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386319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1目标: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准备: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过程: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2、初步感受乐曲。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3、看图谱欣赏乐曲(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2)幼儿欣赏乐曲。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3)再次欣赏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4

2、、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活动反思: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不足之处:作为大班的幼儿

3、,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2狮王进行曲活动目标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2.物质准备:

4、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师:谁过生日?幼儿:狮子王。师:狮子是森林,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

5、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

6、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

7、作。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5.音乐游戏(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在构思、

8、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但在活动中我思考着几个问题,如(1)教师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关注到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为教师利用,为同伴所学习?(2)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形象,但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高亢状态,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好不好?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3活动目标1.了解和喜爱民

9、族文化,感受民族乐曲中热烈欢腾的气氛。2.感知乐曲ABA的结构。3.能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磁板一块。2.彩笔、画纸人手一份。3.录音机、磁带。4.在过渡环节播放红绸舞。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师:刚才这首乐曲听起来怎么样?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完整欣赏乐曲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从开始到结尾旋律是一样的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分?3.分段欣赏,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师:我们再欣赏一遍乐曲。(1)欣赏第一段并提问:听了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是快还是

10、慢?(2)欣赏第二段并提问:这一段乐曲和第一段乐曲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了什么?(3)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乐曲和第几段乐曲一样?(4)分段欣赏完,请幼儿用符号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要求旋律相近的两段要用相同的符号表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5)分享、交流自己的画并贴到磁板上。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告诉幼儿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红绸舞,并引导幼儿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热闹气氛;乐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旋律基本相同。活动反思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我班幼儿充分了解和感受了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充分体验了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为幼儿了解

11、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和问题,在充分考虑幼儿原有经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适时通过提供支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体验到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快乐。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及反思4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并理解歌词,尝试演唱歌曲大鹿。2、运用反复倾听-判断-检核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梳理、记忆、理解本首歌曲的歌词内容。3、与同伴共同体会闯关游戏与学习的乐趣,逐渐提高自主学习活动。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

12、中的快乐。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字卡“猜猜有谁?说准歌词、哪里不同?”,问号卡,动物图片(小兔、大鹿、猎人),图谱卡“反复记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钢琴伴奏,幼儿按节奏拍手走进课室,找点站好。2、钢琴弹奏乐曲,教师走到小朋友身边,摸头,提示幼儿去找好朋友。问: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找到了请到座位上坐下来。(二)、基本部分: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遍。问: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会不会唱?我们来玩闯关游戏。2、闯关游戏:(1)、第一关:猜猜有谁?(出示板字“猜猜有谁”和三个大问号卡片)A、教师范唱第二遍。问:听见了有谁?(小兔)教师按幼儿的回答在问号后面出示“小兔”图片。B、教师范唱第三遍

13、。问:除了小兔,还有谁?(小鹿、猎人)这首歌曲里都有谁?(依次出示小兔、大鹿、猎人图片)C、小结:我们用什么动作庆贺我们闯关成功?(幼儿说动作,教师做动作)。(2)、第二关:说准歌词。(出示板字“说准歌词”和8张系列图片)A、教师范唱。问:听到这词怎么唱?(提示幼儿观察图片)B、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清唱1-4幅图。师:这句怎么说?(透过窗户往外瞧)。C、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念歌词。D、教师示范唱5-8幅图,幼儿跟着念歌词。E、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念1-8段歌词。(3)、钢琴伴奏,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A、请个别幼儿学唱(钢琴伴奏)。B、小结:我们闯过了第2关。(4)、第三关:哪里不同?(出

14、示板字“哪里不同”)A、教师示范清唱。(最后加一段快板唱)问:哪里不一样?谁来说说?我为什么唱快了?小结:因为猎人追来了,要快快开门。我们遇到困难,要请大伙帮忙。B、出示反复记号(:),讲解:返回来,再唱一遍。C、全体幼儿站起来,教师提出要求:唱第一、二段后,从这符号返回来,再唱一遍。D、全体幼儿学唱,钢琴伴奏。E、教师小结某段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并让幼儿学唱。F、钢琴伴奏,学唱第二遍。G、面向听课老师,学唱第三遍。(三)、结束部分:1、小结:把这首歌教给班上其他小朋友。2、结束活动。活动反思:1、这节课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3个闯关游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第一关:猜猜有谁?通过出示3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两次的清唱,幼儿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了解了歌曲里的角色,对说唱歌词有帮助。而且,3个大问号的出现,也顺应了大班幼儿的特点,这阶段幼儿的逻辑思维、有意记忆已开始萌芽,而且大班幼儿好竞争,喜欢挑战,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2、第二关的说准歌词,是为能完整学唱整首歌曲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