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37509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加工中心的维护与保养 数控机床种类多,各类数控机床因其功能,结构及系统的不同,各具不同的特性。其维护保养的内容和规则也各 有其特色,具体应根据其机床种类、型号及实际使用情况,并参照机床使用说明书要求,制订和建立必要的定期、 定级保养制度。下面是一些常见、通用的日常维护保养要点。(一)数控系统的维护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数控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的优劣是影响故障发生频率的 重要因素。当机床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注意保留现场,并向维修人员如实说明出现故障前后的情况,以利于分析、 诊断出故障的原因,及时排除。2、防止灰尘污物进入数控装置内

2、部 在机加工车间的空气中一般都会有油雾、灰尘甚至金属粉末,一旦它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上, 容易引起元器件间绝缘电阻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电路板损坏。有的用户在夏天为了使数控系统能超负荷长期 工作,采取打开数控柜的门来散热,这是一种极不可取的方法,其最终将导致数控系统的加速损坏,应该尽量减少 打开数控柜和强电柜门。3、防止系统过热 应该检查数控柜上的各个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每半年或每季度检查一次风道过滤器是否有堵塞现象,若过滤 网上灰尘积聚过多,不及时清理,会引起数控柜内温度过高。4、数控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的定期维护80 年代以前生产的数控机床,大多带有光电式纸带阅读机,如果读

3、带部分被污染,将导致读入信息出错。为此, 必须按规定对光电阅读机进行维护。5、直流电动机电刷的定期检查和更换 直流电动机电刷的过度磨损,会影响电动机的性能,甚至造成电动机损坏。为此,应对电动机电刷进行定期检查 和更换.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应每年检查一次。6、定期检查和更换存储用电池一般数控系统内对 CMOS RAM 存储器件设有可充电电池维护电路,以保证系统不通电期间能保持其存储器的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尚未失效,也应每年更换一次,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电池的更换应在数控系统供电状态下 进行,以防更换时 RAM 内信息丢失.7、备用电路板的维护 备用的印制电路板长期不用时,应定期

4、装到数控系统中通电运行一段时间,以防损坏.(二)机械部件的维护1、主传动链的维护 定期调整主轴驱动带的松紧程度,防止因带打滑造成的丢转现象;检查主轴润滑的恒温油箱、调节温度范围,及 时补充油量,并清洗过滤器;主轴中刀具夹紧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间隙,影响刀具的夹紧,需及时调整液压 缸活塞的位移量。2、滚珠丝杠螺纹副的维护 定期检查、调整丝杠螺纹副的轴向间隙,保证反向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定期检查丝杠与床身的连接是否有松动; 丝杠防护装置有损坏要及时更换,以防灰尘或切屑进入。3、刀库及换刀机械手的维护 严禁把超重、超长的刀具装入刀库,以避免机械手换刀时掉刀或刀具与工件、夹具发生碰撞;经常检查刀库

5、的回 零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机床主轴回换刀点位置是否到位,并及时调整;开机时,应使刀库和机械手空运行,检查 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特别是各行程开关和电磁阀能否正常动作;检查刀具在机械手上锁紧是否可靠,发现不正 常应及时处理。(三)液压、气压系统维护 定期对各润滑、液压、气压系统的过滤器或分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油质化验检查、添加和 更换液压油;定期对气压系统分水滤气器放水。(四)机床精度的维护 定期进行机床水平和机械精度检查并校正。机械精度的校正方法有软硬两种。其软方法主要是通过系统参数补偿, 如丝杠反向间隙补偿、各坐标定位精度定点补偿、机床回参考点位置校正等 ;硬方法一般要在机床

6、大修时进行,如进行导轨修刮、滚珠丝杠螺母副预紧调整反向间隙等。二、无心磨床 一级保养1、机床运行 600小时进行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进行2、 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保养工作(见下表)。序号保养部位保养内容及要求一外保养1、清洗机床外表及各防护罩壳,保持内外清洁,无锈蚀,无黄袍2、补齐、紧固手柄、 手球、螺钉、螺母等机件保持机床整齐。3、清洗机床附件,清洁、整齐、防锈。-二二磨头架 导轮架1、拆洗磨头架、导轮架皮带罩壳。2、清洗磨头架、导轮架检查电动机,紧固各螺钉、 螺母3、检查、调整皮带松紧三液压 润滑1、检查液压系统,保持正常运行2、清洗油泵、滤油器、油管、油毡、油孔,保持

7、油管 牢固,油路畅通、无泄漏,油标明亮3、检查油质、油量符合要求四冷却1、检查清理冷却管路,应整齐、牢固、无泄漏2、更换冷却液,清洗冷却液箱五电器1、电动机、电器箱2器装置固定整齐、动作可靠3检查、紧固接零装置二级保养1 机床运行 5000 小时进行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除执行一级保养内容及要求外,应做好下 列工作,并测绘易损件,提出备品配件。2 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保养工作(见下表)。序号保养部位保养内容及要求一磨头架 导轮架1检查、调整主轴、轴瓦间隙,必要时刮研修整2整拆卸箱体,检查蜗轮、蜗杆、齿轮、丝 杆、螺母、轴承等机件3检查、修光导轨面4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二进给机构

8、1拆卸、检查、调整进给丝杆、螺母2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三液压、润滑1清洗、检查油路,调整液压系统压力,保证正常运行2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四电器1检查电器箱,清洗电动机,修整线路2修复或更换损坏零件3电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五精度1校正机床水平,检查、调整、修复精度2精度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三、做好控制工作培训讲义的撰写(1)。控制的基本原则一标准化原则,、适时性原则,关键点原则,灵活性原则。(2) 。控制中的阻力一不管一个组织的控制系统是多么有效,总会有人反对或抵制组织的控制。人们为什么会反 对甚至抵制组织的控制呢?其主要原因有:过分的控制,不恰当的控制点,不公平的报酬,责任制度问题。(3) 。反

9、对控制的表现形式一对抗某项制度,提供片面或错误的信息,制造控制的假象故意怠工与破坏(4) 。消除控制阻力的方法一管理者要分析抵制和反对控制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方法,如建立记录备查制度,通 过目标管理,以及使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控制等方式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来处理对控制的抵制和反对。(5) 、有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注重成果、有效管理把握整体、有效管理专注要点、有效管理利用优点、有效管 理相互信任、有效管理正面思维四、尺寸链应用计算培训讲义的撰写(1) 尺寸链的组成一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叫做环可以独立存在的环叫组成环。受其他尺寸支配在加工或者装 配中最后自然形成的环叫封闭环.或者叫终结环。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往

10、往代表装配有精度要求的尺寸。零件尺寸 链封闭环为精度要求最低的,往往不作标注的尺寸。封闭环-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组成环-除 了封闭环外之其它环组成环可以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分成两类:增环-当其余组成环不变,封闭环因其增 大而增大的环.减环-当其余组成环不变,封闭环因其增大反而减小的环.(2) 。尺寸链的分析一加工工艺过程中,工具及工件的实际定位位置必然会与理想定位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同时 加工尺寸亦会存在差异。需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如何确定其误差符合需求,则需引入尺寸链及公差的概念并进 行分析计算。(3) .尺寸链的计算一封闭环的公称尺寸等于所有增环公称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公称尺寸之和

11、。封闭环的最大 极限尺寸为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 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 偏差之和,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增环的公 差之和加上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既等于所有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五、产品质量认证培训讲义的撰写在编写产品质量管理培训讲义时,需要考虑的几方面:1、在培训内容上需要考虑其有性2、在培训需要上要考 虑其针对性3、在培训深度上要考虑其可行性4、在培训步骤上要考虑其全面性。总之,在进行产品质量管理

12、培 训讲义的编写过程中,培训内容要体现适用和可操作,不要空泛,要实际,培训内容要有重点,有主次。五、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它是保 证达到工序质量要求的一个必要前提通过对工序重要质量特性、关键部位和薄落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实行强 化管理,严格进行控制,保持工序处于一个良好的受控状态,使工程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设 置质量控制点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工序活动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事先 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六、应用声振技术诊断机械故障培训

13、讲义的撰写(1) .振动的基本参数一、振幅、频率、相位(2) .振动的3个基本量及应用一振幅、振幅表示振动体或质点距离其平均中心的幅度。振幅有位移振幅、速 度振幅和加速度振幅之分。表示方法有单振幅、双振幅两种。也有以最大值、平均值、有效值三种来表示振幅的。 图1表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阿ft图i 振幅频率一物体每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单位是秒,而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其单位是次/秒,用 H表示。频率与振动周期互为倒数,即频率=1/周期Z相位一所谓相位就是表示振动的部分相对于其他振动的部分或其他固定部分处于什么位置关系的一个量。两个不 同的振动源都会有各自的相位,、相同的相位可能

14、引起合拍共振,产生严重后果如果相位相反,则可能引起振动 抵销,起到减振作用。因此,相位也是振动特征的重要信息。(3) .振动信号及信号处理技术(这一小题实在找不到,还望知道的师傅提供资料,大家共享)七、工序能力指数Cp值计算培训讲义1概念: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能力对产品规格要求满足程度的数量值记为C .通常以规格范围T与工序能力Pcb的比值来表示。即:飞丁=规格上限Tu-规格下限2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区别:工序能力是工序具有的实际加工能力,而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能力对规格 要求满足的程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工序能力强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的满足程度高,相反,工序能力弱 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

15、的满足程度低。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其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T重合时,一定m的工序能力指数将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因此,工序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工序能力的贮备越充足,质量 保证能力越强,潜力越大,不合格品率越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精度和技术水平越高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双侧规格界限是指既具有规格上限(儿)要求,又有规格下限(Tl)要求的情况(1) 无偏规格中心t与分布中心 重合mC T 丁计算公式:一工序不合格品率p的估计:直接根据规格上、下限、Tl工以及工序分布的数字特征,估计F和S进行计算Cp -根据工序能力指数C计算。由式:P 代P=l|(3CF)-=I壬西3豆-申匚址丽 2列-巫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置工序能力指数c客观地、定量地反映了工序能力对规格要求的适应程度,因此它是工序能力评价的基础。根据P工序能力指数的大小一般可将加工分为五类:1 C1。67特级加工 21672C1。33 一级加工 31。33三C 1二级加工ppp412C0.67三级加工5 CWO。67四级加工pp1 C1o 67特级加工p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T重合时,T10S,不合格品率pV0.00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