以恒的培养计划等等。所以,我提出了学困生如何

2、适合新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的课题,试图找到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并对症下药,一一加以解决。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在教育词典中对“学困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新课程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金子,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观察、分析和研究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点和生存现状,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真正做到关心、注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个问题的专家是摩根。赞科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

3、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信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不准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升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协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

4、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一)呵护学困生心灵。教师引导学困生有自己的优势,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向上的。(二)、有利于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促动全体学生全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学困生优势培育强调促动全体学困生全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假如我们的设想与结果一致,则能够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将对于整个小学新课程改革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型课程改革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有利于公平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界歧视学困生的现象还有存有,无视学困生教育的教育者也

5、不乏其人,这种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杜绝。这样,学困生就不会掉队,可促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然公平。(四)、有助于社会发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学困生的转化,不但能够促动学困生能转化为合格生,还能够促动学困生多向异化,为社会输送次各个方面的人才材。五、研究的目标及理论依据(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弄清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诸多原因,并有效的预防新的学困生的形成。2、 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3、 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促动数学学困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6、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就是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理解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教育家理论:北尾沦彦的研究说明,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

7、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形成的消极的影响。对于农村学困生来说,则是主要原因。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表现形式。六、研究的具体内容(一)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1、 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 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3、 教师的教学4、 家庭教育情况(二)提升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对策研究1、 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8、的策略2、 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3、 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的策略4、 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的策略七、研究的阶段与方法(一)研究阶段1、准备阶段(2015年5月6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5年6月12月)(1)调查分析数学学困生致差原因(2)对不同学困生实行相对应的转化方法,并持续实行总结反思。3、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4年4月)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二)研究方法1、资料和文献法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2、调查法

9、以问卷、谈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学困生、周围同学、学生家长调查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学困生实行跟踪研究,制定转化策略并根据转化效果实行反思,总结经验。八、研究成果及表现方式(一)、 调查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二)、 提升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实施方案;(三)、 一份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九、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一)、 本课题注重学生的需要、学困生转化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实际需要。(二)、本课题查阅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长室和教导室的重视,为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十、参考文献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师博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